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裝輕喜劇《中國古代愛情故事新編》風靡銀屏,本文選擇該劇十五個故事之一的《花田錯》作為分析對象,運用Halliday的語域理論,嘗試從語域轉換、語域混合和語域借用三個方面對劇中人物對白的幽默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花田錯》;語域偏離;語域轉換;語域混合;語域借用
一、電視劇版《花田錯》簡介
《花田錯》原本是京劇名家荀慧生先生代表作之一,由荀先生根據《水滸傳》中“小霸王醉臥銷金帳,莽提轄打鬧桃花村”一回改編創作而成。電視劇版《花田錯》在京劇基礎上進行刪改,以夸張、諷刺、幽默等為主要表現手法,塑造了劉員外、劉玉燕、春蘭、卞璣、周通、周玉樓、李忠等幾個活靈活現、幽默搞笑的人物形象。電視劇版《花田錯》主要講述了這幾個人物之間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最后卞璣與劉玉燕、李忠與周玉樓雙雙有情人終成眷屬。
《花田錯》本來就是一個陰差陽錯、妙趣橫生的喜劇,而劇中人物形象和語言設計更是個性鮮明,經典幽默的對白為這個故事添加了更多地笑料。更為可貴的是,電視劇版《花田錯》在幽默搞笑之余不乏對現實生活的思考,通過現代化的語言讓觀眾在輕松欣賞之余明白了很多道理。
二、語域及語域偏離
為了方便分析《花田錯》中人物對白的幽默效果,我們有必要先對語域理論及語域偏差作一了解。語言只有在一定語境中才能表達一定的含義,作為語言的使用者,人們往往根據不同的人或事選擇使用不同的詞匯或句法來傳遞含義。這些因語言使用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語言形式就是語域。著名語言學家Halliday曾對語域進行定義,他說:“語言因其功能和場合的變化而產生不同,這種根據語言的使用而產生的變體就是語域?!?1964:87)影響語域變化的因素有三個,分別是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也被稱為語場、語旨和語式。語場通常是指發生交際活動的整個事件,語言交際者通過口頭或書面語篇所進行的有目的的活動,可分為專業性和非專業性兩類。語旨是指參與交際的人以及他們在交際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類型,還包括說話人的意圖,如命令、勸告、教導、宣傳等。語式是指話語互相傳遞的渠道,可分為口頭和書面兩大類。情景語境中這三個變量的變化會引起語言的變異,產生不同類型的語域。對語域的正確把握和使用可以使語言得體而準確。在日常交際中,人們通常會自動選擇和當前語境相配合的言語行為,任何偏離既定語域的語言都會引起不得體或者不協調的效果。這種語言不得體的現象就是語域偏離。實際上,在日常交際中,說話人有時也會為了自己特定的交際目的而故意借用另一情景下的語言特征。從形式上來講,這種借用有時可能是套用另一語境下的各個語言變量,也可能是借用另一語境下的一個或兩個語言變量,這是根據不同的交際目的而決定的。
實際上,語域偏離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產生幽默或者諷刺效果,正如Halliday所說:“語言的幽默時常取決于不恰當的語域選擇和語域的故意誤用。”(1964:88)試想,如果在學術會議上主持人用非正式的語言去介紹某位專家,而在同學聚會上卻用莊重嚴肅的語言講述笑話,其產生的效果都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一般來說,語域偏離的效果是通過語域轉換、語域混合和語域借用來實現的。
三、《花田錯》中的語域偏離
《花田錯》中人物對白生動有趣,可以說綜合了多種表現形式,有流行的現代詞匯,有陌生化的效果點綴,還有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和宣傳語等等。編劇正是通過對產生語域偏離的幾種方法的熟練運用而達到幽默諷刺的效果。
(一)語域轉換
