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澤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風暴以來,問題不斷擴大蔓延,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宣告申請破產,同日美國政府宣布以500億收購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集團。當前美國的金融風暴已經演變為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造成美國和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其中公允價值會計在本次金融危機中飽受指責,很多率先應用公允價值這一計量模式的國家現在又先后宣布停止使用公允價值。為此在金融危機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對探索會計發展規律有重要意義。
公允價值通過市場確認,我國現今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還不完善,在很多情況下資產和負債缺乏活躍市場作為定價基礎,沒有現成的市價作為公允價值確認的依據。在沒有可觀察市場價格時,只能由專業人士根據估價模型進行評估。然而,當前我國還沒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專門進行公允價值的評估,會計人員在這方面的知識又缺乏,就是在公允價值應用較多的金融業來說,也只有少數幾個銀行有自己的定價模型,很多公司在實際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計,或采取近似值確認為公允價值。這些都是導致公允價值的可操作性不高的原因。
交易的公平性和交易雙方的自愿性是公允價值的本質所在,清算等其他非持續經營下的交易價格或者強迫交易的價格不構成公允價值,也就是說公允價值的獲取需要一個成熟、公平的市場環境。我國與國際上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相比,市場環境還不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健全,還有相當一部分資產和負債缺乏完善的市場,因而直接獲取公允價值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例如一些壟斷行業和實行分業經營管理體制的金融業導致價格公允的生產要素市場難以形成,而關聯方交易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進而成為利潤操縱的工具,這些原因導致難以獲取公允價值計量需要的會計信息。
我國交易市場不活躍,金融市場的規模較小,獲取相關的公允價值收益不足以抵補其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同時,在對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時,會計人員需要在每個會計期末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進行新的認定,這需要獲取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必然導致會計計量和賬務管理的操作成本。而公允價值的使用也增加了財務報告的風險,對相關的監管部門如審計機構、注冊會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必然也要導致審計成本的提高。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實施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專業技術的支持,特別是在企業合并、無形資產、資產減值等領域,會計人員需要了解和熟悉評估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公允價值的確定摻雜著較多的主觀性,這也導致它成為利潤操縱的工具。在利益面前要遵守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對會計人員來說是一項挑戰。我國目前的會計隊伍整體素質還不高,加強學習,提高會計人員對不確定因素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和道德操守也是當前應用公允價值的當務之急。
一方面,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與西方國家相比發展較晚,執業的會計隊伍總體來說基礎薄弱、起點不高,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為了自身利益難以保持應有的公允與客觀,一些政府部門也不乏不同程度的利用手中的權力壟斷業務、制定業務干預會計市場,極大地影響了會計師的公正執業。另一方面,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會計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對于一些違規行為相應的處罰措施還缺乏威懾力,使得一些企業敢以身試法,利用公允價值操縱企業利潤,這也直接影響到公允價值的推廣使用。
當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我國還處于正待深入研究的階段,我國理論界對于公允價值的研究還十分有限。此外,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工具的使用日益增多,我國的金融工具準則的不成熟也逐漸顯現出來。但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求我國直接采用單一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也是不夠現實的。我們應在加強理論研究的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并借鑒其他準則制訂機構先進研究成果,制定相關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是當務之急。
我國目前的市場狀況是市場經濟體制雖已建立,但體制的轉型并沒有完成,某些領域壟斷現象依然嚴重,市場機制無法發揮作用。我們當前急需完善資本市場,擴大債券市場、票據市場、外匯市場、黃金等貴金屬市場,建立充分競爭的生產要素交易市場,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工具交易市場。同時,要打破行業壟斷,降低能源、電力等行業的準入條件,允許私營、民資、外資進入金融、保險等領域,降低行業壟斷對會計失真帶來的影響;打破分業經營的限制,鼓勵混業經營,尤其是在金融業引入充分的市場競爭機制;積極培養各級市場,獲得客觀的市場價格,創造一個有利于公允價值全面推廣的外部條件。
公允價值計量的最大問題就在于其可靠性一直備受質疑,為了防范會計人員隨意操縱會計數據提供虛假信息,加強審計工作力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加快會計師事務所體制改革,改善執業環境,制定相應的執業自律準則,大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另一方面,嚴格遵守獨立審計的最新準則及其他執業標準,應借鑒海外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經驗,建立注冊會計師懲戒制度。
我國上市公司一般為“一股獨大”,導致內部知情者操控程度較大,這一現象擾亂資本市場的秩序,并造成了資源浪費,因而要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首先應確保董事會在公司中的核心地位,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其次,要增加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增強股東之間的相互制衡,防止“一股獨大”的現象;再者,建立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系統,再配合外部審計監督的同時加強內部審計。
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是公允價值能夠合理估計和計量的關鍵。公允價值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職業判斷,大量不確定因素的使用為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了方便。第一,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防范背離職業原則的行為發生,牢固樹立務實求真的職業操守,加大違規懲治成本,從根本上消除虛假現象的發生;第二,普及法律意識教育,要求會計人員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第三,加強技術培訓,幫助會計人員熟悉和掌握新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對公允價值的判斷。
總之,當前公允價值的出現和使用都是順應了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下,公允價值的何去何從尚無定論。不過我們認為,采用公允價值會計準則仍然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