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趙亮 韓宏立
財商是指一個人認識和駕馭金錢運動規律的能力,是理財的智慧,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層面。觀念是指對金錢、對財富及對財富創造的認識和理解過程;知識是指投資創業必不可少的知識積累,包括會計知識、投資知識、法律知識;行為是觀念的表現和載體,是觀念和知識在自我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和實施,突出表現為每個人的自我突破、自我激活、自我控制的素質和能力。
財商教育就是為轉變人們的理財觀念,普及理財、投資知識,提高人們理財智慧和能力的教育。財商教育不是一般的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而是從觀念到行為貫穿在日常生活許多領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
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保守的思想較少,在生活習慣上也不墨守成規。同樣,在子女財商教育方面,美國與其他國家也頗有不同。
第一,在觀念層面,注重培養自立實踐意識。美國家長經常給子女講述一些敢于面對風險,善于投資的商人的故事,用以培養子女有成為百萬富翁的野心。在尊重子女的個性的同時,循序漸進地引導子女學會賺錢、存錢、花錢,并將品德教育貫穿于財商教育之中,著重培養子女的自立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子女具有勇敢、好強的個性和堅毅、不服輸的品質。另外,美國家長鼓勵子女從小工作賺錢,嘗試投資,教導子女通過正當的手段獲取收入,賺取利潤。
第二,在知識層面,寓教于樂,注重理財能力的培養。美國家長普遍認為財商教育越早越好,并從子女幼年起就開始進行財商教育。美國家長在早期的財商教育中普遍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告訴他們金錢的重要作用。美國學校從小學就開始設置財商教育課程,并隨著年齡增長,財商教育的內容也逐漸變化。財商教育在美國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目標:早期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和多種用途,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于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中期要懂得人們的花費和儲蓄受哪些因素的影響,懂得如何提高個人理財能力;后期要學習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務,包括如何進行預算和儲蓄。美國社會各界也高度重視財商教育。社會媒體提供大量的理財及財商教育的金點子,《窮爸爸,富爸爸》、《錢不是長在樹上》等理財書籍一經推出就十分熱銷。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的《如何教你的子女理財》就是財商教育中的經典教材。這些理財書籍以故事的形式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以故事的內容教育讀者,使讀者通過各種自學途徑來獲得理財的真功夫。
第三,在行為層面,運用理財知識投入實踐。美國人從小就跟銀行打交道,他們不僅有良好的儲蓄習慣,而且還會隨時關注存款余額得變化,并進行理性消費,在消費時精打細算,量入為出。美國家長鼓勵子女外出打工,并鼓勵孩子自主支配通過自己勞動掙得的零用錢,要求孩子在花錢之前做預算,在花錢之后學會記賬,并學會簡單的財務分析。另外,美國家長鼓勵孩子在閱讀大量投資理財的經典書籍、參加理財講座的基礎上,從中尋找投資理財的技巧并應用于真實的投資實踐中,他們鼓勵和引導孩子積極投入到股票、基金、房地產等投資領域。
與美國相比之下,我國的財商教育相對滯后,這與我國的素質教育目標不相稱,此外,財商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經濟管理人才的質量,也決定了國家經濟的發展。所以,借鑒美國在財商教育上的經驗,積極開展財商教育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觀念層面對我國的啟示。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以商賈為下,以財利為恥的觀念仍在人們的意識和行為中發揮作用,家長自己不愿意做,就更不會要求孩子去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財商教育的最佳配合者。家長應該坦誠地和孩子共同探討金錢觀、投資觀、理財觀、消費觀,創設自由、開放的家庭財商教育環境。父母可以讓孩子看看家里的存折、每日的賬單,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外出購物分析商品的價格,鼓勵孩子自覺地熟悉理財方面的知識。此外,通過了解金錢與工作的關系懂得掙錢很辛苦,要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和奮斗,從而珍惜勞動成果,懂得誠實守信是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質。正確的財商教育應該是勤儉節約而不是吝嗇控制,理性投資而不是盲目投資,合理消費而不是放縱消費。
第二,知識層面對我國的啟示。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孩子7、8歲時,會具有初步的推理和綜合分析能力,12、13歲時這種能力得到增強并會達到指導自己進入獨立決策和行動的程度。因此,在這個階段應該著重培養他們的理財能力。然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都處于學校學習當中,所以,學校擔負著財商教育的重任,學校在財商教育中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學校財商教育應當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對學生開展不同內容的財商教育,防止教育內容和形式簡單化和教條化。我們可以高興喜地看到,我國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已經開始推出財商教育課程。目前,在上海已有近百所中小學開設了財商教育課,教材中分別設有“儲蓄與保險”、“投資與消費”、“國民財富和納稅意識”等內容,一些學校還通過第二課堂開展理財情景教育,如通過實驗銀行考核銀行職員、通過實驗超市讓學生體驗消費者和導購員的角色;在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中,其《開心教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有“小小理財專家”的專門章節,通過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方式來對小學生進行財商教育,一些中學開發了校本課程,在高中生中開展財商教育;在廣東,廣州大學教育學院與民辦教育機構——信孚教育集團合作,在該集團下屬的普通中小學進行財商教育的實驗研究,通過在數學、思想品德和社會等科目中滲透財商教育和開展理財活動課以及進行家校合作等方式開展財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行為層面對我國的啟示。財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孩子的財商觀念改變了,財商知識豐富了,但如果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那應該是教育的悲哀。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將這些觀念、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讓孩子在實踐中去體會貨幣、金錢、投資、消費、價值、價格等經濟術語。例如引導孩子學會做預算,對自己的壓歲錢進行預算,除每月(周)必要的零花錢外,拿一部分錢投資購買風險較小的基金,剩余部分以定期或活期儲蓄形式存放于銀行。到年底的時候,分析資金使用情況,讓孩子明白,只要使用得當“錢可以生錢”的道理;為孩子準備一個記賬本,要求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讓孩子對自己每月(周)的零花錢進行收支登記,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對金錢使用的計劃性和統籌意識,另一方面又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此外,在日程生活中,抓住各種機會加強孩子的理財教育,如逛商店時,學會貨比三家,看好折扣、品牌質量、售后服務等;去銀行時,讓孩子觀察體驗爸爸媽媽存錢取錢的全過程,給孩子看存折上的數字,感受什么是儲蓄;去游玩時,讓孩子參與花銷的全過程,知道每一項的價格,進行總體規劃預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