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峰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要求高職高專在校學生“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使學生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即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然而現行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對于人才培養,存在著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技能的問題,沒有擺脫知識系統性、學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約,沒有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為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要辦出特色,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必須改變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強化技能培養。
由于現在的高職院校大部分是由原來的中專學校升格整合而來,大多數教師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一些的教師已經適應于“一只粉筆、一張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許多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總是擔心破壞知識體系完整性,結果理論教學課時量偏多,而實踐教學時間和手段非常有限。殊不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型應用人才為根本任務,以社會需要為目標。應以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主線去設計教學,以“必需、夠用、會用”為原則加強課程體系的設置。
目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訓室建設大多數停留在校內實訓室的層面。雖然校內實訓室能夠滿足課堂實訓的需要,對于學生技能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僅有校內模擬實訓室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財務管理專業技能實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現有校內模擬實訓往往都是由學生一人完成從制單、登賬到編制報表的全過程。而會計工作中的內部控制制度、原始憑證的審核制度等這些重要的內容通過校內模擬實訓是無法完成的。這需要拓展校外實訓基地。而目前大多數院校沒有或很少有真正的長期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限制了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大多數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師都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任教,本身缺乏實踐經驗。對企業實際會計工作方法、流程、財務軟件的具體運用等,只是憑自己的理解;在模擬實訓中只能靠課本知識和自己的能力進行感知。其指導與解釋缺乏真實性和權威性。特別是現在會計準則變化較快,有時還出現知識過時的現象。有些教師雖具有“雙師證”資格,但是證書代表的并不是實際的工作經驗。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實踐教學指導的效果,影響了對學生技能的培養。
培養技能型人才,首先要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創新。應以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為導向,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牢固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總體思路。筆者認為,高職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第1至第4學期,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習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基本文化素質和基本專業技能。教學場所主要為教室和校內實訓室。
第二階段為第5學期,這一階段主要進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證培訓以及崗位實訓。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證培訓,提高學生綜合技能。崗位實訓則打破原課程實訓的順序,分會計工作崗位進行實訓,從而提高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
第三階段為頂崗實習。通過一個學期的頂崗實習與實際操作,使所學專業知識與所從事的會計工作進行有效的磨合,真正達到所學與所干零距離,畢業與就業零過渡的目標。這一階段主要教學場所為校外實訓基地。
強化技能培養,必須具備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筆者認為,財務管理專業可采用“三結合”實踐教學體系。即:
(1)“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指將校內實訓中心與校外實訓基地有機結合。校內實訓以課程和分崗位技能實訓為主,為校外頂崗實習作鋪墊。
(2)“課程與崗位相結合”:即課程技能實訓與就業崗位實訓相結合。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實施技能實訓,崗位實訓培養全面職業素質。
(3)“實訓與考證相結合”:即實踐教學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相結合?!皶嫃臉I資格證書”考核,既是學生畢業的資格要求,也是對學生技能的綜合要求。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其他相關職業資格考試,以拓展其技能。
通過這樣立全方位、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最終使培養出來的人才具有更強的實踐技能。
“名師出高徒”。高職院校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是否具備“雙師’素質非常關鍵。對于師資隊伍的培養可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
“走出去”就是要定期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去做兼職或脫產會計,以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從而滿足指導學生實踐的需要。同時可以安排教師參加各種類型的會議或培訓,以保證知識的及時更新。
“請進來”就是要建立一支兼職教師隊伍。要聘請一些長期在一線工作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注冊會計師等來學院擔任兼職教師,開設專題講座或進行項目指導等。
校內外實訓基地是學生技能培養的載體,因此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對于學生技能培養至關重要。特別是校外實訓基地,是學生接觸真實賬務處理的重要場所,必須加大建設力度。各校應有選擇地與各行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可委派一批業務素質較高、有吃苦耐勞精神的專業教師深入企業,為企業提供財務診斷和管理建議,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借此來拓展實習基地,每年安排學生去實習,這樣可以解決一些單位不愿接收學生實習的難題。當然,靠這種方法聯系實訓基地是有限的,高職院??杉哟筚Y金的投入,每年撥給實習單位一定的實習指導費,借此多發展校外基地。
鑒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的難度,高職院??衫脤I優勢,組建校內會計公司,承擔代理記賬、審計之類的業務,為學生提供校內全真的會計實踐教學場所。我院財務管理專業成立了會計服務公司,對外承接審計、驗資、代理記賬、會計咨詢服務等業務。所有的會計業務都是由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之下完成的。這樣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真實接觸并實際參與各類代理企業的賬務處理、納稅申報、注冊驗資等會計實務,使學生一踏入社會就能迅速融入職業崗位,縮短了崗位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