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步教學法。本課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以本框核心問題即如何創造和實現價值立意,構建教學目標、案例導入、問題探究、思維點撥、知識建構、三維評價、資源開發等七步教學流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生活、參與生活、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實現自我的完善與發展。
[關鍵詞]教學設計;步教學法;教學藝術
一、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理解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實現人的價值的主觀條件;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人的價值要在勞動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討論分析追求個性發展與社會統一之間的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領悟和認識實現人的價值的正確途徑,認識到勞動和奉獻不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質和價值的實現方式,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與他人的交流、合作與探究,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識到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樂于積極勞動和奉獻,能將砥礪自我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重點: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教學難點:三種途徑緊密結合實現人生價值
課時:1課時
教具:常規、多媒體
二、案例導入
教師活動:導入新課。
1、 展示教學目標。
2、展示本課案例:
材料一:中國最美鄉村女校長——李靈(播放視頻、學案中的文字材料);
材料二:年輕的才女——王卯卯(學案中文字材料)
學生活動:
1、了解本節課教學目標;
2、觀看視頻,課前閱讀學案,思考材料后探究問題。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通過展示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導入學習內容。
三、問題探究
問題探究1:你認為李靈和王卯卯各自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她們各自主要用什么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問題探究2:你如何對二人不同的價值觀進行評價?如果讓你來選擇,你愿意選擇誰的人生道路?為什么?
問題探究3:你認為她們人生價值的實現方式有共同之處嗎?
問題探究4:在實現人生價值方面,你還有哪些名人事跡或身邊的事例能和大家分享?請談談你所列舉的事例最打動你的地方。
問題探究5:作為中學生的你準備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思維點撥
教師活動:
問題探究1:(略)
思維點撥:中國最美的女校長——李靈,她在勞動與奉獻中創造了價值。年輕的才女——王卯卯,通過個人的努力奮斗和對所學專業的鉆研熱愛,提高個人的全面素質,實現了人生價值。
學生活動:思考后,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對不同價值觀的描述能夠復習回顧以往所學關于價值觀的基本知識。要求學生概括兩種價值觀的特點。從而熟悉課本中兩大知識點。
教師活動:
問題探究2:(略)
問題探究3:(略)
思維點撥:雖然李靈與王卯卯實現價值的道路是有所不同的,但我們能看到她們最終都實現了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同時人也應當追求自身的個性發展,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討論后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兩種類型的價值觀,讓學生開始思考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學生通過對比,明確實現人生價值的兩種方式:勞動奉獻和砥礪自我。通過學生的評價能夠明確學生自身對實現人生價值途徑的看法,教師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點撥,向學生指明,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實現價值,最終都必須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一知識點。
一、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教師活動:
1、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點明具體條件)
2、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
(強調實現人生價值要為社會做貢獻,但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要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價值)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掌握相關知識點
教師活動:
問題探究4:(略)
思維點撥:一個人要實現人生價值,必然要通過三種方式,即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結合課本進行分析)。這三種方式緊密結合,缺一不可。
學生活動:學生分享課前搜集的資料,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資料的搜集和分享交流,加深對實現價值的三種途徑的理解。
二、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教師活動:
1、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手段。(要求學生明確勞動的重要性)
2、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向學生指明個人主義的錯誤)
三、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教師活動:(指明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1、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拚搏、自強不息。
2、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3、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掌握相關知識點
教師活動:
問題探究5:(略)
思維點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成為有價值的人生,其實目標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小結
(重申本課主旨,提出希望)
學生活動:學生談體會及自身的計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談個人的體會和計劃,使每位學生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的升華,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簡介:封雪,珠海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