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霞
出口企業順利退稅的核心要點探討
陳劍霞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
出口退稅是我國外貿企業一項重要的收入,尤其在目前外貿處于困境的情況下,提高對出口退稅工作的認識至關重要。退稅工作是貫穿出口業務始終的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隨著國家對退稅制度的規范和完善,同時國家各部委對出口退稅的監管更加嚴密。該文從多方面探討了取得退稅的核心要點,特別是決定能否退稅的盈虧控制線以及該盈虧控制線計算方法,并歸納出對退稅單證的五項要求: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和時效性。
退稅收入 盈虧控制線 規范單據 海關編碼
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出口退稅(Export Rebates),指已報關出口的商品由國家稅務機關將其在出口前在生產和流通各環節中已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退回給出口企業,使出口產品以無稅收成本進入國際市場,體現公平稅賦、自由競爭,不把出口國的稅賦轉嫁到進口國消費者身上的一種課稅原則。出口企業的收入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商品出口外匯收入,另一個是出口退稅收入。出口退稅收入和出口外匯收入一起用于外貿企業經營性支出和體現盈利。近年來,隨著匯改、人民幣升值,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及時足額地收到出口退稅對企業提高經營效益舉足輕重。所以出口企業應掌握好出口退稅的核心要點,以實現順利退稅。
從1992年1月1日起,我國進出口稅則采用世界海關組織《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即HS(The Harmonization Code System)編碼。
出口產品成千上萬種,海關按出口產品的編碼制度對商品進行分類,規定了不同的退稅率和監管條件,業務員要按照海關編碼對所經營的商品進行正確的歸類和申報,否則將發生歸類錯誤,甚至涉嫌騙稅。如對有關的編碼不熟悉,可咨詢報關行。如汽車配件的退稅率遠比摩托車配件的退稅率高,有些不法商販套用汽車配件的編碼向海關申報,而實際出口的是摩托車配件,一旦被海關查實,將受到海關查沒處罰。因此,遵紀守法,如實申報是外貿企業做好出口退稅工作的首要原則。
近年來,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退稅的單號進行換匯成本的控制,防止騙稅。如沒有正常理由而換匯成本畸高,明顯虧損的單號將被列入調查,暫不予以退稅。因此,一些管理先進的外貿企業在申報退稅前,業務員和企業退稅專管員都加強了對每一單號的盈虧情況的自查。企業參照稅務機關核算盈虧的方法,創新了一個簡易公式供企業核算盈虧自查,表述如下:

上述公式的計算結果單位是人民幣/外幣。
例:某一交易收購貨款(增值稅發票金額)人民幣80000.00元,退稅率13%,凈收匯USD10000.00;那么:
毛成本=80000×1.04÷1.17÷10000=7.11(人民幣/美元)
計算結果意味著:此交易每收入1美元,企業需要花費的毛成本為7.11元人民幣,7.11與當期的銀行匯買價比對,這個7.11還未加入企業經營費用,如果就高于當期的銀行匯買價6.8,也意味著此交易出口企業虧損,收購貨款(增值稅發票金額)過高,有騙稅的嫌疑,稅務部門很可能暫不予退稅,留待調查。
匯改以后,由于匯率變化大,因為企業與企業不同,單號與單號不同,由于工作量的原因稅務部門不可能太精確地核算成本,只在一個時間段內根據銀行公布的牌價表給出口企業一個控制線。稱為“退稅盈虧控制線”,如1:7以內。請注意,毛成本并未考慮企業經營費用等,因此實際申請退稅的單號的盈虧應低于這一控制線才合理。如果超過這一控制線,出口企業在申報前就要自查原由,向稅務部門做出說明,以得到稅務部門認可,否則,稅務部門對這些單號不予退稅。實際業務中,業務員也可利用該公式掌握盈虧情況、計算成本再決定是否成交。
流通型出口企業應將通過預審無疑點的“三單兩票”裝訂成冊,將錄入的電子信息通過出口退稅網上申報系統進行傳輸,并將紙質單證及報表在申報期內(報關單上注明的出口日期算起90天內)送至主管退稅機關。
生產型出口企業應在每月的增值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征稅機關申報當月自營出口情況及“一票兩單”收齊情況,并將有關內容錄入出口退稅申報系統通過網上進行傳輸,同時在當月的15日前將收齊的“一票兩單”及報表送至主管退稅機關。
目前,我國對退稅資料的審核主要采用信息比對和紙質單證審核結合的方法,這里著重探討紙質單證的重要性。
外貿企業在開始出口的第一年內,還是要靠紙質單證申報退稅。第二年后雖然可獲得備案制優先退稅,但也必須做好紙質單證的留底以備稅務的不定期檢查,因此紙質單證對企業退稅至關重要。
