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航 沙吉會 劉 鵬
建設文化名城 影視應擔重任
——加快大連影視產業發展的建議和思路
張道航 沙吉會 劉 鵬
文化名城不僅要有歷史的文化積淀、現代的文化設施、繁榮的文化市場、豐富的文化生活、一流的文化人才,還要有發達的文化產業。從大連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現狀以及前景分析,最有可能對文化名城建設構成強大支撐的當屬影視產業。
大連;文化名城;影視產業
大連是一座有著特殊文化歷史的城市,打造文化名城已成為全市人民的共識。《大連市“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就提出把大連建設成為“國際色彩濃厚的區域性文化中心和現代文化名城”。文化名城不僅要有歷史的文化積淀、現代的文化設施、繁榮的文化市場、豐富的文化生活、一流的文化人才,還要有發達的文化產業。從大連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現狀以及前景分析,最有可能對文化名城建設構成強大支撐的當屬影視產業。
一是大連具有發展影視產業的人文基礎。影視產業在大連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大連人喜愛影視娛樂也是出了名的。2009年全市影院票房收入超過1.6億元,相當于全國的2.6%,除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外,遠超于國內其他城市。不僅如此,大連還出現了像高滿堂、陳東東那樣在國內頗具影響的影視編劇和制片人,以及像王建林那樣投資影視產業并獲得不菲業績的知名企業家。
二是大連具有豐富的影視拍攝資源。大連不僅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獨具特色的建筑人文景觀,更有風景旖旎的濱海自然風光,是影視拍攝青睞的外景地。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國內許多影片的外景就曾取自于大連。近年來隨著“清風小鎮”和“金石灘”影視拍攝基地的落成,加之影視拍攝制作中介機構和群眾演員的出現,國內各地每年都有幾十部影視片來大連拍攝,并呈逐年上升態勢。
三是大連的影視產業已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近年來繼《闖關東》等電視劇之后,2009年大連又先后拍攝生產了《滿堂爹娘》、《小姨多鶴》、《愛有多遠》、《闖關東》(中篇)等一批電視劇,播出后在社會上得到廣泛好評。大連的天歌傳媒、五洲影視等,已成為國內影視制作領域的知名企業。大連萬達集團作為國內最早進入影視產業的民營企業,目前已在全國30個主要城市建設了萬達影視城,擁有400多塊影視屏幕、約占全國的10%。
四是影視產業發展正逢難得的機遇期。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但影視產業卻異軍突起。以我國為例,2009年全國生產電影超過400部,票房收入達到62億元、同比增長40%。目前,國內許多城市憑借自身實力紛紛出擊,爭奪影視產業這塊“蛋糕”。譬如,青島已把中國電影交易中心項目“搶到”手,遼寧沿海的丹東、盤錦等城市也都把目光投向影視產業。從各地搶抓影視產業發展的這種態勢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當前正是影視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面對這種形勢,大連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否則,就如“馬太效應”的經濟學詮釋:“有的就給你,沒有的,連你原來有的也要拿走”。但也應當看到,影視產業的勃興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的推動和保障,特別是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更取決于地方政府能否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基礎條件。因此,大力扶持并進一步做強做大影視產業,不僅應成為文化名城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應盡快擺到大連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議程上來。
一是完善產業鏈條,創建功能完備的影視產業基地。影視產業不僅需要較長的產品生產周期,同時又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大連的影視產業目前還未能形成這樣的鏈條,尤其是影視后期制作環節尚未充分開發,許多影視產品都是拿到外地制作。大連現有的兩處影視拍攝外景基地,不僅規模與國內有些城市無法相比,社會化配套服務功能也不盡完善,尚不能為影視劇組提供從影棚搭建、道具制作、演員中介到餐飲住宿等“一條龍”服務。應大力推進影視產業基地和影視拍攝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促進大連影視產業鏈條的完善。積極促成在高新園區建設影視產業基地的設想,使其成為從策劃、編劇、拍攝、制作到發行、交易的功能完善的影視產業發展基地。在完善產業鏈條的過程中,既要填補空白和加強薄弱環節,更要搶占產業鏈條的高端,尤其是編劇和發行兩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影視產業及其產品的風險性。
