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眼于交際教學法,旨在提高其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可行性。筆者首先介紹了交際教學法的特征和教學原則,然后敘述了交際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其中不僅涵蓋了應用的具體實踐形式,還舉出了教學實例進行說明,最后總結交際教學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交際教學;口語教學;英語口語
當前社會,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口語已經變得尤為重要, 中國更是從小學就開設英語課程,但盡管如此,絕大部分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都被發現他們的英語都是“啞巴英語”。現階段大學的口語教學,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教學法的影響,只重視語言語法的教學,而忽視了其真正的價值,即語言在交際中的運用。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通常都是高分低能,對語法、詞匯等都了熟于心,但卻無法運用,在課堂上羞于開口,直至口語水平低下。所以如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口說英語往往是口語教學的一大難題,為了使學生具備外語語言能力,能夠運用外語進行交際,表達思想,交流感情,一種新型的教學法---交際教學法開始被注意,并慢慢被應用到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
一、交際教學法
1、交際教學法的特征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初。語言學家海姆斯、卡內爾(M.Canale)、斯溫(M.Swain) 巴克曼等都對交際教學法做了定義。盡管他們對語言能力做出了不同的闡述,但他們都共同注意到了語言是一種幫助實現人們的交際目的的重要手段。語言涉及了心理社會文化策略等種種因素,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交際的成功不僅依賴于交際雙方的語言能力,還更多地依賴于彼此的交際能力。語言學界的這些爭論自然地引起了人們開始注意語言教學,如何在培養學習者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也開始成為教育界關注的問題,于是注重培養學習者交際能力的交際教學法應運而生。交際法的特征在Willkins的《意念功能大綱》(No-tional Syllabus)中有充分體現,它指出了其教學大綱的設計方向,旨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在交際教學法中,語言是交際的橋梁, 我們學習語言就是為了利用語言來進行交際活動,得到交際能力。在心理語言學中,學生是決定外語學習眾多因素中的核心因素,是內在的因素,遵循其定律,交際教學法也指出在外語學習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習的實際需要來制定教學大綱,挑選教學內容,來培養他們的外語交際能力。因此,交際教學法是以語言交際及語言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理論,它的出現毋庸置疑地為外語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為推動外語教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2、交際教學法的教學原則顧名思義,就是以交際為核心,而語言承載著信息,它是交際工具,所以外語教學就是要利用各種方式來進行有目的的交際活動,讓學生通過交際過程來習得語言,掌握交際能力。但是運用交際教學法并不意味著要擯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要將二者結合,傳統教學中的詞匯、語法、翻譯是交際教學法的基礎。以筆者之見,交際教學法的教學原則可以歸納為以前幾點:① 教學過程應采用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方式。在口語課堂上,不應該像傳統課堂那樣將學生當做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反之,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中心,是課堂活動的積極參加者。老師主要起輔助作用,要針對不同的話題設計出不同的交際方式,為學生的交際活動提供素材,并進行調查反饋,評估學生的交際情況。在交際教學法中,教師也不再單純地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也是課堂中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幫助者。這樣的口語教學能使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②“開口”優于“正確”。交際教學法指出學生在課堂上應當注意自由選擇恰當的語言來傳遞信息,由于個人英語水平的限制,學生在口語中難免會犯各種各樣的語言錯誤,但只要他們開口說了,就應該予以鼓勵,流暢性優于準確性。至于錯誤,可以在課后進行總結點評,并委婉的勉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慢慢地、逐漸地進行改正。調查指出,那些在出現錯誤后馬上被批評的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會因害怕犯錯誤而再也不敢當眾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越來越膽小,總重妨礙學生的自由交際。交際教學法在口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交際教學活動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社會交往活動”,另一種是“功能互動活動”, 前者主要包括聊天、討論、對話、辯論、模擬、即興表演等活動,后者包括看圖說話、邏輯推理、比較異同等。 (Littlewood, 1981)對于口語課堂上的活動,教師要進行精心安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豐富多彩的課堂交際活動能夠營造出一種和諧輕松地課堂氛圍和交際語境,這有利于學生克服開口的心里障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交際活動的展開。下面是筆者在百度網上查到的一些口語課堂交際活動的主要形式,作簡單列舉:①互問互答。包括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的互問互答,包括興趣愛好、家庭學習等。② 自由對話。可以談論天氣、新聞、通知等。③看圖說話。可以邊看邊說、或相互講解。④講故事。分角色講故事,或進行故事接龍。⑤小組活動。圍繞某一個topic,各自發表意見。⑥ 角色扮演。根據情景需要,由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進行對話。⑦辯論會。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對某項有爭議的主題展開辯論。⑧觀后感交流。利用多媒體設備,一起觀看某部電影或短片,而后進行分組討論,交流觀后感。
交際教學法在大學口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從引進到如今,交際教學法在我國已經走過了30幾個年頭。在上世紀80年代,交際教學理念已被寫入我國高校新的外語教學大綱中,并不同程度地體現在一系列新教材的編寫中,這些都肯定了交際教學法在我國的發展成果,但它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第一,交際教學法是以交際為核心,基本的語法知識包括詞匯、句法、翻譯等都為交際讓路,這對那些習得母語的人也許非常有用,但對我們學習外語的學生是有些不合適的,很多學生指出一次交際課課上下來,盡管上的很輕松、愉快,但過后卻覺得很空乏,缺少具體的內容,也無法了解學習的側重點,繼而學習效率也隨之下降。而且交際教學法不注重系統的講解語法,使得語法結構松散,對學生學習語法很不利。第二,中國各大高校多為大班和合班上課。而在交際法教學中,課堂教學一般要讓學生運用交際游戲(communicative game),角色扮演(role-play)及執行任務(carry out a task)的方式來進行練習。如果讓學生輪流進行練習,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最后,當前國內的英文水平測試主要是圍繞國家大學英語四六級等來進行的,考試方式與考試內容與交際教學掛鉤的很少,這個大環境令交際教學難以進行真正的普及和運用。
二、總結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缺點,加之教學本身就很多面化,所以各種教學法都有自己的側重點。交際式英語教學優越于傳統教學的方式之處在于強調語言全面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在應用中學,在使用中掌握,交際法需要進一步與中國的教學環境和中國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相結合,才能更好得為中國的外語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William.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 束定芳. 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郭璐(1987—),湖北襄樊,研究方向:文體與翻譯。趙秀麗(1988—),湖北宜城,研究方向:文體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