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展示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展示收獲的舞臺,提供了一個學生受到肯定、贊揚、鼓勵的機會。展示臺,可以展生活中學語文之趣,展閱讀學語文之趣,展個性學語文風采,展成功學語文之樂。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能達到語文學習的目標,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展示臺不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而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多彩舞臺。
關鍵詞: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 “展示臺” 生活 閱讀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除了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外,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在“語文園地”里還開設了“展示臺”欄目,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展示收獲的舞臺。孩子們每次上這個內容時都顯得興致勃勃。但有部分教師對“展示臺”不夠重視,認為可上可不上,或不用認真上。我認為,雖然上不上這個內容,對學生考試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展示臺不是可有可無的擺設,借助這個平臺,可以開發和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就結合人教版小語教材第二冊談談對展示臺教學的認識。
一、展生活之趣味
新版實驗教材生活氣息十分濃厚,因而在展示臺中的識字小欄目“識字擂臺、字詞游戲、識字加油站”等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漢字,激勵學生展示課外認識的字,這不但為鞏固課內生字開拓了良好的途徑,而且使他們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學語文,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
如語文園地二的展示臺是“識字加油站”,學習小伙伴的話是“我在看電視的時候認識了很多字,讓我讀給你聽”。在教學這組的第一篇課文《看電視》時,學了“電視”兩個生字,我就告訴學生,電視是家用電器的一種,你還認識哪些家用電器呢?為加深學生對這些字的認識,我要求學生利用星期天和家人一起去逛超市,認識各種家用電器的名稱:電腦、洗衣機、空調、微波爐、電磁爐等字,學生通過現場認識,對字的掌握程度就大大加深了。我又問:“你看電視的時候認識了哪些字?”讓學生留心電視上的字,把在電視上認識的字記在自己的識字本子上,看誰認識得多,同時還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通過其它途徑識字。一周后,舉行識字擂臺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周識字收獲。先分四人小組打擂臺,讓每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再讓小組出線的學生打擂臺,最后,評出獲勝者,產生班級擂主。在激烈的打擂活動中,“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動漫世界、智慧樹、鞠萍、綠泡泡、藍貓、虹貓、旺仔奶糖、木糖醇……”一個個鮮活的名字從學生的口中蹦出,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漢字是這樣寫的,真是驚喜不已。有的孩子在一周時間內通過電視認識了一百多個字,少的也認識了幾十個字。他們不僅展示了自己的識字收獲,而且從別人的展示里學到了不少生字。之后,我又鼓勵學生向本次獲勝的擂主挑戰,將識字的動力延伸下去。
我還要求學生在平時和父母上街買東西時處處留心,多認生字,因為生活中處處有學問,生活中處處有知識。我還讓學生收集一些食品的商標,把它們剪下來,貼到自己的識字本上,積累一段時間后再安排一個展示的機會。
新課標指出,要構建充滿活力的開放的課堂。通過生活實踐與“展示臺”的結合,學生能夠明白原來識字這么有趣、這么有用。這樣,將語文學習向學生的生活開放,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語文、創造運用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語文資源的開發者。
二、展閱讀之快樂
如果學生的識字量只停留在課本上,那一學期下來,識字量最好的不過只是識字550個,會寫250個(第二冊)。由于漢字有枯燥無味,抽象,難以理解、難以認識等特點,漢字學習過程始終是教師主動地教,學生被動地學。新版實驗教材則全新地以直觀、生動、形象的圖文,以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識字。如語文園地六的“展示臺”是讓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外書上認識的字。于是,在學生學好課本上的生字之外,我讓學生廣泛地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在閱讀時,一開始有許多生字不認識,我就讓學生先讀帶拼音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先借助拼音閱讀。讀完了,再看看能記住幾個生字。為了提高學生認生字的興趣,有時我拿同一本課外書讓全班學生進行閱讀識字比賽,看誰讀完后認識的生字多。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我指導學生用好兩種課外讀物:一種是裝在書包里的課外讀物,那就是其它學科課本;一種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兒歌、童謠,各種童話、寓言、故事等。一段時間后,安排一個展示的機會,舉行“識字大王”課外閱讀比賽活動,看誰閱讀的課外讀物多,看誰通過閱讀課外讀物,掌握的生字多。展示時可以拿課外書來用實物投影顯示,當場點讀給同學聽,也可以事先把認識的字用電腦打印出來,展示在“識字角”中,與同學交流,還可以用認識的字組詞說話。這樣通過課外閱讀識字,既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與其它學科的學習有機結合,真可謂一舉多得。
這些得益于實驗教材給學生提供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自由的學習空間。特別是“展示臺”給學生提供了無限自主、互動的空間,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展個性之風采
展示臺是一個充滿個性的舞臺。展示的內容很廣泛,既可以講一個故事(語文園地八),展示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唱一首歌(語文園地一),表達對語文的感受;既可以展示招牌識字,又可以展示標語識字、報紙識字和其他教科書識字,還可以展示幾位學生合作表演的小品。只要是自己的愛好特長或者得意作品,都可以拿來展示。
如在教學語文園地七時,這次“展示臺”是展示誰認識的生字多。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學生就學過的一個詞進行編故事;有的講某一詞時拿出厚厚的識字本,放到實物投影上,當眾讀給大家聽;有的用自己認識的生字組詞、擴詞、造句給同學聽;有的把學過的字詞編成兒歌唱出來;有的把獨體字編成字謎讓同學們猜:王+里=理,又+寸=對,禾+口=和,木+朱=株,門+口=問,蟲+下=蝦,門+木=閑,等等。展示臺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張揚個性、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表現自我的喜悅以及對別人成績的認同。這種形式有利于激勵學生走出書本,走出教室,擴展自己的視野。
四、展成功之自信
展示,給了每一個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表現自己,產生成功體驗,這是每一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語文園地六的展示臺“比比誰最快”,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在教學時,我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學生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自己是怎樣學會查字的,介紹查字方法,再讓他們教同學查字。在學生都學會了之后再開展競賽,同桌賽、小組賽、找伙伴挑戰賽、全班賽等,比比誰查字最快。這樣,先學會查字典的學生通過當小老師,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喜悅,獲得了自信;后學會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學會了查字典,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從查字比賽中獲得了學習的自信。
要搞好展示活動,教師需要在課前(語文園地以前的)的課內外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組織、實施。這樣,展示活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展示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一段時間來學習成果的舞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受到肯定、贊揚、鼓勵的機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能達到語文學習的目標,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展示臺不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而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張揚個性、提高素養的多彩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