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會計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規定著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就意味著一個財務從業人員履行和承擔了責任和義務,反之就意味著違背了會計的職業道德。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全校教職員要偕同舊生以身作則,拿全副精神來同化新生。教職員一定要和學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風,共守校規,斷不能有一個例外”。學為人師,行為示范,這不僅是對教育單位中每個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對高等院校中行政干部和后勤隊伍中每個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雖然,會計作為一個職業有其本身的職業道德要求,但高校會計的職業道德在教育示范意義上就顯得比其它行業的更加重要。
當前,全國高校都面臨著空前未有的發展機會,許多高校紛紛建設新校區,基建工程項目也越來越多,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儀器、書籍的采購工作也越來越繁重。在全國的高校中也不時發生過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些領導、老師,其中不乏財務人員因造假而最終觸犯了法律。這些有制度缺失的因素,也有會計自身的因素,因此,在這一點上來講,在目前高校建設任務空前繁重的情況下,加強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做好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監督很重要,而在監督中財務監督又是重中之重。監督做的好不好與高校會計的職業道德很有關系,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較高的道德素養,這樣才能履行好學校黨政賦予的監督職責,也只有做到這一點,學校也才可能步入穩定、持續的發展軌道。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目前加強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長遠意義。
高校會計職業道德是指高校會計從業人員在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沒有“立”,哪有“行”,職業道德規范的確定對于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非常重要,依照1996年6月17日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高校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應包括愛崗敬業、廉潔自律、保守秘密、堅持原則、客觀公正、提高技能、文明服務、誠實守信等。
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看似平凡,實則偉大。作為一名高校財務工作人員要熱愛本職工作,對自己的工作要認真負責,盡心盡力。不玩忽職守,不消極怠工。不僅要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個職業,更要看作是一個事業,一個與學校戰略發展密切相關的一個事業來對待。
廉潔自律:廉潔常常與奉公聯系在一起,不貪不腐謂之廉,立身清白謂之潔。自律就是要人們從內心深處自覺、自重、自省、自警、自制,并自愿選擇遵守法律和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廉潔自律是將職業道德規范變為職業道德行為的關鍵。高校會計人員身處象牙塔,擔負著培養國家各級人才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講,高校的財務崗位是一肩兩責,既要做好業務工作,同時也要做好育人示范工作。
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高校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高校會計人員不得將從業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泄露或給第三方以牟取私利。
堅持原則:堅持原則中的原則主要被理解為制度和準則。會計工作是一個原則性、制度性、程序性很強的工作,在實踐中會計人員要嚴格遵循會計準則辦事,嚴格遵循學校規定的財務流程辦事。
客觀公正:客觀是指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反映,不攙雜個人的主觀意愿,也不為他人意見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沒有偏失。高校會計在工作中要恪守客觀、公正的原則,就要做到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獨立性。
提高技能: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無才是廢品,因此,業務技能對于一個好會計來說是何等的重要。一個合格的會計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且要具有精湛的業務水平、較強的政策水平和較高的理論水平。
文明服務:服務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高校會計人員要樹立優良的服務意識,做到主動服務、熱情服務、禮貌服務。
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的重要部分。會計信息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失真的信息不僅會影響到決策,同時也會使得國家的稅收流失。“八榮八恥”中講到“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內容。高校會計在業務工作中要堅持誠實守信,做到講信用、講信譽、講承諾,做到忠誠地履行自己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做到不說謊、不做假。
“他律”是一種外在約束。自律,顧名思義是自我約束的意思。職業道德的他律與自律性根源于職業道德是個體道德與社會公德的統一。“人之所以能夠成為道德存在,僅僅是因為他存在于既存的社會中”。由此,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也是他律和自律的統一,首先是他律,他律是一條外部的、客觀的途徑,主要依賴法律、制度、規范、規定和社會輿論來實現。其次是自律,自律是一條內部的、主觀的途徑,主要是依賴會計自身的學習和自我修養來實現。
建章立制是財務管理依法辦事、按制度、按規則辦事的基礎條件,也是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外部推動力量。加強高校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建設是完善會計管理制度體系并制約不道德職業行為發生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有效地維護了會計管理制度體系的完整性,同時也從外部給高校會計從業人員堅守職業道德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對于制定出來的高校財務管理制度,不僅要貼在墻上,記在每個會計的心上,更要落實在財務管理工作的行動上。
機制是制度的具體落實和執行,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可見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實那也將是一句空話。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情況下,財務操作流程制定和內部監控機制建設尤其顯得重要。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會計人員建立考核、競爭、激勵和監督約束機制,對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監控和經常性的檢查,對于那些職業道德好的會計人員要激勵,對于那些職業道德較差的會計人員應給以相應的處罰或者直接調離會計崗位。
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是指管理者為了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會計信息的準確可靠,在充分考慮單位內外環境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單位各項資產和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控制方法、控制程序、控制制度等,形成一種相互牽制、自我約束、自我調整的完整系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27條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財政部也制定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根據實際情況,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系統主要應包括:貨幣資金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籌資與投資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工程項目內部會計控制系統、預算外收入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各項支出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科研項目合同簽定與科研經費管理等。以上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完善設計和有效執行將從外部形成一個合力,從而推動高校會計職業道德的形成。
清代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說道:“儉者,先自儉之;讓者,先自讓也”。一個人能否做到廉潔自律,關鍵是自身職業素質和社會公德的修煉。高校會計從業人員要不斷加強道德學習,提高職業道德養成的自覺性。通過學習,高校會計人員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將自己的工作與學校的發展聯系起來,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聯系起來,從而提高遵守和執行財務法規的自覺性。
目前,我國高校會計的自律機制尚不完善,因此,首要任務應是建立健全我國高校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組織。在上級會計學會下設高校會計職業道德研究會,并設立相應的高校會計人員自律組織,具體負責高校會計職業道德自律事務的管理工作,主要任務是制定職業道德準則、評價標準以及評價方式等。
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提高高校會計的職業道德知識,強化他們的職業道德意識和對職業道德規范的認識水平,從而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一方面,在會計再教育過程中不僅要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開展專題性教育活動,如開展誠信教育,建立誠信檔案。通過誠信教育,確立誠信意識,從而把誠信作為最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再次,開展榜樣示范和反面警示教育。選取正面典型榜樣和反面典型案例開展教育活動,案例教育有血有肉,更具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