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智美
(廣西南寧市中醫院,廣西南寧 530001)
筆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珍珠胃安丸聯合西藥治療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PU)39例,并與西藥常規療法治療39例作對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上述時期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78例,中醫證屬脾胃虛寒,隨機分為2組,每組39例。治療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齡(46±2.3)歲,平均病程(6.0±2.1)年,胃潰瘍13例(多發性潰瘍2例),十二指腸潰瘍20例(多發性潰瘍3例),胃、十二指腸復合性潰瘍6例;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齡(46±2.1)歲,平均病程(6.0±0.5)年,胃潰瘍12例(多發性潰瘍3例),十二指腸潰瘍22例(多發性潰瘍3例),胃、十二指腸復合性潰瘍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兩組病例入選前經胃鏡檢查證實有胃或十二指腸單一、多發、復合性潰瘍,潰瘍直徑大于3 mm,潰瘍分期為活動期(A期);Hp現癥感染(尿素酶試驗及組織染色檢測)陽性。辯證標準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醫辨證為脾胃虛寒,癥見胃脘部隱痛綿綿,喜溫喜按,空腹為甚,得食則緩,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肢末欠溫,大便多溏,舌邊有齒痕,脈細、沉或軟。
1.3 排除標準 胃鏡真實非活動性潰瘍、活動性出血、幽門梗阻、病理證實潰瘍有可疑及惡變者;確診有心、肺、脾、膽、胰、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治療前兩個月應用西藥抑酸抗Hp及保護胃黏膜藥物治療者。
2.1 對照組 口服奧美拉唑20 mg(北京大洋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114),每日2次;枸櫞酸鉍鉀(麗珠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20098)0.3 g,每日4次;阿莫西林分散片(山西同達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492)0.5 g,每日3次。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珍珠胃安丸(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4020958),每次1.5 g,每日4次。
兩組均以4周為1療程,治療1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定。
2.3 觀察指標 療效性指標:全部病例治療前及1個療程結束時及療程結束后1個月各進行胃鏡檢查、Hp檢測和觀察中醫癥候療效。安全性指標: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一般檢查項目。血尿及大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
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99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
3.1 療效標準
3.1.1 中醫癥候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
3.1.2 潰瘍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1988年制定的療效評定標準評定[2]。
3.1.3 HP根除標準 在1個療程結束后停藥1個月,復查組織學、快速尿素酶試驗,如為陰性則為根除。
3.2 治療結果
3.2.1 3型潰瘍的愈合率及總有效率: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3型潰瘍愈合、顯效、有效、無效及總有效率比較/例(%)
3.2.2 中醫證候療效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7.44%和61.54%,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
3.2.3 HP根治情況 治療組HP根除34例(87.18%),對照組根除32例(82.05%)。比較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現代醫學認為消化性潰瘍的發生主要是黏膜攻擊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及幽門螺桿菌(HP)感染)和保護因子之間失衡所致,HP感染是PU發生的主要因素,有效的抗HP治療可促進潰瘍愈合,降低復發率。HP相關性PU的臨床表現證屬中醫“胃脘痛”、“嘈雜”、“吞酸”等范疇。其病位在胃,但與肝、膽、脾關系密切。脾胃虛寒型PU多因素脾胃虛弱、過食生冷或情志失調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甚者可致肝氣橫逆犯胃,這些都為HP的附著、繁殖、致病創造了條件,導致胃膜不生,腐潰成癰而發為PU。珍珠胃安丸由珍珠層粉、甘草、豆豉姜、陳皮、徐長卿五味藥組成,方中珍珠層粉性甘、咸、寒;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之效;甘草性甘、溫,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豆豉姜性辛、溫,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徐長卿性辛、溫,具有祛風止痛功效,廣泛用于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痛證;陳皮性辛、苦、溫,具有化痰理氣,溫中燥濕之效。五藥合用共湊和中寬胃,行氣止痛的功效。藥理研究表明,珍珠胃安丸對水浸應激引起的皮層中樞興奮和抑制過程失調,進而植物神經調節機能紊亂,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所致的急性胃潰瘍;對乙酸穿透性損傷胃壁各層組織形成的慢性胃潰瘍;對利血平耗竭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內兒茶酚胺類遞質,導致腎上腺素能神經功能減弱,迷走神經興奮性相對提高所致的藥物性潰瘍等均可使潰瘍指數降低,同時可使胃液總量減少、總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明顯抑制,以及還有鎮痛和抗炎作用[3]。因此,珍珠胃安丸制酸,生肌和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可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其確切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療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
[2]陳貴廷,薛賽琴.最新國內外診療標準[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256-260.
[3]張小娜,張 琳,郭春梅,等.珍珠胃安丸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師,2008,11(9):1037-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