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帶來了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富有個性,顯現出蓬勃生機,為推進素質教育總結和積累了經驗。如何穩定和發展這來之不易可喜局面,鞏固和發展取得的經驗與成果,推進課程改革深化與發展。探索并建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過程將勢在必行。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學習,對新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下面就自己對新課程的一些淺薄認識與大家進行交流。
[關鍵詞]口語;交際;口語教學;中文教育
一、教學中做好角色轉換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二、引入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課標》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
例如在上《一百萬有多大?》時,首先問學生:“我們嘉興在兩會期間五芳齋食品創收了近5.9億美元,你知道5.9億美元有多大嗎?”“……”“那么誰還在其它地方見過這么大的數嗎?”這種談話方式學生很容易接受,提到本地的特產,學生自然感到既親切又自豪,再從特產聯系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類似的大數,引入自然、親切而又貼近生活,為學習新知陳設了一種民主、科學、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這種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一種樂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
三、數學語言要形象生動,風趣幽默。
數學盡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但其構成內容—空間形式及其數量關系卻以一定的“形”存在著,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評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以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以便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獲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面對的大部分中學生都比較好動,對于每天一堂接一堂的45分鐘的課而言,可能是一種難耐的煎熬,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科學證明人在一種心情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效率是最高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便只有正確駕馭好課堂語言,盡量用生動有趣、幽默的語言來彌補教學內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學生能從原以為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還可以.拉近師生的關系能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但是課堂教學的幽默應和教師深刻的見解、新鮮的知識結伴而行,應與無聊的耍貧嘴區分開,不能人為的穿插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笑料,更不能濫用幽默去諷刺、挖苦學生,這樣就起到極大的負面影響,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在實際運用中要講究一個“度”,這樣才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以及獲得知識的愉悅。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僅關系到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且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人才素質。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不僅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具創新、探索意識的新世紀人才,就成為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一、樹立創新意識,著眼創新培養。課堂教學作為教師施教、學生求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知識、技能以外的各種品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探索意識、創造精神,造成學生“高分低能”、只是學習的機器,不能實際運用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光要注意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學生素質能力,著眼于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結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簡便、快捷、方便的途徑。第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創新能現代教育論的思想主張“以學生發展為主”在數學教學中要真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教就應轉移到學生的學上面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地學習了,才能使教學落到實處,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第三、鼓勵質疑,培養創新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課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培養學生能發現問題、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和發表創造性見解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他們主動創新的能力
總之,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數學學科特點,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數學素質在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