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志彥
(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09)
高校圖書館長期被譽為“信息中心”,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網絡成為信息的重要媒介,其作為信息獲取的主要中介地位發生了改變。2009年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指出:截至2009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達到3.38億,居世界第一位[1]。同年,“百度知道”幫助網民解決了5650萬個問題,問題解決率高達98%[2]。毫無疑問,圖書館人正面臨著巨大考驗,有序的數字圖書館該如何應對無序變幻的網絡空間?能否尋找出一種堪比網絡搜索引擎的信息服務手段?筆者試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發展的戰略建議。
我國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才陸續向社會開放,如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圖書館。近年來,許多高校圖書館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如清華大學圖書館、深圳大學圖書館、寧波大學城圖書館等,都逐漸地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社會價值[3]。在服務項目上,多為傳統的文獻信息服務,如書刊借閱、文獻傳遞等。在開展上述傳統信息服務的同時,也有一些高校圖書館在實踐探索中有了成功的嘗試,例如石河子大學圖書館,根據新疆兵團經濟建設的需要,先后開發出“新疆棉花植保數據庫”、“農作物害蟲查詢防治系統”等多個數據庫,為指導當地植物保護及農工技術培訓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4]。許多具備國家教育部科技查新資質的高校圖書館,如河海大學圖書館、江蘇大學圖書館,充分利用學校品牌專業優勢,與相關行業的企業合作,開展科技查新、情報咨詢等服務。
雖然陸續有高校圖書館走出“象牙塔”,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情報服務,但如何發揮高校圖書館特有的資源優勢,與社會信息需求無縫鏈接,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現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為例,借助SWOT分析工具,分析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的內外部狀況,據此調整內部資源,制定發展戰略。
2.1.1 系統有序的信息資源優勢
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是文獻資源,大學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相對于網絡資源擁有兩方面的優勢:
①信息資源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完整性。大學圖書館同時收藏印刷型文獻和電子文獻,種類包括圖書、期刊、科技報告、會議文獻、學位論文等,且這些信息資源是經過大學圖書館專業人員長期有意識的系統收集、有序整理而成的。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目前館藏文獻總量210萬冊,中外文期刊1.3萬種,基本形成了較為理想的覆蓋多學科的一二三次文獻資源體系。
②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品牌專業,因此大學圖書館都有各自特色館藏,在這些專業領域內,信息資源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其他信息機構所無法比擬的。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科歷史悠久,故化工類文獻的收藏在江蘇省內高校圖書館中最為齊全,是江蘇省工程文獻中心化工類文獻的核心成員。
2.1.2 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優勢
高校圖書館是人才密集的信息管理和服務機構,不僅有情報學專業人員,還有許多計算機、理工學科的專業人員,他們熟悉各種信息資源和利用方式,具有信息獲取、信息識別、信息加工的能力,能夠開展深層次、高知識含量的社會化信息服務,這是網絡所無法比擬的。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設有專門的情報服務部,重點培養了一批具有高素質和高業務水平的信息服務人員,碩博士比例達到90%。
2.1.3 現代化設備和先進信息技術優勢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紛紛構筑了自己的信息服務平臺,通過主頁向社會提供數據庫一站式檢索、信息咨詢等信息服務。另外,高校圖書館在長期的信息采集、整理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經驗,與網絡搜索引擎相比,其信息源、檢索方法與資源整合能力,具有一定優勢。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的主機房與校園網中心機房系統集成,配置各式高性能服務器,結合學校專業特色,自行開發了“混凝土安全性——堿集料反應專題數據庫”、“化學工程重點學科導航系統”等特色數據庫,這一切都為其面向社會開展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保障。
2.1.4 良好的形象優勢
