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會計人員在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將體現得越來越重要。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致使會計教育改革的力度也不斷加大。如何適應這一改革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高等的技術型、應用型和橋梁型人才,是高職院校會計教育者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指導性和指令性教學文件,也是組織教學活動、制定教學文件、衡量學生學業是否達標的基本依據。在制訂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方案時,我們:堅持以鄧小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改革方向,體現我院辦學特色;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堅持以培養學生適應職業崗位(群)能力需要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
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力求體現:根據會計技術領域和會計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會計的職業資格標準,基于工作過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實現課程整體設計,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高職會計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既能系統掌握會計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又具備扎實的會計業務基本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并能教熟練運用計算機工具,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會計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基本素質
具有較好的文化基礎和素養,知識面較寬,具有較寬的專業基礎和從事本專業“必需、夠用”的專業理論知識及熟練的專業技能、能應用本專業知識和技術分析解決電算化會計實際工作問題。
2.基本能力
外語應用能力,具有一門外語聽、說、讀、寫的基本語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達到相當于專科層次國家外語測試標準;計算應用能力,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辦公文檔排版等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心智能力、應變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
3.崗位能力及職業資格
具有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熟練運用財務軟件處理企事業單位相關業務的能力、具有獨立或合作從事一定會計相關業務的能力,具有市場調查、市場分析和市場預測能力,能夠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財務分析,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能力。
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或中級會計資格證書、用友軟件基礎認證證書等。
4.綜合能力
具備社會交往、協調活動能力及組織管理能力,具備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解決本崗位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具有調查研究、分析解決本崗位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
根據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組織力量修訂和完善了與培養方案相配套的課程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書、實習指導書等教學基本文件。
1.課程內容體系建設舉措
根據高職專業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為充分體現高職教育教學特色,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本專業從培養目標出發,根據職業崗位能力的分析,確定了3大職業能力;在對各專項能力要求的分解中設計出課程模塊,據此撰寫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精選教學內容。各課程模塊既相對獨立又緊密結合,其中專業技能的教學模塊采用相對集中的教學形式,分階段完成;基本能力模塊的教學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與專業技術能力模塊教學相互呼應、相輔相成;綜合實踐與畢業設計安排在最后,是對各門課程教學內容的升華與提煉,體現綜合職業能力培養。(見表一)
2.專業教師建設的舉措
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改革最終需體現在每一堂課上,因此要建設一支過硬的、適應高職教改需要的專業師資隊伍。課程改革離不開師資培養,因此師資隊伍建設成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目標是使教師知識結構達到復合型,不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而且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做到既能傳授知識又能培養能力。
?
具體措施是:
(1)在原有師資的基礎上,聘請了3—5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會計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擔任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的部分教學,如《出納員崗位實訓》、《企業會計綜合實訓》;
(2)每年派出1至2名青年教師到企業會計部門實踐或掛職鍛煉,在具體崗位上鍛煉教師自身的操作能力;
(3)積極參與企業的課題研究和專題調查,增強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實訓教學的實施
高職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實踐性教學是高職教育的基本特征。模擬實訓是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形式,具有靈活性、綜合性、系統性和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特別是要重視和抓好校內模擬實訓,以期提高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我院高職會計專業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選用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多種多樣。
雖然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改革過程中借鑒了國內先進經驗和做法,但是還內有完全適應本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在教學手段方面尤其是會計實驗室建設還不能適應改革要求。本專業會計實驗室在實時性、互動性方面存在不足;師資隊伍還不能完全滿足按新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組織教學的要求。
針對以上情況,進行結合本地區經濟特征,制定更加合理和先進的課程設置方案和教學內容體系。建立體驗中心式的模擬會計實驗室。在硬件和軟件上更新實驗室設備,提供師生互動式,具有體驗中心作用的操作電子平臺,為學生提供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實驗中心,進一步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鼓勵教師進入企業兼職鍛煉,鼓勵教師擔任大企業財務顧問,在打造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