業務員往往負責紙質單證的收集、核對、糾錯及流轉,業務員的責任也越來越重。退稅是從國庫中支出,國家對退稅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隨著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稅務部門對企業申報退稅單據的要求也越來越規范。歸納來講,要求單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和時效性。
業務員收到單據時,首先要審核單據的真實性。這可以從票面審核和信息比對兩方面著手。如增值稅發票可以上網驗證。海關信息,外匯核銷等也可找尋相應的網上信息。票面審核指業務員和稅管員應直觀地審核單據表面是否清潔,海關印鑒是否清晰,稅務部門要求必須清楚地讀出印鑒上的每一個字,增值稅發票密碼區的字符不能越出框框等。
近幾年國家為了打擊日益猖獗的偷稅騙稅犯罪行為,連續出臺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退(免)稅實行有關單證備案管理制度(暫行)的通知》(國稅發2005年199號)及補充通知(2006年9月30日國稅函904號),對退稅單證進行了規范。一般外貿企業根據這一通知精神,規定業務員每一票業務必須備齊以下單據上交財務部門,業務俗稱“交單”:
(1)銷售合同(Sales Confirmation)(2)銷售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3)裝箱清單(Packing List)(4)提單(Bill of Lading)(5)裝貨單(Shipping Order)(6)報關單(退稅聯)(7)外匯核銷單(8)報關單(外匯核銷聯)(9)國內購銷合同(10)增值稅發票(11)進出倉單(12)銷售單(核算盈虧用)等,特別對一些無法復制的單據,如退稅單、增值稅發票等在流轉過程中要完善簽收手續,避免遺失。
一份單據上的要素有許許多多,業務員和稅管員在審核中要注意單據中所有要素的準確性。比如,報關單的境內貨源地填寫的地名如與申報退稅的增值稅發票開具人所在的地域不符,這一小小的錯誤就可能導致稅務部門不予退稅。
必須強調的是,單據準確性的首要標志是出口報關單上填寫的HS編碼的準確性,如外貿企業對申報商品的編碼無把握,可咨詢報關行,也可將樣品直接送海關歸類部門檢驗確認。外貿公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做到單據的真實準確,防止“四自三不見”的商品通過自己公司出口,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承擔巨額損失。另外,向稅務部門申報退稅必須在英文單證上注釋中文。
以上所列應備齊的單據,必須注意各種單據的一致性。如報關單上的提單號、船名、航次、起運港、目的港、發貨人等,都必須與提單和裝貨單(Shipping Order)一致;貨物名稱、單位、數量、銷售合同號、發票號等在各種單據上都必須前后一致。比如報關單上列明單位為“個”,增值稅發票就應該填寫“個”,而不能填寫其它。目前,我國出口商品商檢、報關、退稅、普惠制是共享HS編碼,要注意這幾個環節編碼的一致性。
稅務部門對退稅嚴格規定了時間。現外貿企業所發生的部分單號不能退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超過了規定的時間,這是無法補救的。因此,外貿企業做好退稅工作的關鍵之一就是強調退稅的時效性,業務員更是要銘記在心,并記好記錄業務進程的業務員臺帳。如:增值稅發票認證時間為出票之日起90天內,超過時間發票作廢;報關單上載明的出口日期后延90天內必須申報退稅,過期無效。
這就要求每一家外貿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提高對退稅工作的認識,了解嚴格的退稅程序和各項規定,如增值稅發票的填寫不規范,都會影響到退稅;如不熟悉退稅的單據要求,一套單據中只要有某一張甚至有某一張中的某一點要素不合格,整套單據就有被退回的可能,就會造成退稅滯后或不能退稅。在規定的時間里沒有提供相應的單據申報退稅或不懂得補救,就會損失退稅收入。因此要加強退稅各環節的操作和監督管理,以加快退稅資金的回籠速度。
[1] 傅龍海,陳劍霞. 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
[2] 傅龍海,陳劍霞. 國際貿易綜合實訓[M].北京: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9.
[3] 傅龍海,陳劍霞. 進出口操作實務[M].北京: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9.
[4] 海關總署報關員資格考試教材編寫委員會. 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教材[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8.
[5] 海關總署報關員資格考試教材編寫委員會. 進出口商品名稱與編碼[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