高校是高級知識分子聚集的地方,是傳播知識的圣殿,有著良好的聲譽與形象,因此,當高校圖書館將信息提供給廣大社會用戶時,自然會取得用戶的信任。尤其是當網絡充斥著虛假信息,許多不合格的信息咨詢機構向用戶出售劣質信息時,高校圖書館的良好形象更具公信力和市場競爭力[4]。
2.2.1 管理理念需要與時俱進
在國外,人們普遍認為每個公民都是納稅人,無論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都受政府稅收的支持,每個公民都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每個圖書館也有義務為社會服務。而在我國,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者還是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看作高校自有資源,為本校師生服務無可厚非,而為社會服務是一項可有可無的附加服務。近年來,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雖然在面向社會服務上有所突破,但也僅限于圖書館的一個部門——情報服務部,服務對象也僅僅是南京工業大學科技園的入園企業。要真正做到從領導到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確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務理念,把“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理念與時俱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2.2 管理模式需要改變
圖書館是社會教育的一個子系統,是社會人員可以終身學習的課堂,但是大學圖書館處于高校圍墻內,往往都裝有先進的門禁系統,沒有借書證是無法進入的,更別奢談享受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了。從某種程度來說,校園環境和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將校外人員拒之門外。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位于科技創新大樓3樓,平時讀者和工作人員出入都需經過圖書館門禁系統。雖然圖書館設有專門的客戶洽談室,情報服務部的人員也可以通過E-mail、QQ等網絡工具了解用戶信息需求,提供相關信息服務,但是對于那些想親自進入圖書館進行書刊借閱、電子資源查詢的用戶來說,圖書館的門禁讓他們望而卻步。
2.2.3 信息服務的方式和內容需要創新
多年來,處于“象牙塔”的大學圖書館,由于其文獻資源的優越性,本質上提供的是一種面向資源的服務,然而信息時代的圖書館應該認識到,其核心能力不再是擁有的文獻資源,而是其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能力。在服務方式上,不能再是“坐、等、靠”的被動服務,而是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主動出擊,廣泛挖掘社會信息服務需求,尋找服務機會。在服務內容上,要將信息服務的重點從原始信息的提供向信息增值服務轉移,即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訓練有素的信息挖掘技能,將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人員的智力資源加以融合,為用戶提供既包含原始信息生產者的價值,又包含信息服務人員所創造新價值的服務產品。
2.3.1 社會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的信息環境逐步形成,中國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社會信息的豐富和網絡資源的無序造成了信息過剩與知識貧困并存的局面。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說過這樣一句話:“大量但無序的信息,不但不是資源,而是災難。”過去人們也許會為信息的來源發愁,而今天如何從信息海洋中以較低的代價和較高的效率篩選、甄別信息卻成為廣大用戶日益關心的問題。面對大量不相關的信息,用戶缺乏專業化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勢必要求助于高校圖書館這樣的專業化信息機構[6]。
2.3.2 所在區域支柱行業穩定的信息需求
南京工業大學地處江蘇省會南京,而江蘇省的化工產業在全國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技術經濟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僅化工園區就有22個。“江蘇的沿江開發戰略首選的產業是化工產業,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0.86%提高到2005年的11%,2010年將達到12%……已經初步形成了化工產業集群。”[7]南京工業大學的化工學科實力雄厚,圖書館可以依托學校的學科優勢,及所處江蘇南京的地域優勢,重點開拓南京及周邊地區大型化工園區和企業的信息服務業務,突出學科性、行業性和地域性,逐步打造具有南京工業大學品牌特色的信息服務體系。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網絡給圖書館信息服務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圖書館構成了威脅。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和國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漸漸習慣于利用網絡去獲取信息和學習知識,導致圖書館用戶的穩定性和忠誠度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原始信息生產者如出版商、網絡服務商通過網絡或聯機平臺直接向用戶提供原始信息檢索與傳遞服務,這就使信息檢索與傳遞逐漸非中介化、非專業化和非智力化,圖書館在這方面原有的優勢日漸消失。
