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柱劉林真
案例教學法在ADO.NET課程中的應用與探討
張正柱1劉林真2
1.福建工程學院軟件學院;2.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案例教學法是國外很多學校主要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得到廣泛好評。將案例教學法引入ADO.NET課程教學,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該文將案例教學引入到《數據訪問技術——ADO.NET2.0》課程中, 闡述該課程案例的選取,探討案例教學的設計方法、設計步驟。
案例教學法 ADO.NET 軟件高職 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共同發展的方法。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根據學科特點,正確選用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常常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很多學生依然習慣在課堂上充當接受者的角色,此種方法有助于學生奠定理論基礎,但重理論而輕實踐,所以使學生常常無法適應日后的實際工作,同時也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這種教學模式與軟件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相違背,不利于學生項目規劃能力的培養。
案例教學(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當時擔任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的克里斯托弗·朗道爾教授創立,他在《合同法案例》一書的前言中寫道:“……有效地掌握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那些包含著這些原理的判例。”
案例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典型案例,帶領學生分析案例,探討案例所需要用到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通過精選過的知識實例,讓學生不僅能掌握基礎知識,也掌握了理論在某種特定場景的應用,加深印象,易于記憶。案例教學的實質就是貫徹“課堂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某一門學科,同時向學生傳授學科學習方法”的教育理念。
在軟件高職教育教學方法改革中,案例教學法這種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正越來越受到重視。
ADO.NET是一種運行在.NET平臺上的數據訪問模型,是專門為.NET 平臺上的數據存取操作而建置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編寫數據庫應用程序的時候,方便地實現與數據庫交互的相關功能。ADO.NET 是.NET 軟件設計人員的一門重要的崗位技能課程,是軟件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培養學生軟件設計開發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畢業后的就業前景。
根據本課程自身的特點及教學目標,在ADO.NET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使學生在強化ADO.NET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其實際應用中的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法采用“案例—理論—概念”模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與討論,使學生體驗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將抽象的ADO.NET 原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從而使ADO.NET 課程更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
案例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案例選取首先應根據課程特點和要求,選擇具有典型性、真實性的案例;其次要具有針對性、實踐性,案例如果太復雜則超出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案例如果太簡單則不能引起學生思考、分析和研討,同樣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最后案例應與課程大綱作進一步比較分析,將案例諸功能進行分解,找出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對照教學大綱,確保其不能脫離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能覆蓋課程主要教學內容。
ADO.NET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分析實際場景中的數據環境需求,掌握使用ADO.NET中的各種對象編寫基于數據庫的企業應用程序的方法,學會構建適合當前業務需要的數據連接環境,同時還能夠掌握對不同類型數據庫的數據進行統一處理的能力。基于這個目標,本文選擇一個學生比較熟悉的QQ聊天軟件作為案例進行分析,應用數據庫編程技術,使學生掌握一個數據庫應用程序從需求到設計到編碼的整個過程,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學不應以教材內容為順序介紹知識點,而應圍繞案例介紹相關知識點。首先介紹案例的應用背景,從功能需求的角度對系統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接著針對要解決的問題介紹需要用到的理論知識,最后應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對于本案例,首先,引導學生回顧學習ADO.NET課程所需的數據庫基礎以及C#編程基礎,與學生一起分析QQ聊天軟件的具體操作流程,從而確定系統的功能需求。該系統要求至少完成QQ賬號的申請,QQ用戶登錄,查找好友,發送添加好友請求,與好友聊天,接收系統消息,在本地保存用戶消息等基本功能。其次,與學生共同探討QQ聊天軟件的數據庫設計,引入需求分析階段的任務、目的和方法,通過案例,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需求分析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最后,逐步分析QQ聊天軟件要實現的各個功能,學習實現這些功能所需要的ADO.NET中的各個對象。
結合學生所學的基于.NET的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課程,要求學生模仿騰訊QQ實現應用程序的主界面(如圖1)。

圖1 騰訊QQ應用程序的主界面
然后從驗證用戶登錄功能開始,引入連接環境與未連接環境下進行數據訪問的基本流程,并逐步介紹.NET數據提供程序中各個對象的作用以及使用:Connection對象用于連接數據庫;Command對象用于向數據庫發送命令;DataReader對象用于讀取數據庫返回的數據;DataSet對象是數據在內存中的表現形式,它提供了獨立于數據源的關系編程模型;DataAdapter對象提供了數據集與數據源之間數據傳輸的橋梁。
以下是其中用戶登錄的代碼:

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融合到實際案例中,不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深刻,而且學習的興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過獨立完成案例的整個過程,使學生在案例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并對后續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工作打下基礎。
案例教學很重要的一點是:案例教學不是教“案例”,而是以案例為工具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知識。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的探究能力和獲得的知識原理是他們進一步探究的保證,實現由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過程。在之前的案例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還是比較多地停留在教上,而學生實際參與討論的時間并不多,因此在下一階段的實踐中,應做以下一些改進:
①合理安排理論知識講授及課堂討論時間;
②對學生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③討論結果以文檔形式保存并提交;
④實驗課中,每次以組為單位進行檢驗實驗結果,盡量讓所有同學都參與進來。
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在ADO.NET課程的應用效果很好,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如同一個導演在設計一項學生參與下的活動,駕馭好案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專業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要不斷積累實際軟件開發經驗,完善知識體系結構,引入案例時,注意新知識、新技術的融入,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使案例教學切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然而,由于發展歷史較短,目前高職院校的師資現狀與社會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還很不適應,因此,“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應當成為目前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凌以珂.案例教學法在ADO.NET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12):206.
[2] 包娟.案例教學法在.NET課程中教學模式的改革[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9):239.
[3] 王琦,李霞.項目教學法在《WEB應用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與探討[J].運城學院學報,2008,26(2):69-71.
[4] 葉衛華.淺淡案例教學法的作用[J].職業圈,2007,(10):80-82.
[5] 葉志穎.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設計與實踐[J].成功(教育版),2008,(9).
[6] 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7] 唐洪濤.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內江科技,2007,28(1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