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強
一、自主、合作、探究
在物理新課程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課程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基礎,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盡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首先,學習的熱情更高了。如果說我們過去教育的一個很大不足是扼殺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和信心的話,新的課改通過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更愛學習了,更愛學校了!學習不再是一個被動完成教師學習任務的枯燥過程,而成了一個孩子們親身體驗、自我發現、充滿樂趣的過程。其次,參與意識明顯增強。現在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動參與、平等對話、交流合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認為”“我覺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議是”等,成為課堂上學生使用頻率最多口頭語之一,一雙雙高舉揮動的手臂成了課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熱烈討論、激烈辯論場景,成了課堂中最生動的畫面。任課老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駕馭課堂能力的增強,對于學生錯誤性的認識,教師能夠及時通過實驗等方法予以講解。如:《平面鏡》的課中,學生得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象的錯誤結論,教師馬上利用簡單的實驗,糾正學生的錯誤想法,教的機智性真是非常重要。課堂設計要新穎,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平面鏡成像》課中,桌上實驗器材先只給出平面鏡、跳棋,沒有玻璃,然后在試驗中逐步引導讓學生發現用不透明的平面鏡很難找到像的位置,而應該用透光的玻璃,這樣就讓學生大大加深了對實驗器材的印象。在確定像的位置時,讓幾組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方法,再讓學生討論找出其中最簡單準確的一種。這樣在實驗中讓學生自選器材、自己探究多種實驗方法,并且能夠再讓學生討論驗證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每一組同學都爭先恐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另外,教師善于運用啟發,教師引入新課,提問題時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有的放矢,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也很有吸引力。還有教師設計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教師要非常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施展自己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起來談自己的想法,學生積極性很高,紛紛舉手發言,上前演示,這樣的設計可謂獨具匠心,恰到好處。
二、教師要能靈活地運用教材,處理知識點,與信息技術、其他學科整合,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在講課時,要不拘泥于教材順序,而是根據時間需要靈活變動。物理新課改后,需要學生接觸學習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達大量的信息量、實現學科滲透、乃至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是難以實現的。利用信息技術能演示現有實驗條件下不能完成的實驗,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圖像、聲音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搜集生動的素材,讓學生感到,降低了教學難度。以計算機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為新課改提供了機遇,要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在物理新課改教學中,可以學習很多東西,但是美好中也存在著點滴不足,諸如授課時的鼓勵手段應該及時、多樣:在給予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時,應該讓學生充分、徹底地思考、討論,而不搞形式主義。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新課程教學,我的確增定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使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作為新課改教師,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在引領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實驗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斷地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來保證。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