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香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運行過程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管理活動,其實質是以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綜合性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企業的目標是生存、發展和獲得利益,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有效運用資金,以達到企業的既定目標。
利潤最大化目標認為:利潤代表了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說明企業的財富增加越多。該目標強調資本的有效利用——股東創辦企業的目的是使其投入的資本獲得盡可能大的增值。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必須講求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些都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股東財富最大化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克服了利潤最大化的諸多缺陷。它強調股東在財務決策中占主導地位。但是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適用范圍存在限制,不符合理財主體假設,不符合可控性原則,不符合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忽視了企業其他相關方的利益。
1.優越性。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克服了上述各種目標的缺陷:一是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并用時間價值原理進行計量;二是科學的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聯系;三是克服了企業在迫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強調企業并不是所有者的企業,而是企業所有者與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的企業。企業各相關利益方獲得對等權利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風險和經濟責任。
2.缺陷。(1)企業價值計量方面有兩大問題。首先,把不同理財主體的自由現金流混合折現不具有可比性。企業自由現金流包括股東自由現金流和債權人自由現金流,二者的性質和目的都不同,其共同折現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其次,把不同時點的現金流共同折現不具有說服力。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自由現金流對企業做出的貢獻顯然不同。況且不同時點的現金流時刻存在變數,將其確定為某一個具體的數值,也不符合期權原則。(2)不易為管理當局理解和掌握。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上是幾個具體財務目標的綜合體,這些具體目標的衡量有著不同的評價指標,使財務人員無所適從。(3)沒有考慮資本成本因素。在現代社會,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一樣都不是免費取得的。就像企業要為債權人支付利息費用,企業也應給股東最低投資機會成本。與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相似,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仍沒有考慮股權資本費用,忽略對股權資本成本的確認和計量。(4)沒有注意到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的特殊重要性。企業價值最大化只關心傳統財務資本對企業價值的創造,忽視知識資本的價值創造作用,沒有反映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時代特色,不是一種科學的理財目標。
上述理論雖然有如上種種缺陷,但是畢竟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對我國財務管理目標理論的發展和我國財會事業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1.收效或報酬的時間價值的估計標準存在差異。利潤最大化觀點不考慮現金流入時間,只是簡單地參照權責發生制的標準就做出結論,顯然有失公允;而在決策時也只以利潤數額的多少衡量,忽視了現金流入時間,則容易導致錯誤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觀點也體現出股東財富的取得是領先股份的收益,而股份的高低是與時間密切相關的,不把股份漲跌的時間作為必然要素而盲目強調股東財富是片面的;企業價值最大化只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但把不同時點的現金流共同折現,其合理性值得討論,而且把不同時點的不穩定現金流確定為一個具體數據,忽略了期權原則。
2.風險性考慮不足。利潤最大化觀點要求財務決策的依據僅僅局限于對預期的收益或加權平均收益的比較,忽略了項目的風險,易導致錯誤的決策;股東財富最大化觀點中,股東作為物質資料所有者承擔了企業的全部剩余風險,忽略了我國股市不成熟、股價大起大落和莊家投機炒作的隱性風險,某種程度上是風險集中放大;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觀點表面上使企業的各相關方都得到了利益,但同時把風險和相關經濟責任也一并分攤了。
3.指標可比性和應用性存在局限。利潤最大化觀點的利潤指標,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股價指標都是比較單一片面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指標雖然多,但實質上是幾個具體財務目標的綜合體,這些目標彼此間相對獨立且有著不同的評價衡量標準,使財務人員無所適從。
所謂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脫胎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個新的提法,充分考慮了企業相關者的利益。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一樣,不僅有助于協調企業各方面財務關系,使企業各相關利益方獲得對等權利的同時也承擔相當風險和相應經濟責任,從而達到利益方的互相制衡和監督;在考慮到了風險、資本成本、貨幣時間價值、利潤、舉債量、利潤和所得稅等因素的同時,充分考慮了企業相關利益者的利益,以企業的長遠發展為基礎,制定了長期經營規劃,杜絕短期行為。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把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概念豐富為包括企業經濟價值最大化和社會價值最大化兩部分。1.企業經濟價值最大化。體現為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用量化的指標反映為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與投入資本之比的最大化;2.企業社會價值最大化。從社會關系的角度出發,企業財務目標除了考慮經濟效益外,還應對社會群體負責,這便是社會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企業必須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保證產品質量,搞好售后服務,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生態平衡,合理使用資源,并且承擔一定的社會義務。
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在四十年里,從美國中西部的一家鄉村雜貨店迅速崛起為全國500強的首位。其理財觀念為:長期讓利于顧客,使企業各期利潤合理化。沃爾瑪成功的經營法則是:“天天平價,物超所值”。沃爾頓認為沃爾瑪的不同之處在于:想盡一切辦法,在進貨渠道、分銷方式、營銷費用以及行政開支等各個環節節省資金,以降低成本,再把這種節約平衡分配給每件商品,從而實現商品價格的低廉。沃爾瑪在大幅削減行政廣告費用的同時,卻拿出大筆的資金捐助公益、慈善事業。由此可見,沃爾瑪并不是片面的追求短期高額利潤,而是在權衡股東、債權人、客戶、供應商、員工、社會等相關者的利益的前提下,考慮企業短期利潤合理化,從而達到企業長期價值最大化。這就為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現實意義提供了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