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首歌,它不僅描繪了阿里山的山水風情,也唱出了人們的普遍心理——男性要陽剛如山,女性應陰柔似水。
男人陽剛為本,滋補之時當然該壯陽,這是不少人的固有觀念。然而,如果有人告訴您,男人也應該滋陰,您會作何感想?請關注本期特別話題——
說到男人保健,十有八九會認為男人需要壯陽。但要說男人滋陰,有人會說:“你才需要滋陰呢。”
對于這個問題,記者通過網絡、電話、街頭問卷等形式對358名25~53歲之間的男性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有84.53%的受訪者認為男人只需要壯陽,11.26%的受訪者認為男人也需要滋陰,4.21%的受訪者回答說“不知道”。這樣的結果表明,大多數男性認為男人只需要壯陽,不需要滋陰。
附:部分網友的回答——
三腳蛇:誰說男人也需要滋陰?那不是笑話嗎!
龍的船人:滋陰和壯陽都是有性別區分的,男人就該壯陽,女人就該滋陰。
陰陽先生:作為中年男人,壯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成年累月吃補品。
那么,男人究竟該不該滋陰呢?
男人必須重滋陰
對于受訪者的反應和回答,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晉獻春教授和大連市中醫醫院原所賢副主任醫師都表示是意料之中。兩位專家指出,長期以來,人們對于男性滋陰有著嚴重的誤區,但事實上,滋陰不是女性的專利,男女都需要滋陰,歷代醫家如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都認為“滋陰補虛”為強身之根本。
男人相對女人來說,責任更大,操勞更多,更容易耗傷陰精。若是還酗酒、吸煙,或是為了事業熬夜、應酬,或是為了享樂縱欲過度,這些都可導致陰精不足。因此,對于男人來說,滋陰或許比壯陽更為重要。
我們可以將人體代謝系統比作一個容器,如果不停地往里塞好食物,越塞越多,結果怎么樣?人體代謝不掉,因為它遠遠超過了人體的需要。這時,它就會在體內沉積,產生濁氣,演變成內熱,內熱化為邪火,邪火往上走,人就會感到頭暈腦脹,不舒服;邪火往下走,就會影響到男人的前列腺。此時,如果還不停地往這個容器塞好東西的話,只能是火上澆油。
兩位專家指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氣虛、陽虛的人少了,但由于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工作、家庭等精神壓力增大,夜生活日益豐富,體力、精力透支明顯,陰虛的人多了。主要表現在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頭暈眼花、腰膝酸軟、煩渴多飲、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脈搏偏細或夜間盜汗、手足心發熱、雙目干澀、耳鳴等。以上這些表征,在西醫學里就是亞健康,而在中醫的理論中,就是陰虛,說到底,就是人體缺少津血的濡養。例如過分追求性生活的紅塵男女,過量服用壯陽藥引起機體不適的人,常有五心煩熱、口干舌燥、睡眠不好、性功能減退、舌質紅、舌苔少、脈細數等癥狀,這就是陰虛的表現。所以,對于男人來說,只補陽補氣,顯然是不行的,也是不科學的,更不符合大多數人的體質特征。
有一位中年男人,為了壯陽,成年累月吃補品,越補越沒精神,臉色鐵青,身體虛弱。最后,他感覺這些花高價錢買的好東西都白吃了,一氣之下,把所有補品都扔了,每天吃粗茶淡飯。結果一年之后,他身體反而好了,渾身也有勁了。
歷史上,也不乏滋陰健體、康健壽長,壯陽過頭、反致疾病的實例。
1.清乾隆帝掌握中國最高權力長達63年,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他文韜武略,精力充沛,對養生也有獨到見解。“人,陰常不足,陽常有余;陰虛難治,陽虛易補”這句話對乾隆影響很大,而他最終也受益匪淺。宮廷御醫養生方案很多,養生品也很多,而乾隆獨愛用鐵皮石斛滋陰養生,燉湯、喝酒、喝茶、大宴群臣,他必用鐵皮石斛。乾隆89歲高齡與世長辭,在去世前還處理朝政,留下了一個“最長壽皇帝”的美名。
(編者注:鐵皮石斛是滋陰的藥,味甘性微寒,《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認為其“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常服厚腸胃。”歷代醫藥典籍如《本草綱目》等均對其有記載并給予很高的評價。)
2.明朝中后期,宮廷流行壯陽,皇帝大多荒淫無度,體弱多病。為了爭權奪利,道士和宦官勾結,給皇帝開出壯陽滋補的藥品,如人參、鹿血等大補藥材,以供皇上圖一時之歡。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經常服用道士煉制的金丹以圖刺激,終因過量而死。
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男人必須重滋陰。中醫理論認為,陰是陽的物質基礎,陽是陰的功能表現。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了物質,哪談上功能?
正確認識滋陰和壯陽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之分。《黃帝內經》里就說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夜晚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素問#8226;寶命全形論》里也曾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那具體到人體身上,什么是陰陽呢?
