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穎
(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疾病預防控制與保健中心婦科,遼寧丹東 118000)
通過對2004~2008年本轄區發生的出生缺陷進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發生的原因及現狀,從而制訂相應干預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提高人口素質。
2004~2008年本轄區各地段和助產機構上報180例常住本轄區出生缺陷兒報告卡、病歷、孕產婦保健手冊、孕產婦保健年報表、出生缺陷情況年報表。
根據《中國出生缺陷工作手冊》制訂的23類主要出生缺陷的定義、臨床特征及診斷標準。
所得數據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
本轄區5年來圍生兒9076例,上報出生缺陷180例,其中圍生期出生缺陷156例,<28周出生缺陷24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71.88/萬,其中單發畸形164例,多發畸形16例。2004~2008年出生缺陷發生率比較見表1。
見表 2、3。
由表2、3可見,5年來排在出生缺陷首位的是先天性心臟病,而神經管畸形下降為第6位。
圍生期156例出生缺陷兒中,致死缺陷36例,其中死胎19例,產后7天內死亡13例,產后28天后死亡4例,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率為205.13‰;非出生缺陷圍生兒8920例,圍生兒死亡47例,非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率為5.27‰。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率明顯高于非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率,兩組數據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686,P<0.05)。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占圍生兒死亡的40.51%,致死出生缺陷前5位順位是先天性心臟病8例,總唇腭裂7例,神經管畸形5例,腦積水5例,腹裂3例。

表1 2004~2008年出生缺陷發生情況

表2 2004~2008年出生缺陷順位

表3 各年份出生缺陷順位
180例出生缺陷中在產前確診51例,占28.33%,在孕28周前確診27例,占15%,產后確診129例,占71.67%。產前確診前5位順位是總唇腭裂、腦積水、神經管畸形、腹裂、先天性心臟病;產后確診前5位順位是先天性心臟病、外耳畸形、梅毒、多指并指畸形、總唇腭裂。
2.5.1 出生缺陷與地區關系 5年來城鎮圍生兒8240例,出生缺陷134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62.62/萬;農村圍生兒836例,出生缺陷22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263.16/萬。農村出生缺陷發生率高于城鎮,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3.97,P<0.05)。
2.5.2 出生缺陷與性別關系 5年來男性圍生兒4755例,出生缺陷82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72.45/萬;女性圍生兒4321例,出生缺陷74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71.26/萬。不同性別出生缺陷發生率無明顯差異(χ2=0.001,P<0.05)。
2.5.3 出生缺陷與產婦年齡關系 孕母年齡<35歲所生圍生兒數890例,出生缺陷143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64.56/萬;孕母年齡≥35歲所生圍生兒數386例,出生缺陷13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336.79/萬。孕母年齡≥35歲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孕母年齡<35歲出生缺陷發生率,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1,P<0.05)。
3.1.1 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出生缺陷是構成圍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嚴重影響人口素質,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率明顯高于非出生缺陷圍生兒死亡率。出生缺陷發生率從2004年的109.09/萬上升至2008年的195.10/萬。出生缺陷的上升一方面說明轄區內各保健部門和助產機構更注重出生缺陷的監測工作,使得更多的出生缺陷能夠更好地被發現,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婚檢被取消后出生缺陷發生的真實情況。
3.1.2 出生缺陷的順位變化 5年來先天性心臟病居于出生缺陷首位,占出生缺陷22.22%,其后是總唇腭裂、外耳畸形,而神經管畸形位于第6位。先天性心臟病是構成圍生兒死亡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5歲以下兒童的生命質量,先天性心臟病發生與遺傳因素、妊娠期感染、環境污染、理化因素接觸增加都有關。
3.1.3 出生缺陷發生與相關因素 農村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城鎮,這可能與農村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較差,不能有效地服用葉酸,對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和不好的生活方式不能很好地回避有關;孕母年齡≥35歲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孕母年齡<35歲出生缺陷發生率,這可能與年齡大卵子老化、染色體畸變機會增加有關。
3.1.4 出生缺陷的產前確診情況 出生缺陷的產前確診率,尤其是嚴重畸形的產前確診率并不高,如先天性心臟病。這可能與各保健部門和助產機構B超醫師的診斷水平和產前診斷沒有很好開展有關。
3.2.1 加大保健力度,增強保健意識 大力提倡自愿婚檢,做好婚前宣教,積極投放葉酸,對影響婚育的疾病提出合理指導意見,并給予積極治療,對形成出生缺陷的好發因素做好宣傳;加大孕前、孕期保健力度,增強孕婦自我保健意識。
3.2.2 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 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出生缺陷三級干預體系,建立以一級干預(婚前檢查與孕前保健)為主體,二級干預(孕期檢查和保健)為重點,三級干預(新生兒疾病篩查與治療)為補充的三級干預體系。
3.2.3 提高產前確診水平和產前診斷水平 目前有些嚴重畸形的產前確診率并不高,這需要加強B超及相關科室醫師的培訓工作,規范產前診斷技術,提高產前診斷水平,及早發現缺陷兒,適時終止妊娠。
3.2.4 宣傳優生優育 生育年齡最好在32歲以下,同時應加強高齡孕婦的管理工作,做好產前診斷,提高高齡孕婦的自我保健意識。
[1]鄭玉仁,姚梅坤,沈志鴻.2003~2006年莆田市出生缺陷現狀及干預對策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8,23(16):2240-2242.
[2]安小東.嬰幼兒心力衰竭時相關心肌酶譜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58-59.
[3]鄭莉娟,劉傳勇,戴磊.出生缺陷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8,23(14):1979-1980.
[4]李淑穎.宜昌市2004年169例新生兒出生缺陷原因分析[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7,1(6):26.
[5]顧恒偉,李新琳,熊若嵋.圍生兒出生缺陷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學刊,2007,8(9):34-35.
[6]劉小毓,曾維欽,劉建平.圍生兒出生缺陷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4,8,2(8B):91-92.
[7]蒲濱.欽州市48738例圍生兒出生缺陷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8,8(6):76-77.
[8]黃永青,劉桂榮,張堅銳.小兒大腸埃希菌臨床分離株耐藥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44.
[9]江寒冰.新生兒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24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