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獨立學院面向藝術生的大學英語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領域中處境尷尬,但因此正日益引起眾多教學工作者的重視。本文意在探討其尷尬的原因,以及如何改進目前不盡如人意的教學現狀。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藝術英語;教學法
隨著獨立學院招生規模的擴大,藝術生人數也有所增加。由于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十分薄弱,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都不容易產生成就感,這就給提高教學質量造成了一定困難。然而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大學英語對藝術生而言不僅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而且對他們將來的學習深造以及工作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獨立院校面向藝術生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僅不應被邊緣化,更應是教師們面臨的一個不容回避的研究課題。
一、藝術生英語學習現狀及特點
藝術生的英語學習狀況不盡如人意,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一)英語學習起點低
從課堂表現看,部分藝術生口語表達能力尚可,甚至發音也比較標準,但聽、讀、寫的能力嚴重欠缺。從作業完成情況看,即使口語能力相對上乘的學生,其單詞拼寫也存在相當多的錯誤,更不用說語法正確、表意完整。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以從各校招生情況進行分析。藝術生的文化課錄取分數明顯低于其他專業的考生,由于其專業特點,學生更傾向于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專業課上,對文化課的重視遠遠不夠,這直接導致了他們較差的英語水平和英語學習的低成就感。
(二)英語學習內在動機缺乏
調查顯示,在英語學習中,除開英語專業的學生,積極性最高的是理工科學生,藝術生的積極性最低。而在與藝術生的交流中,筆者也發現,他們的英語學習缺乏融入性動機,認為學習內容要么難度太大,要么與實際生活脫節,沒有實用性。盡管部分學生已經認識到英語非常重要,但學習起來仍然十分被動,很容易喪失興趣,沒有積極性。
二、藝術英語教學現狀
藝術英語教學對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學實施者除了具備豐富的語言知識和外語教學技能,還需要藝術素養的積淀。目前,大多數藝術英語教師自身的語言功底是過硬的,也掌握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技巧,但課堂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難以激發學生興趣;同時,教師對藝術相關領域,如音樂、繪畫、雕塑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也并不令人滿意。
另一方面,理想的藝術英語教材也十分匱乏。實際上,通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對藝術生并非完全適用,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教材難度偏大,而且缺少與藝術領域相關的課文及練習,這對先天不足的藝術生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總之,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了藝術英語教學惡性循環的尷尬現狀:教師教得累,學生學不好。
三、教學建議
(一)備課充分
在教學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課堂教學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藝術英語也不例外。有學生表示,高中英語課對他們而言只是個形式。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對教材的選用、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情況的了解都要真正做到充分準備,課堂上才能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準備《大學藝術英語2》第4章Sculpture時,課文A提到“建筑風格(architecture)”,教師完全可以就此進行發揮,通過簡要介紹文藝復興時期各派具有代表性的文學藝術樣式,如音樂、繪畫、文學流派等,甚至播放一些樂曲選段,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建筑或雕塑類題材。當然,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首先對文藝復興的相關知識了然于胸,這也對教師備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教學方法選取恰當
不同于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藝術英語仍然是語言課,屬于專門用途英語(ESP)的范疇,“必須運用與普通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不同的教學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劉法公,2001)ESP中普遍使用的語法翻譯法,在藝術英語教學中應該優化,除了講解基礎和專業詞匯之外,基礎的語法復習和長句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些都是藝術生的薄弱環節,需要特別加強訓練。另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篇章理解的訓練。
(三)多媒體的應用
多媒體能通過展示大量生動鮮活的材料,從視覺、聽覺上刺激學生,比起傳統的講授方式顯然更加適合敏感的藝術生,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陳曉紅,2007)
仍然以上文提到的“建筑風格(architecture)”為例,教師在準備多媒體課件時,可以使用從互聯網上下載的巴洛克(Baroque)、羅馬(Roman)、拜占庭(Byzantine)、哥特(Gothic)等各式建筑的典型圖片,讓學生自行比較其異同,因為圖片比文字所傳達的信息更為直觀、具體,教學效果也因此更理想。
(四)班級規??刂?/p>
由于藝術生英語基礎差,教學班的規模不宜太大,否則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無法顧及每一名學生,師生互動也將流于形式。因此筆者認為,一個教學班控制在30人之內比較理想。
(五)教材選用
藝術英語教學應選用或編寫有針對性的教材。有些一線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已經努力做出嘗試,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仍然需要改進。筆者認為,適合藝術生的英語教材,應該融合藝術、人文、社會等多個領域的題材,且練習的編寫應不拘泥于單純的語言知識和語法點,還可增加一些英語國家常識的介紹,并多提供課堂或課外活動建議。同時,教材的編輯排版應該活潑多樣,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
(六)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
語言教學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教學工作者甚至包括學生都意識到,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主導作用。因此,在藝術英語課堂上,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例如分組討論;課外,教師也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報刊雜志、互聯網等進行自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只是把學習任務布置下去之后撒手不管,也必須進行必要的檢查,給學生一定的壓力。
(七)人文關懷
藝術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的個性更張揚,舉止更隨意,但也更加敏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他們一旦受到嚴厲呵斥,很可能增加對學習的焦慮,甚至對教師本人產生厭惡情緒,從而更加抵觸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應對此多加重視,要幫助學生建立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逐步讓其丟掉面子觀念,降低學習焦慮。并且教師應盡可能對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找到其閃光點,充分照顧其自尊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判斷孰是孰非。(呂旭紅,2009)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下,才能逐漸增加對英語的興趣,對教師產生認同感,也才能有效進行英語學習。
正因為藝術英語教與學的現狀尷尬,廣大教師更應該對其重視起來,多管齊下,力爭早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曉紅. 基于多媒體和任務教學法的大學藝術英語教學模式[J]. 鎮江高專學報, 2007(10月)第20卷第4期: 94-96.
[2]劉法公.論專門用途英語的屬性與對應教學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12): 25-30.
[3]呂旭紅.非智力因素與體育、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教學[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9月)第10卷第3期: 122-123.
作者簡介:顏楠,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