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成東
524449 廣東廉江市青平醫院內科 (龍成東)
消化性潰瘍患者中,并發大量出血者可占10%~25%,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1]。所謂大出血系指有明顯消化道出血癥狀而言,主要表現為大量嘔血和黑糞、血紅蛋白下降,潰瘍病大出血是因潰瘍基底部血管被蝕所致,出血的潰瘍灶多位于胃小彎或十二指腸后壁。出血造成的病理生理變化與機體的反應性、出血的速度、出血量的多少有關。反復小出血也可引起嚴重貧血,持續迅速大出血可引起循環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消化性潰瘍合并大出血的臨床治療方法做出了相關闡述,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并發大出血患者70例隨機分為A組(西咪替丁組)23例、B組(奧美拉唑組)23例、C組(內鏡組)24例,以上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癥狀、體征及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合并大出血患者,且均為中度以下出血,出血量為1000ml以下。A組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齡31~57歲,平均46.7歲,其中胃潰瘍1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1例;B組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齡29~61歲,平均49.6歲,其中胃潰瘍14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3例;C組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年齡33~65歲,平均48.3歲,其中胃潰瘍1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9例。3組從年齡、性別、潰瘍類型等各方面比較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輸血、輸液、補充血容量對癥治療的同時,根據不同組別采取以下治療措施:
A組:給予西咪替丁注射液500mg加入250mg生理鹽水,每日2次靜脈滴注;
B組:給予奧美拉唑40mg加入100ml生理鹽水,每日2次靜脈滴注;
C組:在內鏡直視下,在潰瘍周圍注射1∶10000腎上腺素,每次注射1ml,總量為10ml,并且采用金屬鈦夾止血,直至出血停止。
1.3 療效評價標準 通過胃鏡復查確認是否出血停止。
顯效:12h內出血停止;有效:24h內出血停止;無效:>48h出血仍未停止甚至出血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并且經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組療效對比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A組中顯效4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為52.0%;B組中顯效9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82.5%;C組中顯效11例,有效12例,總有效率為95.8%。三組之間對比差異顯著(P<0.01),其中以C組(內鏡治療組)治療效果最佳。

表1 A、B、C三組療效對比[n(%)]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一般患者均有慢性潰瘍史,有慢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噯氣等消化道癥狀,當消化性潰瘍合并消化道出血時則多會出現嘔血和黑便的癥狀,出血量一次超過500ml或短期內出血量超過1000ml時,可出現急性貧血的癥狀,如頭暈、心慌、乏力及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2]?;颊唧w征多見貧血外貌,發熱,口唇發紺,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正常或降低,腸鳴音亢進。如果患者由平臥位改為坐位時出現血壓下降(幅度大于15~20mmHg)、心率加快(上升幅度大于10次/分),提示血容量明顯不足是緊急輸血指征,如收縮壓低于90mmHg、心率大于120次/分,伴有面色蒼白、四肢濕冷、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則已進入休克狀態,屬嚴重大量出血,需積極搶救[3]。本組患者均為中度以下出血,出血量在1000ml以下,故均進行保守治療。
對于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的治療,一般急救措施為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活動性出血期間禁食,必要時吸氧,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嘔吐黑便情況及積極補充血容量等,在上述一般治療的同時給予必要的止血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在本組病例中分別給予了西咪替丁、奧美拉唑和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金屬夾止血三種方法,從療效來看,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金屬夾止血效果最好。腎上腺素出血部位局部注射可以有效地收縮出血血管,使其出血量減少直至停止,而金屬夾聯合止血更能夠促進血管的收縮、血液的凝固,這使得止血效果更加迅速。奧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均能夠減緩胃酸的分泌,但相比之下前者更能有效地治療潰瘍合并出血的癥狀,另外,這兩種藥物可以在止血基本停止后輔助治療,鞏固止血的效果。
[1] 李瓊.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性潰瘍并發大出血18例體會[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7,5(3):96-98.
[2] 莊雪梅,關宏.胃鏡下局部注射治療消化性潰瘍大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2006,16(2):18-19.
[3] 王地梅,黃濤.7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診胃鏡檢查及轉歸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5,16(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