二是拓寬投融資渠道,設立影視產業發展基金。影視產業是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行業,尤其是影視基地的建設更是高門檻,投資和融資渠道是否暢通,直接決定著產業發展。除了要鼓勵影視企業或制片人通過市場取得資金,同時還應當由政府相關部門出面,搭建起影視企業與金融機構間溝通與合作的橋梁,為企業或制片人提供融資便利。考慮到影視產業不僅具有高風險性,同時又兼具社會效益性的實際,應設立影視產業發展基金,對部分影視項目或產品給予必要的補貼。基金來源可以由財政投入一部分、社會贊助一部分。基金使用應遵循“扶持精品”和“扶強帶弱”的原則。
三是建立為影視制作服務的協調機構,理順審批監管體制。影視產品的生產制作尤其是影視拍攝,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雖然目前我市各個相關部門都能夠給予相應的配合和服務,但從產業長遠發展考慮,應建立起包括旅游、食宿、勞動、城管、公安等部門在內的協調機構,為來大連從事影視拍攝的劇組或單位提供配套服務。政府及相關部門除了應為影視產業發展提供服務,同時也要履行監管職能。目前是由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市委宣傳部分別代表政府和市委實施審批監管,這就需要在體制上進一步理順這兩個部門的相互關系。我國當前對影視產業實行著比其它行業更為嚴格的審批監管制度,外資和民營資本的進入、產品的發行等都要拿到省級以上管理部門審批。大連作為副省級城市,應積極爭取某些需要拿到省級以上管理部門審批的事項,交由市級審查批準。
四是加強影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構筑影視人才高地。影視產業是智力密集型的創意產業,產業特點決定了人才的重要性。應充分利用大連高等院校的教育資源,設立貼近影視產業的相關專業。對于現有的影視人才尤其是編導演職人員,應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生活和業務深造的機會。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大連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等優勢廣泛吸收國內外的影視高端人才,包括影視創作和制作人才,經營型人才和兼通經濟、文化的復合型人才。在人才引進中,要從影視產業的特點出發,講求針對性和時效性,堅持質量第一,防止以資格和名分取人。培養人才、引進人才最終要體現在人才的使用和開發上,而人才效能釋放的基礎又在于用人機制,包括績效評價機制、選人用人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和獎罰激勵機制等。因此,必須推進選人用人機制的改革,做到科學評價、合理分配、賞罰分明。
五是盡快推出緊密貼近大連的影視作品,擴大城市知名度。大連影視產業的發展應著眼于推動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和城市知名度的提升。近年來,盡管出了幾部以大連的人文歷史為創作素材和自然景觀為拍攝背景的影視劇,但是卻沒有緊密貼近大連的影視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80年代的一部《廬山戀》,至今仍讓人們向往廬山神秘的自然風光。前些年一部《青島要塞》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后,也激發了觀眾去青島觀光的興趣。如果大連也能推出一部像《廬山戀》那樣的影片,將大連的美麗風光盡收其中,對大連旅游業帶來的效應恐怕不會低于我們連年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的效果。如果我們也能推出一部《旅順要塞》在中央電視臺播放,應該不會遜色于《青島要塞》吧。因此,應考慮通過一定的政策激勵,引導影視制作者們深入實踐,盡快推出緊密貼近大連和宣傳大連的影視作品,這不僅可以提升大連城市知名度,帶動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也會擴大大連影視產業的影響。
六是做好影視產業發展規劃,爭取冠名“國家影視產業發展實驗城市”。大連影視產業發展不僅正逢難得機遇期,也正處于關鍵階段,把握住機遇,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規劃至關重要。應從大連實際和國際影視產業發展趨勢出發,做好全域謀劃、全面規劃。所謂“全域謀劃”,不只是幾個影視基地的建設,也不只是主城區的規劃,而是將新市區以及北三市、長海縣全部納入視野,在城鄉一體化的格局下,對影視制作基地、拍攝取景地以及電影院建設線做出統籌謀劃。所謂“全面規劃”,就是要對影視產業的要素構建體系、策劃制作體系、展示交易體系、影視后產品開發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的建設做出全面的規劃,著力謀求體制、機制、人才、環境、產品等方面的創新和提高。與此同時,還應積極爭取得到“國家影視產業發展實驗城市”的冠名,尋求更多的政策支持,把大連打造成國內環境最好、成本最低、影響最廣的影視產業城市,為大連的文化名城建設提供強大產業支撐。
張道航,中共大連市委黨校教授。沙吉會,中共大連市委黨校科研處處長。劉鵬,中共大連市委黨校科研處干事。共同研究方向: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