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羅氏診斷”的全球首席營運官DanielODay在上海表示,提高診斷的運用將有效地幫助中國控制醫療成本負擔,從而為中國醫療衛生體系做出重大貢獻。
這是DanielODay出任“羅氏診斷”全球首席營運官后第一次來到中國。今年恰逢“羅氏診斷”慶祝在華十周年。這確實是可喜可賀的十年,據最新數據,2008年中國整個體外診斷的市場規模為57億人民幣,羅氏診斷(中國)以15.3%的市場份額占據排行榜冠軍位置。
可賀的豈止是過去,更可喜的是未來。5月12日,DanielODay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透露說,診斷行業在中國的增長態勢十分強勁,中國體外診斷的市場規模已經從2006年的44億人民幣增長到2008年的60億人民幣,預計到2013年將達到129億人民幣。
廣闊而蓬勃的診斷市場
所謂體外診斷,就是通過檢測患者的血液及其他樣本(如體液、組織)所獲得的有關健康和疾病方面的客觀信息。這種檢測可以在實驗室里也可以在病床邊進行。
當ODay向《新民周刊》描述整個行業時,他說,在診斷行業看來,患者、醫生以及實驗室(在醫院,人們更多地稱之為化驗室)是圍繞著診斷結果展開互動的:患者看病,向醫生咨詢;醫生通過診斷,向患者提供醫療決策;實驗室向醫生提供診斷結果,醫生向實驗室尋求處方檢測。因此,患者、醫生和實驗室是診斷行業的主要客戶,如果在商言商,只從銷售額的角度看,實驗室通常是他們的大客戶。診斷行業必須滿足這三種客戶的需求,對患者來說,他們的需求是通過快速便利的診斷,預防疾病,或更好地管理疾病,從而改善醫療結果;對醫生來說是幫助他們更好地檢測和診斷疾病,解讀復雜診斷,引導選擇治療方案;對實驗室來說則是不斷提高自動化水平,減少檢測費用。
無疑,這是一個朝陽產業,他們改善患者健康,并降低醫療成本。ODay給出了預測數據:對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而言,其銷售額將從2008年的320億美元提升到2013年的430億美元,增長率為34%。ODay歸結道:“未來市場真是廣闊而蓬勃?!?/p>
ODay的預測其實基于一個難以忽視的現實——雖然目前大約有2/3的醫療決策是依賴體外診斷的結果做出的,但在全球醫療衛生支出中用于診斷服務的費用卻不足2%。
ODay說,就醫療診斷行業來說,診斷是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了篩查、診斷、風險評估、預測和監測五大部分。篩查,能幫助人們對疾病早發現,早預防;診斷,是識別疾病的重要手段,幫助醫生給出恰當的藥物處方或其他解決方案;風險評估,是預測疾病的發展過程,對疾病進行管理或者干預;預測,則是預測藥物應答率,也就是預測某種藥物是否對特定患者有效,從而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治療選擇;而監測,關注的是療效,提示醫生關注患者是否適應治療。
但如今,醫療行業借助診斷行業的往往只是狹義的診斷,顯然診斷行業還沒有被“物盡其用”。“目前的診斷業務多被用于診斷和疾病控制,但事實上診斷業務正在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個性化治療領域中,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發病機制,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從而顯著提高治療的效果及成本效益。”ODay說。這就是這個行業的遠大前景。
得天獨厚的行業領導者
要了解體外診斷行業,最好的開始也許是先跨進“羅氏診斷”看個究竟。ODay領導的“羅氏診斷”以20%的市場占有率穩居“老大”位置,而其他6大知名公司分享不足50%的市場份額。
“羅氏診斷”隸屬于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全球最大生物制藥公司——羅氏集團。作為世界領先的以研發為基礎的健康事業公司,羅氏集團擁有制藥和診斷兩大業務。其中,羅氏診斷在體外診斷和來自腫瘤組織的病理診斷領域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是糖尿病管理領域的開拓者。2009年全球羅氏診斷銷售額總計101億瑞郎。
