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祥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現實生活中,財務造假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斷出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時有發生。作為法學專業學生,不僅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還必須掌握會計這種特殊的商業語言,才能提高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校面向法學專業開設了《基礎會計》選修課,以下就這門課程的教學略談幾點體會。
對于法學專業學生而言,他們選修《基礎會計》課程的目的并不十分明確。有一些學生確實是為了學習會計知識,以便將來更好工作。這一部分人大都能夠主動學習,他們不僅在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做筆記,回答問題,還會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利用課外時間學習相關知識。另外有一些學生對于《基礎會計》課程的內容并不了解,選課是出于對“會計”的好奇和渴望,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這一部分人在課堂上聽課情緒波動較大,如果老師講得生動,他們就聽,如果內容枯燥,要做練習,他們一般不太愿意動。還有一部分學生則完全是為了修學分,對他們而言,無論你講什么,怎么講,他們都不愿意聽,這些學生的到課率一般都很低。根據筆者對選課學生的調查,在對“選課目的”這個問題的回答中,選擇“為了更好學習會計知識,將來可以更好地工作”的只占39.8%,選擇“還不知道要學什么,想試試看”的占31.2%,而選擇“只是為了修學分的”占到了29%。
對于什么是會計,很多學生認為不過就是計賬、算賬,會計知識不需要太多時間進行系統學習。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堂上明確表示,農村里有不少人沒有念過中學,也能照樣當好會計。根據筆者對法學專業學生的調查,有70%以上的人認為會計人員的形象是呆板、固執的,有80%以上的人認為會計知識的學習是要通過死記硬背來完成的。這都是一些片面的觀念,如今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都對會計的地位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江澤民在1994年接見全國軟科學工作會議代表時說:“我現在要告訴大家,會計學太重要了。……總資產等于凈資產加上負債,這個公式是一個資產負債表的經典的東西。”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也曾說過:“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會計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掌握一些會計知識已成為人們的基本需要。”在學習方法上,會計作為現代社會的商業語言,有它獨特的“字、詞、句、篇”和“語法規則”,學習會計知識,不能僅靠死記硬背,更需要動手動腦,系統學習。
在學習興趣上,法學專業的學生對會計語言更加看重的是“聽”,而不是“說”。很多同學在課堂上明確表示,他們對于“會計等式”、“借貸記賬法”等基本原理沒有興趣,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學習會計的目標是能看懂財務報表,辨別會計信息的真假,有的甚至對于如何記賬、登記賬簿等內容都并不關心。而在知識結構上,法學專業的學生在學完《基礎會計》課程以后,并沒有《財務管理》、《財務會計》等相關課程的學習,這與他們的學習目標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給我們的教學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對于法學專業學生而言,《基礎會計》的教學應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與操作能力。這需要多個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經驗背景的共同作用。而作為一門選修課,教學課時不多,一般每周只有一次2課時。為了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沒有按部就班講解各章的概念、原理和理論知識,而是按照會計循環過程的邏輯順序,分成“憑證制作”、“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三大模塊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每一次課堂教學又分為“會計基礎知識”、“案例”和“課堂練習”三部分組成。“理財基礎知識”部分是通過PPT向學生列出教學中出現的基本知識點;“案例”是用視頻或其他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展示一個具體的會計工作流程,通過案例對學生進行講述,讓學生加深對會計基礎知識的理解;通過“課堂練習”則精心設置幾道與本節內容相關的習題,講學生自主完成,鞏固所學知識內容。
我們讓學生以寢室為單位購買憑證,設置賬簿,每個寢室五名同學分別按總經理、財務主管、會計員一、會計員二和出納確定自己的身份,制定分組學習計劃。我們要求各組都必須記錄每位同學的財務收支情況,各組之間每周進行一次交叉監督審查,相互質疑。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和學習,學生對“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們在講述“財產清查”時,并沒有先向學生講解相關概念和原理,而是讓學生以寢室為單位,分組完成對自己寢室的財產進行清查盤點,要求各組成員都要明確身份,自己設計盤查單,做好記錄并在盤查單上簽名。這些情景項目的實施,不僅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會計工作有了切身的體會,還可以通過對經濟案件中常見的會計虛假信息的模擬和講解,使學生的法學專業知識與會計知識有機地結合。
根據《基礎會計》的課程特點,結合法學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應過多地看重學生所獲得知識的對錯,而應重視學習過程,重點關注學生參與學習和實踐活動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以及獲取知識的經驗與教訓,使其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們改變了原來一張試卷定高低的成績評定方法,而是在教學中引入課堂學習評價機制。具體做法是,每次上課都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確定一名組長,負責記錄本組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學生每完成一個項目,發表一次言論,都可以由組長為該同學記分。課程結束時各組必須向老師上交一份完整的學習報告,并由各組組長向老師提交一份反映該組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成績排名。學習最后成績由報告成績與平時學習成績加權計算得出。引入這種評價方法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同學間相互協作,相互監督,提高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