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權 楊志明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進一步認識,其相應的治療手段也日益更新。為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愈,我院對近年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多巴酚丁胺與復方丹參注射液的配伍治療,效果顯著?,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3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均依據文獻[1]確診,中醫辨證屬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30~78歲之間,平均(55.23±5.65)歲,病程1~8年,平均(3.42±0.64)年;冠心病35例,風濕性心臟病14例,高血壓性心臟病9例,肺源性心臟病8例,擴張型心肌病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20~30mL、黃芪注射液(成都地奧制藥集團生產)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1次。觀察組加用多巴酚丁胺40~120mg靜滴,滴速 2.5 ~10g/(kg·min)。根據病情輕重適當調整療程。
1.3 療效評價 依據文獻[1]執行。顯效:24~48h心衰完全控制,心衰癥狀基本消失或心功能改善2級。有效:48~72h心力衰竭基本控制,心衰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或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超過5~7d心功能無改善的或心衰加重甚至死亡。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2檢驗和 t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 <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肌酶活力比較 見表2。結果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降低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肌酶比較(U/L,±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肌酶比較(U/L,± 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36 36乳酸脫氫酶128.56±56.75$142.86±48.45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35.45±16.86 34.64±16.45肌酸激酶80.34±29.12$102.78±33.54肌酸激酶同工酶18.98±7.02 24.23±8.64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左室功能比較 見表3。結果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每搏搏出量、心輸出量、心搏指數、射血分數提高優于對照組(P <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左室功能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左室功能比較(± s)
組別對察組對照組n 36 36每搏搏出量(mL)66.65±5.36$47.34±4.45心輸出量(L/min)4.98±0.34$3.84±0.35心搏指數(L/min)4.08±0.27$3.67±0.24射血分數(%)63.67±6.34$47.23±6.63
CHF早期常伴血壓升高,會加重心力衰竭的出現。因此,對于CHF患者若發現血壓升高,特別是肺部出現濕音急性肺水腫,應馬上采取積極措施,降低后負荷,保障組織器官灌注。
中醫學認為,丹參活血祛瘀、養血通脈寧心;復方丹參注射液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能降低周圍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臟前后負荷等作用[2]。多巴酚丁胺屬β受體阻滯劑,能選擇性興奮β1腎上腺素能受體,療量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出量,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左心室充盈壓,促進房室結傳導,適用于治療各種不同原因引起心肌收縮力減弱的心力衰竭和心排出量低與心率慢的心力衰竭患者,對改善左心室功能具有獨特作用。
本觀察表明,多巴酚丁胺配伍復方丹參注射液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臟狀況,并迅速達到治療效果,是充血心心力衰竭的有效療法之一。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 輯)[M].1993:27.
[2]洪永敦,冼紹祥,黃衍壽,等.黃芪和復方丹參注射液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17(3):225 ~ 228.
[3]侯生生.多巴酚丁胺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 [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7):104 ~ 105.
[4]潘健,于晶.復方丹參注射液合生脈注射液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5,19(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