盡管從目前來說,在羅氏集團內部,診斷業務貢獻的銷售額還只是制藥業務的20%,但ODay相信,“羅氏診斷”是羅氏未來價值的驅動力。這位COO在為羅氏服務的23年里,在全球各個部門擔任過不同的職務,其前18年一直在制藥行業內,來到診斷行業僅僅5年。豐富的商業經驗使ODay確信,如今正是診斷行業大有可為之時。ODay先生說,正在美國推行的新醫改政策是非常鼓勵診斷支出的,因為只有更準確地篩查疾病、檢測疾病,才能預防在先,避免無效治療或過度治療等,從而減少醫療消費總支出。
ODay還引用了美國《心臟》雜志最近刊出的一個調查數據,這項調查是關于羅氏用于診斷心力衰竭的生物標記物NT-proBNP的使用報告。心衰是一種退化性疾病,在臨床實踐中,使用傳統診斷方法和僅靠癥狀本身判斷非常容易導致誤診。而羅氏診斷的NT-proBNP產品,不僅能使醫生準確診斷心衰,而且還能幫助醫生對高危患者進行疾病篩查;它還被進一步應用于疾病預后,制定治療方案以及不斷監測心衰患者,預防疾病惡化,這項檢測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患者何時能出院或仍需住院,從而節約醫療資源?!缎呐K》雜志的數據稱,使用NT-proBNP診斷產品后,心衰患者的超聲波檢測次數減少了58%,住院天數減少了12%,個人醫療支出減少了14%。
ODay對未來市場的強大信心還基于羅氏的“獨一無二”。羅氏集團是全球醫療行業中唯一一個涵蓋診斷和制藥兩大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集團每年投入的近百億瑞郎研發資金由制藥與診斷共享,兩者則在臨床試驗、患者數據庫等多方面合作,這一獨特的優勢結合形成了無法復制的業務價值鏈。這是單純的診斷公司或制藥企業根本望塵莫及的。
在ODay看來,目前這種強勁的業績表現和廣泛的產品組合,是未來增長的穩固根基,而接著,“羅氏診斷”就要重新定義目前的“醫療診斷”了。而這也是“羅氏診斷”未來20年的戰略重點:提高檢測效率和提升醫學價值。ODay強調說,所謂提升現有診斷的醫學價值,就是在診斷和護理診斷兩方面使個性化醫療成為現實。他說,目前這方面的現成例子就是用于乳腺癌和胃癌的HER2組織診斷檢測,這個檢測可以識別出哪些患者對赫賽汀藥物治療有效,而赫賽汀是一種用于治療HER2過度表達的乳腺腫瘤和胃部腫瘤的生物靶向抗癌藥物。HER2診斷檢測提供給了醫生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的重要信息,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命。
中國市場潛力無窮
“快速增長的亞太市場給‘羅氏診斷帶來重大潛力?!監Day說。亞太地區的確已經成為世界體外診斷市場增長的強勁力量,據Clearstate機構預測,到2013年,亞太地區的體外診斷市場將增長12%,到2019年,中國在亞太地區體外診斷市場份額的貢獻率將達到39%。
在慶祝羅氏診斷在華十周年之際,ODay表示,“目前,診斷在中國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上還未得到充分利用。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將最先進、最新的診斷技術帶到中國,并為今后十年及未來政府改革進程中的每一步提供支持?!?/p>
ODay向《新民周刊》分析說,在中國,診斷行業的未來增長由兩個主要因素作為驅動:醫療改革和人口老齡化。作為醫療改革的一部分,中國政府計劃在3年內對醫療衛生投入1250億美元。中國政府的工作重點在于增加省級醫療診斷和治療設施,并計劃在中國70萬個村莊都興建診所。同時,大城市醫院的規模也將擴大,因此需要通過檢測系統的自動化來擴充能力、提高檢測效率。“為了滿足這些需求,羅氏診斷能夠為世界上一些最大型最尖端的實驗室提供設備和IT支持方案,同時也能為中小型診所提供系列產品?!?/p>
ODay說,中國人口老齡化也將進一步觸動診斷需求的增長。隨著人們生活富裕度的提高,西方人口常見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和癌癥等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傲_氏診斷了解,中國的醫療衛生需求在于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我們的戰略是開發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并為社會提供真正的醫療價值。我們開發的創新產品使腫瘤和心臟病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