語域轉換指的是講話人從一個語域轉入另一個語域,如秘書把領導的口頭演講稿改寫為新聞廣播稿,或國際學術會議上的聽眾由原來的專家同行變成了初學者而導致發言人對發言內容所做的修改。(胡壯麟等,2005:278)《花田錯》本來講述的是古代愛情故事,劇中人物身著古裝,擁有員外、小姐、丫鬟、書生等古代標志性身份,他們的對話本來應該是文縐縐的書面語,而在該劇中,各個人物之間的對白卻充滿現代流行語的色彩。這種以“古”為臺,以“今”為戲的表現手法正是語域轉換的典型代表。例如,在《花田錯》開頭,玉燕和春蘭偷跑出去玩到很晚才回家,二人在家門口有這樣一段對話:“哎……哎……哎,春蘭,我看看我看看,你這可是本世紀最流行的煙熏妝啊!”“煙熏妝?”“就是熊貓眼兒!”(廣西電視網,2009-02-10)
“煙熏妝”“娛樂場所”這些詞本不該出現在古人的對話中,而玉燕和春蘭的對話中頻頻出現此類詞匯,使觀眾在捧腹之余,對玉燕精靈古怪的性格也有了初步了解除此之外,劇中經常出現比如“專案組”、“人才型護院”、“保安小隊長”等現代味十足的詞匯,為人物對話更添笑料。
(二)語域混合
語域混合,指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語域在同一個語篇中交錯使用的現象。(胡壯麟等,2005:279)這種方法在劇中的具體表現就是,雖然人物對話是現代語言,但時不時會夾雜一些文言文;或用打油詩的形式來描述事情;或在對話中夾雜具有代表性的廣告;或突然轉換說話人之間的關系地位等等。例如,劉員外出場有這樣一段開場白:“現如今,政通人和,大人們勤政愛民,政策得利,這頭等功德,那便是出銀修路啊。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要不怎么迎接這花田大會的勝利召開呢?”(廣西電視網,2009-02-10)這段話,前半句是古裝電視劇中常用的文縐縐的書面語,而后半句卻話鋒一轉,變成前些年在中國很有影響力的政策口號,不禁令人失笑。
此外,劇中還有許多諸如“媒婆界”、“馬走日啊,象走天哪,沒事你再打打拳哪”(廣西電視網,2009-02-10)此類的詞匯和句子,將正常的對話通過順口溜或者說唱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可以說是古今混雜,令人發笑。
(三)語域借用
語域借用,是指說話人在進行語言交際時使用了與已選語域不同的語域,最常見的是在講話過程或行文過程中借用其他語域的某個說法。(胡壯麟等,2005:280)在該劇中,人物對話可能借用廣告詞匯、法律詞匯或者影視詞匯等,通過多種方式烘托幽默效果。例如,劉員外在街上錯請周通時,說:“公子,你別在這兒琢磨啦,走吧走吧,生死時速,分分秒秒,趕快咱們走走走!”(廣西電視網,2009-02-10)這句話中的“生死時速”是美國曾經風靡一時的動作大片,而“分分秒秒”是蔡琴廣為流傳的一首歌,劉員外通過將這兩個影視界的作品名連用在一起,讓觀眾大呼巧妙之余又體會到他那種急迫的心情。
四、結語
《花田錯》中的語言風格別具特色,本文正是通過對《花田錯》中的語篇幽默效果的分析,來揭示語域偏離和語篇幽默效果之間緊密聯系。由于篇幅有限,還有許多幽默效果在這里不能一一列舉,希望能吸引有興趣的學者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 K et al.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s Linguistic Library, 1964.
[2]廣西電視網. 《花田錯》第1集 [Z/OL].(2009-02-10)[2010-01-05]. http://v.gxtv.cn/player.php?sp=55id=2265
[3]廣西電視網.《花田錯》第2集 [Z/OL].(2009-02-10)[2010-01-05].http://v.gxtv.cn/player.php?sp=55id=2266
[4]廣西電視網.《花田錯》第3集 [Z/OL].(2009-02-10)[2010-01-05]. http://v.gxtv.cn/player.php?sp=55id=2267
[5]廣西電視網.《花田錯》第4集 [Z/OL].(2009-02-10)[2010-01-05].http://v.gxtv.cn/player.php?sp=55id=2268
[6] 胡壯麟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郭晗(1986—),女,漢族,籍貫鄧州,外語學院英語系,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08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