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庚娥是安化縣樂安鎮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近年來她根據山區實際,大力發展養牛業,走上了致富路。
2003年12月,原本在廣東打工的劉庚娥與丈夫辭工回到了家鄉。回家后,她決心干一番大事業。然而,農村自然環境惡劣,山上無樹,地下無礦產資源,再加上自己又沒有什么科學技術,從事什么行業才能發家致富呢?就在這時,村里送信的郵遞員老李找到了她,鼓勵她通過科學技術致富,并介紹他訂閱了《湖南農業》。雜志上介紹的許多有志青年致富的信息和種養新技術深深地吸引著她。她和丈夫一起做了許多次市場調查,并征求旁人的意見。家鄉山水資源豐富,特別是草質較好,有利于牛羊生長,權衡再三,她認為走養殖業致富這條路子最適合自己。她投資10萬元,添置了潛水泵、專門拖草的農用三輪車等設備,隨后租用樂華村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學校改建欄舍4間,從外地引進西門塔爾母牛8頭,河南南陽母牛20頭、本地母牛8頭、秦川母牛2頭、公牛1頭進行繁殖。此外,她還在附近租用別人的田土1公頃,種植了從縣畜牧局引進的皇竹草、狼尾草等優質牧草。
為了更好地當好“牛媽”,她和丈夫一道帶著被窩鋪蓋、鍋碗瓢盆等住進了樂華村。在種植牧草的過程中,她們起早貪黑,冒著嚴寒酷暑給草施肥。母牛產仔時,劉庚娥總是通宵達旦守護著,就像呵護自己的子女一樣,關懷備至。盡管疲勞至極,但只要子牛落地出生,她的臉上總會露出甜甜的笑容。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目前牛的長勢很好,現已繁殖小牛60余頭,出售大牛60多頭,2008年獲利潤10萬多元。2009年收入約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