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大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新形勢下,高校必須創新活動模式,與政府部門結合聯手搞宣傳,與專業特長結合舉辦送醫送藥下鄉活動,與就業見習基地計劃結合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與“挑戰杯”競賽活動結合以項目化的方式運作鼓勵學生自創實踐項目,與學校管理結合開展學生走訪活動,與“四進社區”活動結合使社會實踐活動日常化,才能使社會實踐活動與大學生的專業學習相結合、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相結合、與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相結合。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員參與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大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一直都受到高校乃至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如何使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了解社會,提高動手能力,是擺在每一個學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河南中醫學院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進行了創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與政府部門結合,聯手搞宣傳
近年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注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如何使群眾更加詳細地了解這些惠民政策,不出現政策“棚架”和“走樣”的現象,宣傳工作很重要。然而,政府部門因為人員有限,在需要面對面地向群眾宣傳時常常出現人員不足的情況。
近年來,河南中醫學院圍繞與學生專業結合較為緊密的艾滋病預防和食品藥品安全等重大公共安全問題,主動與政府部門聯系,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開展“進村入戶”艾滋病防治常識和食品藥品安全“面對面”宣教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艾滋病防治、食品藥品安全的宣傳和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并形成了《河南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程度調查報告》等提交給相關部門,為相關部門決策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參考,這一調查成果還被《中國青年報》《河南商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通過這些活動,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意圖得到了更好的實現;廣大群眾對防治艾滋病常識和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強了安全意識;廣大學生鍛煉和提高了能力。此外,學校與政府部門聯手的做法既解決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問題,又使學校得到了政府部門的經費和物質支持,彌補了經費不足,可以說實現了多方共贏。
二、與專業特長結合,舉辦送醫送藥下鄉活動
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年來,河南中醫學院一貫注重從社會實踐的角度為學生搭建提高動手能力的平臺。
結合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專業特長,學校組織專家、教授和醫學專業的學生開展送醫送藥下鄉活動,為群眾進行健康普查以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開展醫療咨詢,宣傳衛生科普知識,提供醫療信息,為基層培訓醫務工作者。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增長了才干,經受了鍛煉,鞏固了專業技能。
此外,我們開展的針對農村的中草藥種植與管理培訓也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我們組織藥學院師生考察當地生態環境,找出適合當地種植的藥材,幫助調整當地農業結構,為農民提供藥用植物栽培、管理技術、藥材供求等信息,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切實的服務。
三、與就業見習基地計劃結合,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
為了更好地引導大學生了解基層、服務基層、面向基層就業,我們結合國家和河南省對基層醫療衛生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今年年初團中央提出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計劃,重點開展以“熱愛家鄉、關心家鄉、了解家鄉、奉獻家鄉,為家鄉醫療衛生事業作貢獻”為主題的實習見習活動,為學生提供到縣醫院、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檢所、制藥企業等基層醫療服務單位進行實習、見習的崗位。學生通過深入到上述機構進行實踐,為畢業后服務基層、服務家鄉奠定了良好的專業技能基礎和思想基礎。
大學生通過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實踐鍛煉,更深入地了解到基層缺醫少藥的現狀,了解到基層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了解到近些年黨和政府為改變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所作的巨大努力,看到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從而激發起“刻苦學習、奮發成才、救死扶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這些對于轉變大學生因不了解基層而不愿到基層就業的觀念,對于醫學專業大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都不失為一種積極的嘗試。
在開展好“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還引入長效機制,在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和實習見習基地。在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崗位的同時,通過每年寒暑假的連續實習、見習,讓學生親眼目睹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單位的變化和面臨的機遇,幫助學生做好到基層就業的思想準備和能力儲備。
四、與“挑戰杯”競賽活動結合,以項目化的方式運作,鼓勵學生自創實踐項目
為增進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廣大青年團員在實踐中成長成才,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良性發展,本著“合理資助、重點支持、公平公開”的原則,對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項目化運作。
全校全日制在校生均可自由組隊,公開申報項目,對于有創新性的實踐項目,學校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和支持。這些自由申報、自主組隊的實踐項目,不僅可以激發廣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而且可以進一步豐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近年來,河南中醫學院在全國和河南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的多數獲獎作品,都是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成果。
五、與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結合,開展校友走訪活動
為引導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發現和宣傳一批在縣鄉基層干事創業的優秀校友,學校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依托組建了82支大學生基層工作校友尋訪小分隊,分赴省內82個縣,對在這些縣工作的校友進行走訪。大學生通過與老校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聽取基層組織、廣大群眾對老校友的評價,豐富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發現并認識了一批在基層干事創業的榜樣,也宣傳了一批在基層干事創業的校友,對在縣鄉工作的校友有了更多的了解,對基層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學生還貸率一直廣受關注。為做好貸后管理工作,學校創新性地組建了105支國家助學貸款家訪小分隊,經專題培訓后對國家助學貸款資助過的部分畢業生進行家訪,了解他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向他們發放“慰問信”,送去母校對他們的關心,較好地推動了學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和誠實守信教育工作的持續健康開展。
六、與“四進社區”活動結合,使社會實踐活動機制長效化
近些年,我們通過開展“四進社區”活動使社會實踐活動機制長效化。我們組織學生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以志愿者服務小分隊或公益類社團為單位,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優勢,走向社會,走上街頭、廣場,走進社區,開展以科教、文化、衛生、法律宣傳為內容的“四進社區”活動,每年參與此項活動的學生都有9000余人次。
學生們為居民開展測量血壓、針灸推拿等專業服務,向他們宣傳醫療衛生常識,為他們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慢性病,并教給他們基本的保健方法,既服務了社區居民,又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服務意識。
以上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改變了以往社會實踐活動時間短、形式單一、參與面小的狀況,有效地解決了大學生全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難題,并且做到了使社會實踐活動與大學生的專業學習相結合、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相結合、與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相結合。目前,河南中醫學院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生參與面達到了100%,逐步形成了“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全員化、社會實踐形式多樣化、社會實踐時間日常化”等特點,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責編: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