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飛
離任審計是新形勢下加強干部監督、完善干部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舉措,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經開展就顯示了其他審計無法替代的作用。但就審計實踐來看,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局限,并亟待解決。
1.審計時間的滯后性。目前,審計機關實施的離任審計大多是領導干部任期屆滿以后的一次性審計,即事后審計。審計工作開展時,領導干部大多已辦理人事任免、調轉。對被審計人在任職期間發生的錯誤或舞弊行為不能及時發現,無法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不能有效地減少國家和單位的損失。
2.審計安排的突擊性。審計項目安排存在突擊性和無計劃性。近幾年來,各地干部交流較頻繁,交流范圍較大,逢換屆調整,有時組織部門一次委托十幾個離任審計任務。審計機關被動接受任務,審計項目集中、時間要求緊,而審計力量嚴重不足。審計人員準備不充分倉促進點,無法在審前對審計對象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只能在審計過程中邊了解邊審計,影響了工作效率;審計取證只能查閱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對一些重要事項不能進一步調查取證核實,影響了審計廣度、深度和審計質量;面對繁重的審計任務,審計人員存有畏難情緒、消極等待,缺乏主觀能動性,達不到審計的目的和要求。造成個別“走馬觀花”式審計,做了無用功。
3.審計手段的單一性。從審計實踐看,由于離任審計存在時間跨度長、涉及業務范圍廣的問題。在人員少、時間緊的情況下,面對大量的賬冊、憑證等資料,審計組只能采用抽查法,根據經驗判斷審計抽查的重點,而無法進行資產的全面清查盤點;在審計范圍上,只能就單位本身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查,不能延伸到有關單位,以查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在執法權限上,以查賬的方式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會計資料進行審計,使一些不一定在會計資料上反映的違法違紀問題漏網。審計手段的單一性,無形中加大了審計風險。
4.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離任審計涉及到各行業各部門,內容廣泛,而離任審計的職能不僅僅是監督,同時還包括評價、鑒定等。這就要求審計人員既要懂得會計資料的判定和分析,又要具備法律的適用能力、宏觀經濟政策的分析能力;既要熟悉審計、會計、金融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審計對象的多元化和審計職能的多樣化,都要求審計人員的知識配備和技術水平要與之相對應。面對審計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糖衣炮彈”,審計人員更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堅定的政治信念。如果審計人員自身的素質不夠全面,就會嚴重制約和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
5.離任審計宣傳不到位。盡管離任審計已經得到廣泛開展,但仍有一部分領導干部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其重要性,更不能從深層次上理解離任審計是保護干部的一種手段。在離任審計過程中有時會碰到一些阻力,個別領導、會計會出現抵觸情緒,不支持、不配合。被審計單位怕查出問題捅出漏子,千方百計“拖關系,找路子”,要求把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影響審計工作的公正和權威性。
1.關口前移,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為了克服“先離后審、先升后審”所帶來的問題,同時正確處理好干部人事工作與審計工作的關系,建議將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如果說離任審計意味著查處,而任中審計則具有預警及防范的意義。只有將事后查處與事前防范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進一步將監督“關口”前移,從而有效地遏制腐敗。
2.部門聯動,確保審計結果落到實處。離任審計是一項關聯度較高的系統工程,需要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審計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將審計手段引入干部管理與監督之中,形成審計監督與組織監督有機結合的新的干部管理與監督機制。把對審計決定的執行情況也納入組織人事、紀檢監察機關的管理范圍,作為審計對象今后考核、任免、升降職務等的依據。
3.找準重點,提高審計效率。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離任審計不一定要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找準重點就能提高效率。
4.整合資源,靈活高效開展審計。隨著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離任審計工作的關注和要求,在審計機關自身力量很難圓滿完成審計任務的情況下,可以整合資源,充分利用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力量。同時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方法,努力提高審計質量。
5.多措并舉,加強審計人員素質建設。審計人員素質是決定審計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各級審計機關要把干部的素質教育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對干部隊伍建設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