TWOS矩陣是利用SWOT分析的結果,對組織在不同的關鍵外部環境狀態和內部條件狀況的組合方式下,制定可行備選戰略的技術。根據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的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TWOS矩陣:
表1所示的TWOS矩陣中有4個象限,每一個象限對應一種發展戰略模式[5]:
◆ 象限1(對應SO戰略):利用內部發展優勢去抓住外部機會的戰略——成長型戰略
SO戰略將采用兩種方式強化組織的內部優勢:①通過找出最佳的資源組合來獲得競爭優勢;②通過提供資源來強化、擴展已有的競爭優勢。
若采取此策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需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創造需求,增進外部機會,力爭在網絡信息機構、咨詢機構中的核心競爭優勢。
◆ 象限2(對應WO戰略):運用外部機會來克服內部劣勢的戰略——引導型戰略
WO戰略應在如下兩種方式中權衡:①加強投資,將劣勢轉化為優勢以開拓機會;②放棄給對手。
若采取此策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需要加強與競爭對手(如數據庫商、網絡運營機構)的多方位多形式合作,避免直接沖突,重視長期發展,最終實現共贏。
◆ 象限3(對應ST戰略):依托內部優勢將外部威脅轉化為機會——差異型戰略
ST戰略是通過加強優化組織資源來獲得競爭優勢,將威脅轉化為機會。
若采取此策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需要重點開發自身化工特色資源,努力打造具有化工品牌特色的信息服務體系,形成比較競爭優勢。
◆ 象限4(對應WT戰略):克服內部劣勢,避免外部威脅——完善型戰略
對于組織來講,這是最糟糕的位置,應該盡量避免。WT戰略是一種進取型戰略,它要求組織能同時克服內部劣勢和避免外部威脅。
若采取此策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一方面需要創新管理理念和模式,全面調整信息和人力資源結構;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市場需求,主動出擊,改變信息服務的方式和內容。

表1 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SWOT分析
筆者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高速發展的科技使學科、專業領域的知識不斷交叉,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人們對信息服務的需求也隨之日益增長,信息服務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應該緊扣時代脈搏,抓住機遇,依托自身資源優勢,重點打造具有化工品牌特色的信息服務體系,努力建設一所面向社會服務的優秀大學圖書館。因此,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目前應該采取的是SO戰略和ST戰略。
根據這兩個戰略,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采取對策:
3.2.1 充分利用并不斷擴大組織內部優勢
在豐富文獻資源的基礎上,購買相關文獻統計、分析軟件,為深層次的信息服務提供技術保障;在人力資源建設方面,繼續引進優秀人才的同時,對現有信息服務人員改用知識員工的管理方式,激發每個人在工作中的潛能;利用地理優勢,與同在一個大學科技園中的多家科技企業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逐步建立良好的信息服務關系。
3.2.2 抓住外部機會,與時俱進地創新服務形式和內容
主動走出校園,進行多方位宣傳,學會傾聽用戶建議,把注意力集中在對用戶期望的把握上。服務內容上,變“菜單式服務”為“訂單式服務”,即根據不同層次讀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如向處于孵化期的科技企業提供科技查新、定題信息服務;向大型成熟企業提供發展戰略情報服務等。
3.2.3 結合自身優勢特點,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服務體系
依托江蘇化工大省的特色,充分利用南京工業大學在化工行業的優勢,重點拓展南京及周邊地區大型化工企業的信息服務,在化學工程、生物化工、材料科學、機械化工等專業方面形成比較競爭優勢,擁有相對穩定的用戶群體,打造具有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品牌特色的服務體系。
[1]CNNIC《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 http://www.grzzzj.cn/bencandy.php?fid-2-id-1307-page-1.htm.
[3] 葉華青.地方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4] 陳華,王靖.高校發展與圖書館服務創新[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7.
[5] [加]克雷格·弗萊舍,[澳]芭貝特·本蘇桑.戰略與競爭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6] 陸浩東,劉昆雄.基于SWOT框架的圖書館信息營銷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2):1-4.
[7] 劉彬等.江蘇化工產業集聚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商業時代,2007(1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