中醫認為,維持人體生命正常運轉的三要素為氣、血、津,氣為陽,血津為陰。氣是生命的動力,血津是人體儲備的能量,是維持生命的物質基礎。氣血津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若氣血平和,陰陽協調,則百病不生;若偏盛偏衰,失去平衡,則百病叢生。對人來說,最好的身體狀況就是陰陽平衡的狀態。陰虛就要滋陰,陽虛則要壯陽。
滋陰:滋補陰液,生津潤燥
滋陰就是治療陰虛證的方法,中醫常用性味甘涼,具有滋補陰液、生津潤燥等作用的藥方,來治療陰虛證,滋陰又稱補陰、育陰、養陰、益陰。
有膠性的黏滑食物,均含有膠原蛋白及精氨酸,具有滋陰的作用。常見有魚貝類如蟹、黃鱔、甲魚、泥鰍、鯽魚、牡蠣、海貝、黃魚、墨魚等。
藥物方面,唐代醫學家王冰所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中醫滋陰法的經典語錄。天門冬、麥門冬、石斛、沙參、玉竹、女貞子、西洋參、百合、黑芝麻、銀耳、龜板、鱉甲、旱連草等都是滋陰的好藥材。常用方劑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百合固金丸等;亦可用有滋陰生精功效的食材制成藥膳,如百合粥、甲魚湯、西洋參茶等,來補益陰精。
壯陽:補助陽氣、強筋益髓
壯陽是用溫補藥以強壯人體陽氣,通常指的是壯腎陽,因為腎陽為元陽,對人體臟腑起著溫煦生化的作用。常用補助陽氣、強筋益髓的藥方,來治療腎陽虛證。壯陽的常用藥如鹿茸、肉蓯蓉、淫陽藿、杜仲、仙茅等,常用的方劑如腎氣丸、右歸丸、龜齡集、參茸固本丸等。
壯陽主要是指通過藥物、食療、按摩、運動等方式壯腎陽、興陽事,達到恢復或亢奮男性性功能的目的。唐代醫家王冰的所說的“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精確的詮注。
◎蝦:不論溪蝦、明蝦,煮熟食之皆能補腎壯陽,治陽痿不起。注意,陰虛火旺者及皮膚病患者不宜服用。
◎韭菜:又稱起陽草,能溫補肝腎,助陽固精。熟食可治腎陽虛寒的陽痿。飲食上沒有特殊禁忌。
◎豬腰子:含有豐富的鋅與其他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煮食之能補腎,治腎虛腰痛,但久食或大量食用會有反效果。
◎糙米:富含蛋白質及鋅、錳等活性元素,能益精、養氣、起陽。
◎核桃仁:能潤肺健腎,不論生熟皆能治腎虛膝冷及陽痿遺精等癥。要注意痰色黃稠、痰火熾盛的咳嗽以及陰虛火旺的鼻出血忌用。
◎肉桂:肉桂精油中含有鋅、錳、銅等微量元素,可以溫補腎陽,刺激性激素的分泌。食用上沒有特殊禁忌。
◎魚鰾:黃魚魚鰾干燥后油炸,能補虛攝精;鯊魚魚鰾能益腎固精。但食欲不振及痰濕盛者忌服。
◎鰻魚:熟食可以益氣血、補虛損,有強精效果。要注意病后脾胃虛弱、痰多者忌服。
補腎不能只壯陽
由于傳統的觀念和習俗,補腎只專注于壯陽,這也成為當今男性的養生弊端。清代醫學家喻昌在《醫門法律》中說:“真水衰極之候,切不可服烏附等補陽之藥,恐反助火邪而爍真陰。”如果男性不分體質不講辨證地濫用壯陽藥,久服后傷陰助火,易發生口干舌燥、眼紅牙痛、鼻子出血、大便干結、失眠多夢、煩惱易怒等不良反應。
從臨床觀察來看,腎虛患者中,陰虛者的證型遠比陽虛者的比例要高得多,常常表現為復合型的特點,如肝腎陰虛、肺腎陰虛等,有的還兼有淤血、氣郁的病機。這也證明元代醫學家朱丹溪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體質理論,對現代男性的疾病、養生仍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中醫的藏象學說認為,“藏”指藏于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于外的各種征象,陰陽平衡是健康的最佳狀態。
男性生理功能的強弱,與身體臟腑氣血的充盛和氣化息息相關。所以,內在精氣的充盈,才有外在神氣的旺盛。從中醫衰老說的觀點來看,一個人的生、長、壯、老以及形體、神態、飲食、動作等方面的變化,都與人體的精氣密切相關。所以,要保持男性精氣神的健壯,補陰比壯陽有著養生必求于本的陰陽互根的內涵。
明代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黃帝內經》中的“陰氣”說,朱震亨創立的“陰常不足”和張景岳強調的“必寶其精”論,都說明古人重視陰精的虧損虛盈在疾病、康復和養生等方面的重要性。
男性滋陰也需因人而異
補法是中醫的八法之一,是對人體陰陽氣血,或某一臟腑的虛損采取補養的方法。目的在于協調陰陽氣血的平衡。從中醫體質論上說,男性滋陰也要因人而異,分辨不同的體質,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以下幾類男人最需要滋陰:
從中醫體質學說而論——
◎形體消瘦的陰虛體質者。因陰液虧虛,會出現午后面色潮紅、口咽少津,心中時常煩躁,手、腳心發熱,睡眠較少,不耐春夏,多喜冷飲等陰虛的證候。
◎形體壯實的陽盛體質者。面赤聲高、喜涼怕熱,多汗溲赤,會因熱盛而傷陰致使陰虛。
◎性情急躁易怒的氣郁體質者。時或憂郁寡歡,因肝火太盛或郁久化火,傷及腎陰,也會出現陰虛火旺,水不涵木的癥狀。
從職業特點來看——
由于思慮過度、競爭壓力、人際關系復雜等原因,腦力勞動者相對體力勞動者,出現陰虛的比率要高。
從生活方式來看——
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易出現陰虛的證候;平素嗜食辛辣厚味的人,也極易火盛傷陰;一些常見的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腫瘤放化療后,都會出現陰虛的證型。
從性健康的角度來說——
男子的性生活過多過少,也往往會導致陰精虧損或相火妄動而出現腎陰虛的證候。
那么,具體到不同的癥狀又應該如何解決呢?
