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鳴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滲透到教育領域。它通過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形象和生動。
可是在我們現在的信息技術整合課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1.為用而用:教師往往抱著“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強拉硬扯,將信息技術這一新式武器拖進課堂。2.盲目“拿來”:現在市場上、互聯網上課件頗多,“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就用”。3.以輔代主:教師把一堂課的所有環節、所有內容統統納入課件中,傳統教學技術全部拋棄,造成信息技術獨霸課堂,教師成為信息技術的奴隸。4.新瓶舊酒:教師的講解變為多媒體的演示,一些所謂的課件變成了“書本搬家”、“板書搬家”、“習題集搬家”的窠臼。針對上述情況,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時候,我們是否該更理性一些,是否就應該把我們一些傳統的教學手段就全盤否定?
這次有幸執教《平行與相交》的信息技術整合課,經過多次磨課,反復試教,讓我對課程整合又加深了認識,它要求的是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或網頁開發工具將需要呈現的學習內容以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所創設的虛擬環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智能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但同時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時也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要正確把握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
在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使用覺非多多益善,它也有個適時、適量、適度的問題。信息技術有信息技術的作用,使用它也只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它是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所以,作為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該講述的講述,該實物演示的實物演示,在最需要使用信息技術的地方適量適度地使用,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突破難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這節課該開始時,自己單純地認為只要在課堂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進行一些諸如在線測試,并在網上就今天的所學發表感想,就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功能,就達到了課程整合的目的。所以我的設計主要為這樣的流程:
1.游戲激趣,導入新課。通過讓學生在電腦上玩小棒的游戲,在活動中認識到兩條直線在平面內的位置關系有兩種:相交和不相交。為引入新課做準備。
2.教師引導瀏覽網頁,學習新知。(1)觀察生活中平行和相交的現象,理解平行和相交的位置關系。(2)在線測試,了解學生學習新知的情況。(3)利用網頁學習如何畫平行線。(4)讓學生在書本上畫平行線。
3.讓學生在網頁上互動交流,談談自己的感想。從表面看,這節課是還不錯,學生學得興高采烈,教師教得也非常輕松,課堂氣氛活躍,從反饋情況看,教學效果也不錯。可實際上整堂課是一堂以教師為主導的多媒體課,失去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既沒有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也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且這節課要讓學生在網上當堂發表評價,談談自己學習本節課后的感受,對學生的打字要求較高,四年級學生還沒有這樣的水平,這一設想也缺乏實踐性。可見,信息技術整合課中度的把握要適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不能盲目。
二、正確處理好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的關系
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各的優勢,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要恰當地結合使用,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取長補短,互相配合。哪些地方能借助于網絡演示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就該好好使用,哪些地方讓學生動手操作或教師做實驗更能得出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那么,教師就要舍去現代媒體,運用我們的傳統教媒體。一堂課的精彩不在于課件制作的精致、演示的完美,而是媒體技術使用是否得當。
像這節課要向學生講清楚“為什么兩條直線必須在同一平面”,我本來是讓學生觀察一幅圖,體會“為什么兩條直線為什么必須在同一平面”,但實踐表明單憑這幅圖,很多學生是不能真正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的,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的只是一個模棱兩可的模糊概念,后來我舍棄了多媒體,而是現場做了一個小實驗:出示一個長方體,問: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生:數過后說6個。我就在長方體的兩個不同的面(側面和上面)貼兩根小棒,向學生展示:這兩根小棒不在同一平面,它們相交嗎?它們平行嗎?通過實驗,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同一平面”的重要性,對概念理解更清楚了。通過直觀教具的演示,清楚明白地向學生展示了為什么兩條平行線一定要在同一平面?傳統的教學手段比信息技術手段更容易解決本課的這個重點問題。所以有時,整合課不是就為多媒體使用,傳統教學靠邊站,有時也需要我們的傳統教學手段。
三、媒體的使用者——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運用對我們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們教師要會熟練使用各種多媒體器材和媒體間的切換,如實物投影、電子白板、電腦之間的切換。其次教師要學會自己制作課件。他人制作的教學軟件即使是優秀的,但因為教學對象不同、教學藝術不同、教學風格不同,未必適合自己使用,也未必適合自己的班級,教師應自己駕馭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自己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以及自己對學生的了解融入信息技術之中,從而極大發揮先進手段的教學優勢。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技術,改變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在實際操作中,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另外教師還要刻苦錘煉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提高自己駕馭教材、駕馭課堂、駕馭學生的能力,讓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只有這樣,現代信息技術才有可能不會成為擺設,不會淪為實行“舊”教育的新式武器。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