南海為我國南部的邊緣海,它的東面是菲律賓群島,南部是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面是中南半島。整個南海幾乎被大陸、半島和島嶼所包圍。南海東北部經(jīng)臺灣海峽和東海與太平洋相通,東部經(jīng)巴士海峽通蘇祿海,南部經(jīng)馬六甲海峽與爪哇海、安達曼海、印度洋相通。南海北起23°37′N,南至3°00′N;西起99°10′E,東至122°10′E,南北橫越約2000千米,東西縱跨約1000千米。此外,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著大小200多個島嶼礁灘,統(tǒng)稱為南海諸島。這里有著獨特的氣候與海流。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南海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常夏無冬,盛行季風。年平均氣溫,北部21.2~23.3℃,中部25~28.3℃,南部因多雨氣溫略低,為26.5~27.5℃。按照候溫劃分四季的標準,20°N以南是常夏之海,以北則是常夏無冬、秋去春來的暖熱氣候,東北部在1月前后強冷空氣南侵時有點冷涼感。每年5月下旬至9月盛吹西南季風,11月至翌年4月中旬盛吹東北季風。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多在1500~2000毫米之間,南部超過2500毫米。北部易受臺風等熱帶氣旋和風暴影響。由于緯度因素,南海受低緯熱帶天氣系統(tǒng)副熱帶高壓、熱帶輻合帶、熱帶低壓和熱帶氣旋等控制,并受中、高緯度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
獨特的季風漂流
南海表層海水的流動主要受季風的控制。海流的路徑、強度和方向均隨季風而變,表現(xiàn)為漂流的性質(zhì)——南海季風漂流。6~8月為西南季風盛行時期,海流為東北流;11月至翌年3月為東北季風時期,大部分海域為西南流;4~5月和9~10月,分別為西南季風與東北季風的轉(zhuǎn)換時期,風向多變,海流混亂。
南海西南季風漂流。在西南季風期間,海水主要從爪哇海經(jīng)卡里馬塔、卡斯帕海峽進入南海。主流靠南海西部近岸,從西南流向東北。起初,流幅較窄,至越南中部近岸及南海北部,流幅分散。強流區(qū)出現(xiàn)在馬來半島及越南南部沿岸。至南海北部,大部分海水經(jīng)巴士海峽及巴林塘海峽流出南海匯入黑潮主干,小部分繼續(xù)北上進入臺灣海峽。西南季風漂流的主流在由西南向東北流動的過程中,還有若干分支。一是在馬來半島北面和金甌半島南面分出一小股進入暹羅灣,與那里的沿岸流構(gòu)成一個順時針的環(huán)流;二是在海南島南面、越南中部近海分出一小股流入北部灣,與北部灣沿岸流構(gòu)成順時針的環(huán)流;三是在越南南部近海的強流帶以東,于8月分出兩股,一股往南,與強流帶流向相反,成為一股逆流;另一股往東,與抵達巴拉望島北面及呂宋島西岸后又與來自蘇祿海的那支海流匯合,再沿呂宋西岸北上。
在廣東沿岸,珠江沖淡水隨西南季風而向東北漂移,部分海水受西南季風漂流的牽引流入臺灣海峽。6月,呂宋島西岸有一小股來自蘇祿海的海流,沿岸北上直抵巴士海峽。在加里曼丹島附近也有一股來自蘇祿海的海流與南海中部的逆流匯合,形成一支補償流返回西南,至納吐納群島附近又折向東北。
由于西南季風漂流不斷把南部的海水向北輸送,造成南部的海面下降,北部海水堆積以致海面上升。如8月,新加坡附近的水位比中國臺灣高雄低11厘米;同樣,南海北部東岸的水位也比西岸高,如中國海南島東岸及越南中部沿岸的水位比呂宋西岸低10厘米左右。這些水量單靠爪哇海供給是不夠的。因此,在南海東南、加里曼丹島的西北沿岸,產(chǎn)生一支向南的補償流。這支補償流大部分海水來自蘇祿海,少部分來自上面所述的逆流。
南海東北季風漂流。東北季風漂流于10月開始形成,至翌年4月衰退。這一時期的海流路徑與夏季正好相反。南海北部因受東北季風的影響,黑潮的一小部分經(jīng)巴士、巴林塘海峽進入南海,并折向西南成為漂流;同時,來自臺灣海峽的浙閩沿岸流與廣東沿岸流也匯入漂流中,沿南海西部大陸近海流向西南。主流仍靠越南和馬來半島近岸,絕大部分海流經(jīng)卡里馬塔、卡斯帕海峽流入爪畦海,少部分海水進入馬六甲海峽。
東北季風漂流的主流在海南島以南,分出一小股進入北部灣,在那里與沿岸流一起構(gòu)成一個逆時針的環(huán)流。金甌半島以南也有一小部分海水從主流中分出向西進入暹羅灣,因該灣受局部地區(qū)的影響很大,暹羅灣的環(huán)流終年為順時針方向。
因東北季風風力較大,且漂流方向向西南偏轉(zhuǎn),所以東北季風漂流的西向強化比西南季風漂流要強。強流區(qū)仍出現(xiàn)在越南中部近海。在強流帶以東,有一明顯的逆流區(qū)。逆流的位置、強度和范圍各月不同:12月,因主流加強,逆流位置偏東;2月,逆流減弱,范圍縮??;4月,東北季風減弱,黑潮西分支經(jīng)巴士、巴林塘海峽進入南海的成分減少,這時南海環(huán)流主要靠蘇祿海流人的海水來維持,主流分裂成兩個逆時針的大渦旋。
由于東北季風漂流把北部的海水輸送到南部,造成東北一西南向的海面傾斜。如12月,新加坡附近的水位比中國臺灣高雄附近高22厘米;中國海南島東岸、越南中部沿岸的水位比呂宋西岸高1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