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滲透數學思想是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目的,是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的關鍵所在,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基礎,數學思想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數學思想教學,就必須認識到輕視或者淡化、弱化數學思想教學給學生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和危害,認清滲透數學思想不力的原因,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多管齊下,采取有效措施,使數學思想的教學滲透到數學學科的每一門課程、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數學教學;數學思想
華羅庚先生在《大哉數學之為用》一文中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見,“數學是打開科學寶庫的鑰匙”,這也說明了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終身教育的目標出發,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并經過人們的思維活動產生的,是人們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的本質認識。中學數學教學比較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和考核,比如歷年的高考題都側重于對數學思想的考查。然而,高校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多年來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輕視數學思想教學的危害
輕視或者淡化、弱化數學思想的教學會給學生帶來多方面的影響和危害,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不利于學生良好數學思維習慣的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于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和形成則離不開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從中學到大學正是學生從未成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思維習慣還處于不穩定階段,若不強化數學思想的學習,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就很難形成。事實上,一些大學生遇到簡單的數學問題還可以解決,一旦遇到難度稍微大一點的數學問題就不知如何思考,更談不上解決了,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些學生缺乏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2.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轉化和提高。數學知識內容的積累是能力轉化的基礎,而轉化能力更多地依賴于對數學思想的自覺應用。輕視或者淡化、弱化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將會淡化、弱化學生自覺運用數學思想的意識,這勢必影響學生數學能力的轉化和提高。
3.不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理、工、農、醫、經等學科門類的諸多學科都與數學密不可分,如果不注意數學思想的教學,那么,學生就難以掌握數學的精髓,就難以理解這些學科的有關知識。
4.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不僅需要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全面了解,更需要有激發創新思維的動力源泉——科學的思想。對于數學,人們需要有數學思想;對于與數學密切相關的其他學科專業,人們也同樣需要有數學思想。否則,就很難有新的突破。
5.不利于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和鞏固。數學的研究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在某種意義上,數學可以說是一門哲學,處處閃耀著辯證的火花,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一樣:“數學是辯證的輔助和表現方式。”數學中的辯證表現濃縮于數學思想之中,如果不善于滲透數學思想教學,就難以發揮數學哲學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利于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和鞏固。
二、滲透數學思想不力的原因
輕視數學思想教學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是持久的、長期的,我們必須進行反思,尋求滲透數學思想不力的原因。
1.教學內容多,課時量少。無論是數學專業還是非數學專業,數學教學的內容容量較大,相應地就需要較多的課時量作保障。事實上,數學專業的課時量基本上還有保障,而非數學專業的課時量雖然有多有少,但是整體上看普遍偏少。比如,線性代數課的課時量有48學時、40學時、36學時,更少的有30學時;概率與數理統計課的課時量有64學時、56學時、48學時、40學時,更少的有36學時或32學時。容量多與課時少的矛盾,客觀上使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的授課任務而忽視數學思想的滲透。
2.缺少“指揮棒”的影響,高校管理者和職能部門重視不夠。中學尤其是高中教學深受高考“指揮棒”的直接影響,特別是在高考中數學占的比重比較大,是學生容易拉開檔次的學科,因此高中數學教學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然而,大學教學相對自由,缺少了類似高考“指揮棒”的指揮,與中學尤其是高中相比,高校對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顯得非常不足。
3.教師考核制度重科研、輕教研。不同的考核制度、激勵機制對人的工作的影響不同。近年來,重科研、輕教研的考核制度必然影響著教師工作的側重點,使教師的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這勢必制約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進而制約教師備課、上課的積極性,制約數學思想教學的順利開展。
4.教師自身重視不夠。教師教學除了受考核制度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受到自身一些因素的影響。目前,不少高校新進人員較多,特別是青年教師較多。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高,但是,相對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靈活的教法技巧,重知識的傳輸,輕思想的滲透,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數學思想的教學,影響著教學效果。
5.學生自身自制力較弱。教學是雙向的,沒有教與學的緊密配合,要想進行數學思想的教育與滲透、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是很困難的。在大學,一些學生自制力較差,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受不良虛擬網絡的蠱惑,厭學情緒高,學習浮躁,這勢必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
三、重視滲透數學思想的建議和對策
影響數學思想滲透教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為了重視滲透數學思想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必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促進或改進滲透數學思想教學的建議和對策。
1.高校管理者和職能部門要重視。高校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符合時代要求的綜合型人才,必須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不僅要重視知識內容的傳授,而且要重視學科思想(當然包括數學思想)的傳授。只有高校管理者和職能部門重視了,才可能更好地促進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
2.改變考核制度、職稱評定制度。學期考核、年終考核、職稱評定是影響教學的重要杠桿,只有改變教師的考評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學科思想(當然包括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
3.加強督導力度,改善督導方法。督導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監督,一個是指導,監督為輔,指導為主。如果督導人員對教學只是聽課監督打分,那么督導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主要職能——指導,這不利于教學的改進,不利于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自覺滲透數學思想,就需要外在的壓力和動力——督導。因而,高校要加強督導力度,改善督導方法,提高督導效果。
4.改革教育內容,滲透數學思想。陳舊龐雜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因而,有必要結合學校和師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培養方案,改革教學內容,為滲透數學思想教學創造有利的條件。
滲透數學思想是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目的,是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的關鍵所在,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基礎,數學思想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數學思想教學,就必須認識到輕視或者淡化、弱化數學思想教學給學生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和危害,認清滲透數學思想不力的原因,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多管齊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數學思想的教學滲透到數學學科的每一門課程、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曉燕.數學與素養[J].素質教育論壇,2008,(6).
[2]樊曉紅.反思數學教學 滲透思想方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8).
[3]代偉.高職數學教學必須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
責編: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