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地理學習評價,要在知識與技能評價基礎上,關注對學生能力的評價,評價應重學習過程、重知識應用,并發揮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基于這些要求,作為考查學生學習能力之一的地理試題就不能以單純的知識和技能考查為主,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綜合考查學生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一、實現試題形式多樣,考查學生全面發展
以往的地理試題從形式上都是以知識框架為主要結構,以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等形式為輔助結構,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而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個人思辨能力的考查幾乎很少涉及。在新課程背景下,應用形式多樣的地理試題考查學生全面發展,引入作圖題、實驗題、案例題、論述題等各種形式的題型予以檢測,并通過多樣化試題,引導學生重視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發展,避免學生片面追求知識與技能。
二、降低雙基考查要求,凸顯地理綜合能力
1 地理學習能力的考查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即培養學生會學習、善學習,只有善于學習的人才不會被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所淘汰,所以試題設計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
荻取與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地理信息是海量的,獲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對其進行到位的處理實際上就是學習新知識的途徑之一。因此,試題中提供的文字、圖表、地圖就是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地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1:(2007年全國卷Ⅱ)讀圖1,回答下題。
(1)圖示地區主要屬于: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草原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 熱帶季風氣候
該題是非常典型的考查學生獲取與處理地理信息能力的試題,通過地圖中給出的海陸位置關系、經緯度位置以及山脈的海拔高度即可以確定圖中現實的區域是東非地區,由此可確定答案。
學習與應用新知識的能力。教材上涉及到的知識不過是生活中眾多知識的一部分,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教給學生,并且主動地接受新知識比被動地接受新知識更能體現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2:(2008年寧夏卷)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物體時需要消耗氧的數量,它用于監測水體有機物的污染狀況。圖2為某河由M河段至。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濃度變化曲線。據此完成下題。
該試題首先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材料中的新概念,如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等,之后利用新概念解決實際問題。這體現了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的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自學能力。
2 地理實踐能力的考查
學習知識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應用,能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結合,讓學生在接觸自然、感受社會、融入生活中,鍛煉思考問題、提升發現并解決問題等能力。試題設計應保證問題來源于生活,并且回歸生活。
例3:圖3是某個地方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圖中恰當的位置用圖例“-”畫出較長的河流,并且用圖例“==”畫出水庫最佳的壩址。
(2)說出圖中c處建設鹽場的有利自然條件。
該題針對學生實踐能力而設計,要求按照試題呈現的信息找出河流以及水庫最佳的壩址,首先從知識儲備中明確河流與水庫壩址應出現的區域有何特征,其次應從圖中找到并且畫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地方等。
3 地理創新能力的考查
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并經過思維的廣闊性、周密性、變通性、獨創性后加工產生新方法、新事物的能力。
例4:當前城市中的不少樓盤為了能夠盡可能多地賺錢。一味縮短樓間距。使得部分底樓居民居室的日照條件很差,關于居民狀告開發商以獲得居室“陽光權”的新聞屢見不鮮。請你設計一個計算樓間距的通用公式,以幫助要求獲得居室“陽光權”的居民。
例5:“皇明”、“清華陽光”等太陽能熱水器為生活中利用太陽能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要想發揮最大的受熱效率,必須保證陽光與受熱面是垂直關系,但是太陽能熱水器的受熱面與地面的夾角是固定的,為了能夠在任何時候都發揮熱水器受熱的最大效率,請為太陽能熱水器設計一個調整受熱面與地面夾角的設備,并說明設計理由與使用方法。
上述兩題來源于生活實際,解決的是現實問題,但考查的卻是學生相關地理知識的變通性、廣闊性和學生運用知識的獨創性、新穎性。
三、注重試題難易適度,力求面向全體學生
任何一個學生群體內部都是有差異的,地理試題的設計應體現學生差異,但不能為了體現差異而設計出偏難偏怪、只有少數學生才能完成的試題。每個試題都應按照一定梯度設計,以便在全面考查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又能體現學生的能力差異,考查學生的真實水平。
例6:讀世界某區域地圖(圖4),完成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字母與符號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稱,B________,甲國家的首都是________。
(2)乙國的漁業生產很發達,請從該國附近的洋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3)圖中c地有該國最大的港口,試分析其成為該國最大港口的區位因素。
仔細分析該試題的3個小問題,不難看出所考查學生的內容不一樣且在難度上是逐步遞進的,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給予完成一定問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