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導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和途徑有:任意起草,反復修改;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聯系課文,適當摹仿;成立小組,學習討論;規范語言,作好講評。
[關鍵詞]引導;小學生;作文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有不少教師都有共同的感受,認為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難以提高,很多學生則認為寫作時無話可說。因此,作文教學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引導小學生寫作文呢?根據自己從事語文教學的體會,覺得以下幾點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任意起草,反復修改
在小學生作文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要求學生起草時就斟字酌句,反復推敲。其實這樣并不見得是最好的起草辦法,相反很容易造成學生害怕寫作的心理。為此可引導學生任意起草,即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充分抓住一種感受、沖動或精心思考后,隨意流動筆墨起草初稿,不管文章結構,不要求邏輯語法,不管漏洞百出,然后再認真修改。隨意起草的初稿,不用說毛病肯定很多,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反復細致的修改詞語和句子,調整文章結構,最后整理成章。
二、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
好文章都是寫自己,尤其是記敘文更是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或寫身邊的事物。不寫自己,總是把自己設想在遙遠的距離之外,,這是普遍存在的一個毛病。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教師可要求和引導學生寫自己的生活經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歷,有自己的性格和氣質,有自己的學識。不同導向的觀點寫出異向的作文,即使相同的觀點也會寫出異向的作文。一個學生作文就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學生要去寫一個真實而又有一定特點的自己。為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消除懶動筆的現象,教師可開導學生不要把寫作文當作一種負擔,而要于寫作中發表意見、傾訴心里話,大膽發揭發問題,暴露思想。
三、聯系課文,適當摹仿
中外作家歷來強調創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所以在教學時,可選用課本中的文章作為范文,先對該文的結構和寫作手法進行分析,理解文中的優美詞語和句子,弄懂自己將要描寫的事物與范文的異同,讓學生真正體味到文中語言的審美感覺。例如,在《參觀XX公園》時,學生一開頭就可寫參觀前的天氣情況,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摹仿課文《第一次跳傘》中的第一自然段。雖然公園里沒有“機場、飛機”等景物,但可以有有“藍天下漂浮著朵朵白云,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于是,學生很快就學會并寫出了參觀前的內容,為本次寫作開了一個好頭,亦為主題思想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不能讓學生沉溺于摹仿,更不能抄襲,只能學習他們的形式、結構技巧,或是受到內容的啟發,但是一定要寫自己的內容,語言一定要個性化、生活化、情感化,流露自己的真摯感情。
四、成立小組,學習討論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成立若干個寫作小組,每組選拔一至二名寫作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充當組長,每當一篇文章起草完畢后,由他們負責組織組員輪流閱讀、討論并修改小組的每篇文章。這樣,不僅為每個同學創造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也促使學生通過閱讀修改別人的文章,啟動自己的思維,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更加深了對命題的理解與認識。待討論學習結束后,還可讓學生從本次習作中選出幾篇進行朗讀和講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了能力和水平,真可謂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五、規范語言,作好講評
在作文教學現實中,學生很容易出現口語與書面交換的混亂,同是一件事用口語表達得淋漓盡致,一旦寫成作文時卻覺得無言以表,本來是“你先回家”,結果卻寫成了“你回家先”。因此在作文教學時,除了讓讓學生做到有話長說,無話短說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恰當地進行口語與書面語的轉換訓練。教師最重要的一是寫好批語,尤其是激勵性的批語;二是做好講評。寫好批語是個別談心,是針對性很強的工作,側重解決特殊問題,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講評時普及教學,側重解決普遍性問題,這樣做到手中有典型,心中有全局。
總之,引導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積極引導,就一定能點燃學生內心深處寫作的火花,為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添上一筆美妙的色彩。
作者簡介:譚子強,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高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