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躍萍,劉錦桃
(云南省婦幼保健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大約有 25%~45%的新生兒死亡發生于出生后的第一天,四分之三的新生兒死亡發生在出生后的前七天[1],有效做好這個時間臨界點的一攬子母嬰保健服務對拯救新生兒的生命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 2009年云南省醫療保健機構住院分娩產科服務質量的相關指標作出分析,找出其存在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和措施。
2009年云南省1669個開展住院分娩的醫療保健機構,包括省、州(市)、縣(市、區)、鄉(鎮)及民營醫院等。
根據分娩登記冊,由各接產單位產科人員或信息統計人員負責收集、上報縣(區)級婦幼保健機構,婦幼保健機構信息統計人員進行質量控制后錄入網絡直報中“產科工作情況報表”。
分娩方式分為順產、陰道手術助產(胎頭吸引、產鉗助產、臀位助產)及剖宮產;產婦分娩并發癥包括會陰Ⅲo裂傷、產后出血、胎位性難產、子宮破裂等;新生兒分娩并發癥包括死胎死產、低出生體重、早產、出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
全部資料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009年全年上報住院分娩產婦數463732人,剖宮產128997人,占27.82%,其中以省市級醫療保健機構和民營醫院剖宮產率較高,達產婦數的一半左右;在陰道手術助產中,產鉗助產以省級醫療保健機構居多,占分娩產婦數的 1.28%,胎頭吸引以縣(區)及鄉(鎮)級居多,分別占1.59%、1.60%(表1)。
2009年全年上報住院分娩產婦中,產后出血發生率為1.54%,以省及州(市)級為高,分別占3.29%、3.11%;胎位性難產發生率為 4.17%,以州(市)及縣(區)級為高,分別占9.66%、4.77%(表2)。

表1 2009年不同分娩地點的分娩方式(%)

表2 2009年不同分娩地點產科并發癥(%)
2009年全年上報住院分娩出生活產數462192人,各級醫療機構低出生體重發生率4.05%~7.66%,早產率發生率1.39%~7.96%,新生兒室息發生率1.68%~3.28%(表3)。

表3 2009年不同分娩地點新生兒基本情況(%)
全年發生死胎死產1998例,死胎死產率達3.15‰~10.90‰,以省級醫療保健機構較高;早期新生兒死亡率為3.59‰;早產兒死亡專率為134.0/10萬;新生兒室息死亡專率為117.0/10萬;圍產兒及新生兒死亡均以鄉鎮及縣(區)級為高(表4)。

表4 2009年早期新生兒死亡率及圍產兒主要死因死亡專率
“剖宮產”(剖腹產)曾經為挽救母子生命作出較大貢獻,是科學的一大進步。近十年來,我國剖宮產率持續上升,各地研究報道城市剖宮產率在 10%~50%[2],另有報導,目前我國的剖腹產率已接近 50%,其中鄉鎮衛生院平均30%,二級醫院平均為50%以上,三級醫院60%上下[3],基本符合云南省目前情況,醫院級別越高,剖宮產率越高,民營醫院剖宮產率亦處在較高水平。本研究對1998~2006年云南省8家醫院37601例住院分娩的產婦調查分析,也顯示了省級和民營醫院剖宮產率較高,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城市高于農村,且農村剖宮產率上升較快[4]。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有醫學指征和非醫學指征,后者社會因素影響較大,產婦及家屬要求剖宮產率居所有剖宮產原因之首位[5],其次,趨利傾向也是原因之一。建議相關部門在加大住院分娩宣傳的同時,應加大對自然分娩好處的宣傳力度;醫療保健機構在孕期保健服務過程中,注重對自然分娩的宣教,讓孕婦及家屬了解分娩的生理過程,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強產科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認真觀察產程,積極處理產程中的異常情況,鼓勵并配合孕婦克服陣痛所帶來的疼痛、焦慮等不適,避免或減少心因性難產帶來的剖宮產;此外,加強醫德醫風教育,避免趨利行為所致剖宮產的發生,亦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產科并發癥是危及孕產婦生命的重要原因。表2顯示,產后出血發生率以省、州(市)級為較高,分別占3.29%、3.11%,縣(區)級及民營醫院次之;子宮破裂的發生亦以省、州(市)級為高;而胎位性難產及Ⅲo會陰裂傷發生率則以州(市)、縣(區)級及私立醫院為高。隨著國家對“降消”及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投入力度的加大,云南省近年來的婦幼衛生工作得到全方位提升,住院分娩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高危孕婦篩查、管理與轉診的規范實施及危急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的建立,使更多高危和急、危、重癥孕產婦得以送到較高級別的醫療保健機構救治,是導致醫療機構級別越高,剖宮產率及產科并發癥發生率越高的重要原因。而州(市)、縣(區)級醫療保健機構及私立醫院的胎位性難產及Ⅲ0會陰裂傷發生率偏高則提示上述機構產科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全世界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盡管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衛生部通過組織培訓、應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手段等極大程度地防治新生兒窒息,對降低新生兒死亡及導致的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取到了明顯的效果,但死因結構并沒有改變,在云南省新生兒窒息一直是新生兒死亡的第一位原因[6]。表3顯示,低出生體重及早產發生率均以省、州(市)級發生率為高,進一步說明高級別醫療保健機構承擔著更多的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工作;而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則以縣(區)及州(市)級相對較高,再次提示上述機構產科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從表4看,新生兒窒息死亡專率及早產兒死亡專率以鄉鎮級較高,分別占167.0/10萬、206.0/10萬,且隨機構級別的增高,死亡率逐步下降,提示上述絕大多數新生兒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但需要通過加強對各級助產機構尤其是縣鄉級助產機構的管理及培訓,提高產科服務質量,加強母嬰保健一攬子服務,改善分娩護理等措施來得到預防。
[1]United Nationc Children’s Fu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M]. New York:UNICEF,2009:8
[2]李曉燕,吳擢春,汪 濤,等.中國婦女剖宮產率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1):1-2.
[3]王廷禮,梅 建,王書荃.剖腹產孩子的養和育[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6:1.
[4]王 蓉,范麗梅,楊發斌,等.云南省8家醫院剖宮產率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07,18(2):79-81.
[5]王怡芳,顧建逸.剖宮產率增高的原因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1,9(2):71-73.
[6]王興田,忽麗莎,劉錦桃.云南省四個貧困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趨勢分析[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9,11(3):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