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英梅,賓 紅
(沈陽市婦嬰醫院,遼寧沈陽 110014)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分娩對于每一個孕婦是必經之路,更是婦女生命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生活體驗。但分娩所伴隨的陣痛,也使許多未來媽媽們聞而生畏,紛紛要求剖宮產術,致使因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同時因為分娩過程中逐漸增強的宮縮所帶來的劇烈疼痛,也導致許多孕產婦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甚至由于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而造成對產婦、胎兒或新生兒以及家庭的不利因素。分娩鎮痛在歐美已是相當普遍,據報道美國分娩鎮痛率達85%,英國達90%,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硬膜外麻醉分娩鎮痛的安全有效性[1]。
選擇2008年1月~2008年12月足月、單胎、頭位、初產,無明顯頭盆不稱、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有自然分娩條件,自愿選擇“分娩鎮痛”的產婦1 503例作為觀察組,同期相同條件未選擇分娩鎮痛664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平均年齡(26.70±3.81)歲、平均身高(162.71±4.14) cm、平均產前體重(68.07±8.66) kg、平均孕次(1.9±0.6)次、平均妊周(39.2±1.6)周、平均頭盆評分(12.33±1.03)分;對照組:平均年齡(26.59±3.80)歲、平均身高(162.65±3.46)cm、平均產前體重(67.30±7.48)kg、平均孕次(1.80±0.98)次、平均妊周(39.1±1.9)周、平均頭盆評分(12.11±1.21)分。兩組上述臨床特征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產婦產程進入活躍期宮口開大3 cm入產室,有適應證無麻醉禁忌證者,經簽署分娩鎮痛知情同意書后,由麻醉師選擇L2~3椎間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確定導管在硬膜外腔后注入0.15%羅哌卡因9 ml加復合芬太尼1 ml(20μg)共10 ml,以后視產婦腹痛情況可追加7 ml。接近第二產程,宮口近全時,麻醉藥用量適當減少或停用。對照組給予全程非藥物性安慰法自然待產分娩。
0級:無痛。Ⅰ級:輕度疼痛,可以忍受微汗或無汗。Ⅱ級:中度疼痛,難以忍受,呻吟。Ⅲ級:重度疼痛,不能忍受,不合作。0級、Ⅰ級為有效,Ⅱ級、Ⅲ級為無效。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0級1 183例,Ⅰ級297例,Ⅱ級19例,Ⅲ級4例。分娩鎮痛有效率為98.4%。
觀察組孕婦的活躍期時間比對照組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第二產程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催產素使用情況和分娩方式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分娩時焦慮、緊張、疼痛等應激因素可使產婦產生一系

表1 兩組產程、催產素使用情況、分娩方式、產后出血、新生兒情況比較[n(%)]
列神經內分泌變化,使宮縮抑制和子宮血管收縮,降低胎盤血流量,影響胎兒供氧,可能造成剖宮產率與助產率增加[2]。硬膜外麻醉分娩鎮痛不僅具有非常好的鎮痛作用,而且由于其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的分離阻滯作用,使產婦能在無宮縮的情況下待產,正常活動、進食、排尿。在第一產程結束時及時停止硬膜外給藥是十分必要的,可避免鎮痛藥物對腹肌、提肛肌的抑制,有助于產婦正確用力而不延長第二產程[3-5]。
由于活躍期疼痛主要來自規律的子宮收縮,子宮收縮促使子宮下段拉長變薄,宮頸口的擴張及疼痛放射至腰部可出現酸痛欲斷的感覺。此期若能有效地抑制痛感降低分娩時的應激反應,可以改善產婦分娩狀態,促進產程進展。硬膜外麻醉阻滯了子宮下段宮頸的運動神經,降低了軟產道的阻力,有利于宮口開大及胎頭下降[6],而子宮體部的運動神經未被阻滯或輕度抑制,臨床觀察有宮縮力減弱,從而導致活躍期延長。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因宮縮乏力而使用縮宮素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硬膜外麻醉分娩鎮痛對第一產程宮縮的抑制是可以通過縮宮素進行干預的。
對分娩鎮痛管理的評價,應以新生兒的良好結局為主要標準。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分娩鎮痛對母親及新生兒并無不良影響[7]。所以,開展分娩鎮痛,對提高產科質量,體現人性化服務具有很大意義。我院采用產、兒、麻醉科醫師配合實施分娩鎮痛八年來,要求分娩鎮痛的產婦人數逐年增加,,順產率明顯增高,產鉗助產率、剖宮產率明顯減低;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率無明顯差異。通過實踐證明,硬膜外阻滯麻醉分娩鎮痛的鎮痛效果和分娩結果,是安全可靠的[8]。在我國剖宮產率居高不降的現狀下,針對產婦懼怕“產痛”的社會因素開展分娩鎮痛的產室管理,對改變傳統“分娩必痛”的觀念,促進自然分娩的成功,保障良好分娩結局,降低剖宮產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吳超英,任利榮.羅哌卡因用于分娩鎮痛對產程和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6(40):369-371.
[2]郭建榮,姜虹.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1(20):61.
[3]任冉,卜秀華.無痛分娩對產程及妊娠結局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9,5(24):1908-1909.
[4]文翊.硬膜外分娩鎮痛110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8):175-176.
[5]肖金輝.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6):11-12.
[6]羅寶蓉,李樹人.硬膜外分娩鎮痛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8,7(28):619-621.
[7]孫來保,劉松.分娩鎮痛時硬膜外羅哌卡因運動阻滯的半數有效濃度[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8,4(28):308-309.
[8]劉楠,聞良珍.分娩鎮痛方法的選擇及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5(21):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