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弘夫
成人修復口腔正畸矯正78例臨床分析
唐弘夫
目的 探討成年人的錯牙合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成人正畸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對78例成年患者采取修復前正畸治療,分析成人患者正畸矯正治療的難點及特點。結果 隨機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就診的成年錯胎畸形患者78例,其中I類錯牙合、Ⅱ類錯牙合、Ⅲ類錯牙合構成比分別為29.5%、47.4%、23.0%。經正畸修復治療后,除2例失敗外,其余76例患者均達到理想的美觀效果和咬殆功能,一年隨訪觀察后未發現不良反應。結論 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能使成年人錯牙合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達到更為美觀的要求及更加完善的口腔功能。
成年人;錯牙合畸形;修復;正畸矯正
隨著人們認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正畸科接診的成年人患者呈現增多趨勢。人們對牙齒功能及外觀的要求逐漸提高,不再單純滿足于磨碎咀嚼食物的功能,對牙齒更加要求健康和美觀。作為一種常見的口腔疾患,錯牙合畸形發病率高達51.84%~72.92%[1],錯牙合患者不僅存在著牙齒的錯牙合畸形,還存在著頜骨形態結構的異常,其治療往往困難而復雜。這種畸形不僅嚴重影響口腔健康、容顏外觀及頜面的發育,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我院于2008年10月~2009年11月對78例成人患者進行輔助性正畸治療后再進行修復治療,97.4%患者達到良好滿意效果。在錯牙合畸形構成比、治療方法療程和成功率等方面進行跟蹤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8年10月~2009年11月收治成人錯牙合畸形病患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齡18~42歲,平均年齡26.2歲。病患類型:I類錯牙合23例(29.5%),II類錯牙合37例(47.4%),III類錯牙合18例(23.0%);拔牙45例,未拔牙33例。全部病例均使用固定矯治技術完成正畸治療。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39例,在年齡、性別、發病類型、臨床表現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分布見表1。
1.2 方法 78例病例均有詳細的病歷記錄,包括治療前后的記存模型,常規拍攝全頜曲面斷層片、頭顱側位片及雙側顳下頜關節開閉口位片,治療前均檢查牙周情況及口腔衛生,確保其達到可供進行正畸治療的標準。另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進行會診擬定最佳治療方案,進行初步設計,并對殘根是否保留做初步診斷。治療前先按程序擬定治療計劃,簽定治療同意書,再進行相應的正畸治療。
具體方法:實驗組術前正畸治療排齊上、下牙列,完全去除牙齒代償,若患者存在上下頜牙弓寬度不調則矯正寬度不調。本例中患者均采用Le-FortI型截骨術前徙上頜,下頜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后徙下頜,并同時行頦成形術。治療后,正畸在術中因骨塊移動產生的小間隙和關閉上下牙列術前余留的少量間隙,并通過垂直牽引消除因手術造成的后牙局部小開胎;對牙齒進行精細調整,配合不同的頜間和領內彈力橡皮圈牽引,調整上下牙列咬合關系。對照組采用方絲弓矯正技術對安格一、二、三類患者進行矯正.用鎳膚絲排齊牙齒,用一、二類牽引,進行調整矯正錯頜畸形,用方絲調整頜關系,恢復關節紊亂及咬頜曲線[2]。
兩組治療方法均期望達到恢復顏面美觀及牙齒功能之目的。治療后進行跟蹤隨訪,對成年人患者錯牙合畸形構成比、就診主訴、治療方法選擇、療程、期望及滿意率等方面進行評價,并使用SPSS 10.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1.3 療效評價 無效:后牙尖窩咬合關系及尖牙I類咬合關系無明顯改善,前牙覆胎覆蓋不完全,牙列中間隙明顯,上、下牙列排列存在間隙。有效:后牙尖窩咬合關系及尖牙I類咬合關系改善,牙齒扭轉程度減少,前牙覆胎覆蓋較正常,牙列中無明顯間隙,上、下牙列排列較整齊。痊愈:后牙尖窩咬合關系及尖牙I類咬合關系良好,無牙齒扭轉,前牙覆胎覆蓋正常,牙列中無間隙,上、下牙列排列整齊。
經過我們的治療,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所有78例就診的成人牙列間隙患者中,經正畸修復綜合治療,有76例達到良好的牙齒咬合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發音和美觀效果;所有的患者均沒有不良反應。總成功率達97.4%,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
經進一步調查研究,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4%(38/39),痊愈率為87.2%(34/39);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4%(38/39),痊愈率為76.7%(30/39),實驗組在總有效率方面和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在痊愈率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療效統計見表2所示。