◎心悸、健忘、失眠多夢
解決方案:可用黨參、丹參、玄參、五味子等,成藥用天王補心丹等滋養心陰。
◎頭痛、眩暈、耳鳴耳聾、夜盲、麻木、震顫
解決方案:可用菊花、杞子、山藥等,成藥用杞菊地黃丸等滋養肝陰。
◎氣逆咳嗆、夜間盜汗、口干咽燥或聲音嘶啞、睡臥不安
解決方案:可用百合、白芍、麥冬、玄參等,成藥用百合固金口服液等養肺陰。
◎腰腿酸軟、遺精、耳鳴、健忘、口干、心煩失眠
解決方案:可用山藥、地黃、杞子等,成藥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養腎陰。
從藥物的性味來說,補陰藥大都甘寒滋膩,久服易于傷氣膩膈,所以脾胃虛弱、腹脹便溏、痰濕內阻的人,不宜服用。也就是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者,要盡可能少用滋陰類的藥。或在醫生的指導下,分清主癥、次癥和兼癥,講究先清痰化濕后補或益氣與滋陰雙補的方法。對正氣傷而邪未盡的患者,要扶正與祛邪兼顧。另外,服用補益類的湯藥時,煎煮的時間要稍長,才能使藥味盡出。服滋補藥的時間以空腹或飯前為佳,以有益于脾胃的吸收。
編后
由于滋陰藥的特質,在服補腎陰藥的同時,要注意顧護脾胃的功能,以免影響到脾胃的運化,不能達到滋養腎陰的目的。所以,中醫認為,服滋陰藥應該適可而止,否則,會使陰氣過盛而出現新的陰陽失衡,損害人體的陽氣(注:臨床發現因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而患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雖屬個例,但警示意義頗大)。
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因此,對于大多數男子來說,注意飲食調節,就有可能達到滋陰的目的,如每天吃10克左右枸杞子、黑芝麻,十幾顆黑豆等,就可達到滋陰的效果,常喝一點百合蓮子湯、銀耳羹、沙參麥冬湯、沙參老鴨湯等也可以達到養陰的效果。
擴展閱讀
中藥進補須避“毒”
很多數人以為,中藥是天然藥物,無毒副作用,因此用中藥補腎起碼沒有害處,可以自己隨便補。真的是這樣嗎?
中藥雖然是天然藥物,但是具有寒熱溫涼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中醫認為,這種四氣五味之偏性,就是“毒”。《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把無毒、有補益作用的藥列為“上品”,把能攻病愈疾、有毒的藥物列為“下品”。所以,不能簡單地說,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公認的補益藥人參,若不加辨證而濫用,會出現“濫用綜合征”,當今臨床已多有報道。中藥有“十八反”、“十九畏”等用藥禁忌,盡管其中的科學性尚待研究,但說明古人并沒有認為中藥是不具毒副作用的。所以,服中藥進補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經辨證分型后才能服用。
相關鏈接
國外的“以形補形”
民間流傳很多所謂的壯陽食物,其實源于“以形補形”的誤解,而國外也有不少類似誤傳。
不少法國男性認為,竹筍形狀又粗又壯,最適合男性壯陽之用;也有法國女性認為,竹筍可以改善胸部形狀,吃得多可以令其更加挺拔。專家認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其實,竹筍中含有大量草酸,不但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利用;如果食用過多,令身體缺乏鈣及鋅,出現骨質疏松等問題外,更會對性欲造成嚴重影響,男人性能力減退,女人出現性冷淡。
印度和南美洲很多地方,認為辣椒具有壯陽功效,這種思想還傳到歐洲,不少男性認為辣椒有以形補形作用,而且味道辛辣刺激,因此具有調情及提高床上表現的作用。不過,專家指出,這種說法并無根據,辣椒所含物質只具有抗氧化、促進新陳代謝及止痛功效,和壯陽完全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