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全榮 楚海波 郭 銳
在中國和日本,腦出血占所有腦卒中的20%~30%,在美國則為8% ~10%。本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偏身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失語、意識障礙及腦膜刺激征等。筆者近年運用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該病55例,收效較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近年急性腦梗死患者110例,均經頭顱CT明確診斷。入選標準[1]:(1)急性腦基底節區、腦葉出血以及少量小腦或腦干出血;(2)病程0.5h至3d;(3)大腦半球出血量10~30mL,小腦出血 <5mL,腦干極少量出血;(4)年齡 40 ~80 歲;(5)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15 ~35 分;(6)排除心、肝、腎嚴重并發癥以及有嚴重感染及消化道出血。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5例,男性3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63歲;有高血壓病史46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史15例;大腦半球出血43例,小腦及腦干出血12例。對照組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60.6歲;有高血壓病史44例,有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史18例;大腦半球出血45例,小腦及腦干出血10例。兩組年齡、性別、高血壓及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腦出血常規治療,根據病情予吸氧、脫水降顱壓、控制腦水腫、補充能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抗感染、預防消化道出血、控制血壓及血糖等治療。治療組另予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入醒腦靜注射液(無錫濟民可信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30mL靜滴,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28d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標準 治愈:嗜睡消失,偏癱肢體肌力完全恢復,其他神經癥狀如感覺障礙、面癱、語言障礙、吞咽不利等有明顯改善,復查頭顱CT示血腫完全吸收。顯效:嗜睡消失,偏癱肢體肌力提高3~4級,其他神經癥狀大部分恢復,復查頭顱CT示血腫已大部分吸收。好轉:嗜睡明顯改善,偏癱肢體肌力提高2級,其他神經癥狀有所恢復,復查頭顱CT血腫有部分吸收。無效:治療前后偏癱肢體肌力提高 <2級,其他神經癥狀無改善或加重,復查頭顱CT血腫部分吸收。死亡:病情惡化,出血量增加或出現嚴重并發癥而導致死亡。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 <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見表2。結果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均明顯改善(P<0.01),而治療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55 55治療前26.00±8.80 25.80±8.90治療后15.22±6.63*△15.13±7.02*
腦出血后可因急性占位效應引起血腫周圍腦組織血液循環障礙,同時各種縮血管因子可加重腦血管收縮而致腦血管缺氧壞死,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水分移至血管壁外,造成腦組織水腫。腦水腫又加重循環障礙,這樣就形成了腦組織循環受阻、水腫、損傷的惡性循環,進而導致血腦屏障破壞,引起顱內壓增高。醒腦靜注射液是由溫病名方安宮牛黃丸為基礎改制的水溶性注射液,主要由麝香、冰片、梔子、郁金等組成,具有醒腦開竅、化痰通絡、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的作用。臨床研究表明醒腦靜注射液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有效降低血腦屏障通透性,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使神經細胞的損傷減輕,具有改善組織細胞耐缺氧能力及對中樞系統的平衡調節作用。同時亦可退熱,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癥反應。腦出血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多呈黏、濃、凝、聚的特點[2]。藥理研究發現醒腦靜注射液能降低血漿內纖維蛋白原,并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增加,從而降低血黏度,并可增加紅細胞的變形性,改善腦循環,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減輕神經細胞的損傷。因此,在腦出血急性期使用醒腦靜注射液可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 380.
[2]夏琳,廖小平,李志新.醒腦靜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40 例[J]. 中西結合心腦血管雜志,2005,5(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