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25日,2010年兩岸四地中學地理教育研討會在首都師范大學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主辦,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承辦。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陳澄教授、副理事長林培英教授、韋志榕編審、特級教師陳勝慶校長、學會秘書長段玉山等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上,首都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宮輝力教授和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陳澄教授先后代表首都師范大學和地理教學研究會致詞。來自祖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以及英國和韓國地理教育領域的近300位專家和一線教師共聚一堂,探討我國中學地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本次大會共設特邀報告、中學地理現場課及錄像課的觀摩和研討、分會場研討和外出考察4個模塊。英國倫敦教育學院David Lamer教授、臺灣師范大學地理系主任陳國川教授、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系林智中教授、韓國國立京仁教育大學Hakhee Kim博士等根據各自的研究方向,為代表們作了精彩報告。
代表們分別赴首都師范大學附中和北京理工大學附中,觀摩了來自兩岸四地共8位教師主講的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現場課與錄像課并進行了研討。其中,首都師范大學附中付遲老師、澳門中葡職業技術學校蔡宗洋老師、香港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姚建興老師與臺灣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李風華老師的4節初中地理課的主要內容均圍繞“地圖”展開,來自兩岸四地的教師們都利用Google Earth軟件來引導學生解決在實際應用地圖中的問題。在4節高中地理課中,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徐泓老師比較系統地講解了冷鋒的相關概念,讓學生參與討論解決與冷鋒相關的實際問題。澳門培正中學周慧心老師的講課主題為“從地球出發看宇宙”,利用“看星空”軟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內容更加直觀和形象。香港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何婉婷老師十分注意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討論與合作解決,讓其在探究中掌握學習內容。臺灣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孫細老師的“地理鄉土教學”用短片從一個當地人的視角反映了家鄉的變化,利用Google Earth找尋家鄉目前存留的一些遺跡,增進學生對家鄉的了解。
10月24日下午,在4個分會場的研討中,大家結合自己的參會論文與同行們進行切磋和交流,分享教學研究成果。閉幕式上,設置了對參會論文和作者的頒獎環節,旨在鼓勵中學地理教師進一步提升教研水平。10月25日,代表們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和盧溝橋進行野外考察。
本屆大會的召開,讓兩岸四地的地理教育同仁們共聚一堂,敞開心扉,溝通交流,彼此學習,增進了大陸地區與國際及港、澳、臺同行的聯系,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中學地理教育事業的發展。 (首都師范大學翟少洋供稿)
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雜志社舉辦第一屆“開拓杯”全國地理課件制作大賽
隨著教育技術裝備的不斷改善和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在教學中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已成為對中學教師的一項基本要求。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不僅能使教師更為嫻熟地運用新技術,提升教學水平,而且還對豐富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為了推進地理新課程實施,全方位展示地理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成果,應廣大教師要求,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雜志社決定舉辦第一屆“開拓杯”全國地理課件制作大賽,具體事宜如下。
一、征稿內容
中學地理學科公開發行的各版本課標教材或各省、市地方教材中任一章節的教學內容均可。
二、作品要求
1 參賽作品必須由作者原創,可以使用PowerPoint制作,也可使用Flash或Authorware制作。
2 課件大小不超過30M。
3 課件末尾寫明作者姓名、郵編、通訊地址、電話或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
4 作品直接發往dljy@cqnu.edu.cn電子郵箱,也可制成光盤寄往本刊編輯部。
5 參評課件評審費為120,00元(中國地理學會會員憑會員證復印件,評審費為100.00元),寄出課件時請同時從郵局匯款并在匯款單附言欄注明“課件評審費”字樣。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重慶師范大學《地理教育》雜志社收。郵編:400030。
三、評獎辦法
1 主辦單位將成立由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組成的評委會,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認真評選,分別評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2 獲獎證書將加蓋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雜志社公章。
3 獲獎揭曉后,擬將在本刊2011年第3期公布獲獎名單。
四、特別說明
所有參賽課件一律不退回,請自留底稿;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0年12月30日截止(以當地郵戳為準),歡迎集體組織參賽,大賽咨詢電話:(023)65362774。
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雜志社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