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不一定是敵人
【英】《經濟學人》12月4日
自2003年以來,“大同崛起”是中國社會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在國際政治層面,中國面臨的挑戰在于它能否通通過訴諸武力的方式而達到世界強圍的地位。事實上,中國已經做了多方努力來安撫焦慮的世界各國,它反復承諾自已的崛起會是和平的,它化費了大量的資金川丁對外援助與投資,并且大力參與聯合舊和國際組織的活動。
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世界和平多數時候取決于大國之間的關系,中美之州關系始終比較良好,似是雙方之間互不信任。中同將美國視為一個對自已信心重重、最終會遏制門已崛起的強國,美國擔心中國的比族主義會借助于經濟與軍事力量的強大而威脅自身悲觀論肯認為,中美注定會是對手兩國對于善政的認識大相徑庭。當中國崛起時,它在世界上自我行事的決心也會膨脹。相反,美國將會不可避免地放棄其超級大同的地位
而近來中國的強硬之舉似乎也為以上論調提供了佐證:3月份,當朝鮮擊沉一艘韓國軍艦、打死46名韓國水兵時中國沒有做…任何譴責行為數月之后,同繞釣仉島問題中國與日本開始了爭端,逮捕了一些口本商人、限制向日本公司出口蕈要的稀土資源。
關于中同雄心的論斷或許是正確的。然而,中網小一定就是敵人。與前蘇聯不同,它不再致力于意識形態擴張。與19世紀時的歐洲強國不同,它不尋求擁有殖民地。中美之間又許多共同利益。雙方都從購買原材料和銷售商品的全球化和市場開放中受益。雙方都想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世界,這包括核武器不會擴散,諸如伊朗與朝鮮之類的“無賴”國家不會造成對雙方的傷害等。
2“維基解密”的戰爭
【美】《時代》12月13日
“維基解密”從11月28日開始發布了超過25萬份美網的外交文件。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未經授權的機密信息被泄露事件,其中包括1.1萬份標記為絕密的文檔。“維基解密”所披露信息的影響才剛剛體現出來。例如,伊朗總統內賈德已經知道,盡管伊朗的阿拉伯鄰居表面上對伊朗示好,但私下卻呼吁美國打擊伊朗的核項目。目前尚不清楚,伊朗將會采取怎樣的姿態。“維基解密”認為,所有信息的傳播都應當是自由的,政府對信息保密是對公民的一種侵犯。1995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發布了12958號總統令,授予包括總統在內的20名人員將信息歸類為絕密的權限,又允許這20人將加密權限授予另外的1336人。而根據1997年美國兩黨的國會報告,大約有200萬名政府雇員和100萬名行業承包商被授予此類權限,而要確保這些人都是可信的很困難。
3年度商業人物
【美】《財富》12月6日
《財富》雜志評出了2010年“年度商業人物”,美國網絡視頻商Netflix自‘席執行官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因成功推動Netllix由在線DVD租賃業務轉型成為在線影視視頻服務商而獲得這一稱號。福特CEO艾倫·穆拉利(AlanMulally)憑借帶領福特從瀕臨破產邊緣渡過難關而名列第二。蘋果CEO喬布斯位列第三。喬布斯丁今年初發布了改變整個平板電腦市場的iPad,并率領蘋果占據了陔市場的95%;公司股價年初至今上漲超過50%,市值超過微軟成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并僅次于埃克森美孚居全球第二。
4口未來的清潔能源
【美】《大西洋月刊》12月
煤的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同、俄羅斯以及印度等人口密集國家,這諧國家的煤儲量占全球的60%。煤在全球能源供應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替代它需要化贊漫長的時間到2020年,全世界煤的使用量還將上升43%,而石油和天然氣預計40年和60年后將外采殆盡,在這一背景下,清潔煤技術的研發就濕得更有意義很長時間以來,煤代表著骯臟和不環保,“清潔煤”更多足一句標語或噱頭,但如今,新科技已經使之成為可能、例如現有技術能夠將燃煤排放物脫硫98%,還有“碳捕獲和封存”技術的發展中國如今足這個領域的“領頭羊”。
5中國通脹沖擊全球
(臺灣)《天下》12月10日
大陸自2008年推出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之后,第一次出現明顯的政策轉向,從保增長轉向抗通脹。今年大陸通脹的背后因素,不是人民太窮,而是游資太多,如同富人生病。大量的貨幣流艟,加上實質利率是負仇,使得民眾行“錢放在銀行就貶”的心理于是造成了萬物齊漲的脫象大陸已連續祭出重要的政策工具打通脹,包括管制物價、緊收資本、限制房產貨款、人民幣緩步升值等大陸是全球最重要的成長引擎,通脹將引發全球經濟成長減速的隱憂而面對臺灣商而言,將面臨嚴峻挑戰,因為、運、原料贊郁在漲,明年的最低工資也可能調升,成本壓力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