隨著相應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進步及牙科的正畸方法的發展,我國成年人正畸臨床修復已得到廣泛有效的開展。眾所周知,當前群眾對牙列修復的要求亦越來越高,錯牙合畸形已占了錯合畸形的3%[3]。在這些錯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的臨床檢查中,可見牙齒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的癥狀:牙齒松動、傾斜、移位,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冠根比例異常,前牙存散在間隙,深覆合深覆蓋,唇傾前突。患者均強烈要求改善牙齒的美觀。一般矯正方法是,首先對修復前口腔進行綜合的評估,其次對口腔內剩余牙進行必要的正畸治療,然后再進行牙列的缺損修復。

表1 78例病患臨床資料分析[例(%)]

表2 兩組療效統計(例)
在錯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療中,成年人與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矯治目標有較大差異。由于成人生長發育已經基本完成,不可能像兒童一樣,利用生長發育的趨勢來進行提高正畸治療的效果,且成人患者上下頜骨發育已固定,需要進行修復后牙齒位置變化較小。又由于成人相對于兒童而言,各種畸形同時存在的時間較長,牙槽骨對矯治力、正畸修復的順應性下降,導致牙齒的移動緩慢、牙移動的阻力增大,故在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中用力要適當[4],且從臨床上要求成年人患者復診時間要相應的延長。由實驗結果知,Le-FortI型截骨術配合行頦成形術效果較優。
在正畸治療的保持上,成年人與青少年也有較大不同。由于成年人在治療完成后,不經過面部生長發育期的代償過程,故復發的可能性大于少兒患者。另外成年人患者多有牙周欠佳的情況,故保持階段應相應增長,個別患者甚至需要終生佩戴。另外,由于成年人患者對于面部美觀的要求較高,其保持方式選擇較為多樣化。對于個別牙周情況較差的患者,必要時可推薦修復方法保持[5]。78例患者中最長治療時間是31個月,最短時間是7個月,治療時間與患者的畸形程度、治療要求和合作程度等有關。
在正畸治療過程中,成年人有別于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矯治目標,醫師需與患者反復協商,就其矯治后牙列功能、健康、美觀以及可能花費的時間、精力達成共識,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完成個性化矯治設計。醫患合作是整個治療過程成敗的關鍵。醫生應與患者充分討論治療過程、治療目標、所需時間、操作時可能碰到的問題等,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對臨床常見的正畸心理,如怕痛、擔心效果、擔心復發、緊張、焦慮等狀況做正確的心理輔導,向患者說明拔牙矯治的重要性,減輕其心理負擔。
[1]傅民魁,林久祥.口腔正畸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2.
[2]韓秀芳.成人修復正畸矯正45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6):26.
[3]丁阿營.52例成年人錯牙合畸形正畸治療的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09,10(1):103.
[4]林珠,段銀鐘,丁寅.口腔正畸治療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438.
[5]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9-28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thodontics for adult malocclusion,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 for adult orthodontic therapy. Methods 78 cases of adult malocclusion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rthodontics therapy, the character and diff i culties of these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then. Results Adult malocclusion patients in hospital were random sampled from Oct. 2008 to Nov. 2009. The proportion of class I, II, III malocclusion was 29.5%, 47.4%, 23.0%. After orthodontics therapy, 76 patients recovered in visual and functional, and there are no adverse in 1 year reciprocal. Conclusion Combining treatment of orthodontics and repair can make better effect on therapy of adult malocclusion.
Adults; Maloclusi; Orthodontics; Rectif i ca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0.066
519000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 (唐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