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軍平
數字化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國家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整個廣電行業的技術轉型。無線數字電視系統即數字電視多路分米波鄰頻無線傳輸分配系統。無線數字電視系統的節目源采用歐洲 DVB-C標準,利用 600-800MHz的電視專用頻道進行無線數字傳輸,全面綜合了數字電視的高效率、高清晰度和移動通訊技術成熟、低成本、靈活組網的優點 ,相對于模擬電視有著更高的傳輸率和更好的抗干擾能力,是廣電部門從模擬向數字過渡及發展新用戶的較佳方案。以下簡要談談地市級數字無線發射的設計思路。
在現有的電視網絡上(如HFC網絡),增加新設備和新技術,使網絡能夠傳輸數字電視信號,使用一個電視頻道可傳送6-8套高質量的數字電視節目,在系統中加入CA系統可對用戶實行權限收費管理。根據廣電網的具體情況,結合有線傳輸網絡現狀、網絡發展方向,兼容和包含現有的設備和網絡,保護硬件和軟件資源,應堅持以下原則:1.標準性。系統的各項技術和設備均符合國家和廣電局總局技術標準。2.可靠性。關鍵設備在系統中可具備冗余配置,系統具備有故障自動監測、自動恢復能力,保障數字電視播出信號不中斷。系統中重要的數據具有備份,防止數據丟失。3.安全性。采用通過安全的CA系統,能真正做到“一機一卡”。系統管理采用密碼授權操作,防止數據非法訪問、修改和刪除。4.靈活性。系統軟、硬件按模塊化設計。系統中所有設備按功能類別連接成網絡,配置可大可小,能夠根據運營需要作出設備調整。5.實用性。分段分步實施各種增值數據業務,既滿足當前的需要,又能滿足發展后的擴容的需要。

數字前端系統是整個數字電視的基礎平臺。在這平臺上根據節目傳輸的需要,合理配置數字衛星碼流轉換器,或本地節目的編碼器,將多路節目TS碼流送到復用器上。通過復用器的解復用、再復用形成所需TS碼流。CA系統通過對TS碼流加擾,加擾后的碼流通過ASI接口分別送到網絡適配器或QAM調制器。數字前端設備由數字衛星轉換器、MPEG-2視頻編碼器、DVB再復用器、TS流加擾器、接口適配器、QAM調制器、準視頻點播服務器、條件接收系統、網絡設備管理系統、用戶管理系統、EPG系統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