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展
(皖南醫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項目,深受國內外人民的喜愛,習武者在健身、訓練、比賽中穿著特定的武術服裝,融合著武術自身的運動之美,充分展現武術的魅力。
龐大的習武群體和武術健身群落,為武術的發展,特別是開發武術產業,奠定了深厚的群體基礎。武術服裝是武術產業的一部分,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目前我國武術服裝產業的發展還很匱乏,本文通過對我國武術服裝存在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其發展策略,以期為武術服裝產業化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查閱大量與武術產業、體育產業和品牌相關的信息資料和論文專著,并對相關的信息資料和論文專著進行了梳理。
走訪了一些武術名家、武術用品制造商、武術用品專賣商等,共同探討武術用品品牌戰略的新觀點。
通過對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產品打造品牌形象進行研究分析,從理論角度提出打造中國武術用品業品牌形象的途徑。
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在市場上衡量品牌的最重要的價值標準就是質量。有一流的質量,才可能有一流的品牌產品,質量是品牌的支撐點,是創造品牌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優秀的品牌經過時間的洗禮和市場的激烈競爭,必然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良好的質量信譽。我國的武術服裝無論是在產品的科技含量還是質量標準與國際著名體育品牌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況且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許多武術服裝是小作坊半自動制作的,有的甚至是仿造的。大多作坊的裁縫師對武術不甚了解,而武術運動又是復雜的身體運動,對武術服裝的功能性要求很高,導致武術服裝做工粗糙,達不到武術服裝特殊的運動及審美要求。產品質量低劣,嚴重地影響我國武術服裝業的建設。因此,提高我國武術服裝產品的質量,刻不容緩。
武術服裝產業經營人才嚴重匱乏,雖然服裝人才濟濟但結構不合理,我國高校服裝專業人才多,但對武術服裝開發研究的甚少。武術服裝不同于一般的服裝,它是功能性服裝,既要滿足武術運動的功能性要求,又要使服裝顏色、款式、與不同年齡、身高、體重的人結合好,在武術運動、表演中起到良好效果。從事武術運動競技、培訓的人才多,但懂相關服裝產業發展的經營管理人才少,缺乏既懂武術又懂現代服裝經濟的專門人才。急需培養高水平的熟識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精通市場營銷技巧,懂經營、善管理的人才隊伍。
媒體宣傳對任何一種新興產業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大眾傳媒發達的今天,建立品牌與廣告宣傳幾乎是同一概念,大量實踐證明廣告是提高品牌認知程度,塑造品牌個性的有力工具。服裝品牌的推廣是一種有效方式,只有選擇恰當的媒體,才能使產品從默默無聞走向世人注目的中心。應通過電視廣告、媒體時裝發布會、時裝表演等推廣手段,拓寬大眾對服裝的了解。武術在推廣發展中利用了大眾傳媒的宣傳效應,通過報刊、雜志、影視等都對武術知識的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們很少看到有關武術服飾方面的傳媒推廣,媒體的宣傳和自我包裝方面存在不足,使得超凡脫俗的武術服裝文化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深入民心,方便快捷的傳播渠道沒有得到開發利用,有關的部門沒有充分重視,以至于很多商業效應都無從發揮。我們應利用廣告、專業媒體、電視網絡等宣傳載體進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造勢。讓更多的人了解武術服裝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去欣賞武術運動中的服裝美。目前,首要任務就是加強自身形象的包裝力度,全新改造,以期最大限度地開發潛在資源。
中國現有武術人口7000萬,其中常年在場館習練人數多達100萬以上。中國武術的國際市場也頗為可觀,隨著中外文化、體育交往的日益頻繁,中國武術被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和接受,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從經濟學角度考慮,他們是武術消費的基本群體,是推動武術產業發展的主體。面對偌大的武術服裝消費群體,我國相關的武術運動管理部門對此重視不夠,沒能夠當作一項重點產業來抓,一塊巨大的服裝市場沒能得到充分的開發。
近年來,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和體育市場的逐步成熟,體育用品業已經進入品牌競爭階段,品牌已成為打敗同行競爭對手的強有力武器,品牌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許多體育用品都走品牌之路,并取得顯著成效,作為中國民族傳統體育代表項目的武術在這方面顯然有些滯后,武術服裝業應該緊跟其他項目的體育用品業走品牌之路,樹立武術用品品牌形象,促進武術產業的發展。
值得欣慰的是有些武術用品市場已經初步形成,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河北定州的武術器械,福建的散打用具,浙江麗水的龍泉劍,這些武術器械在武術愛好者中大多都是耳熟能詳的,而相對武術服裝而言卻知之甚少,究其原因是沒有知名的服裝品牌。武術服裝與體育服裝相比算是冷門商品,在一個城市里,或許連一家專門賣武術服裝的商店都找不到。與琳瑯滿目的體育服裝品牌相比,武術服裝自己沒有可以叫得響的品牌,至于買武術服裝,何種面料、款式適合自己,對于大多數人更是迷茫。像浙江麗水傳統器械生產區域內的230余家生產龍泉劍的企業,年銷售收入達8500萬元,230家的產品銷往海外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武術服裝產業將伴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嶄新的發展良機和異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電視促進了現代體育信息的傳遞和傳播,擴大了體育的社會覆蓋面。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通過電視途徑,直接被傳播到大眾的面前,被大眾所接受、喜愛甚至信仰。武術作為的中國傳統體育的優秀文化代表,其發展和推廣將中華傳統武術精髓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可選載體首推電視媒體,央視“武林大會”節目通過各個傳統武術門派的擂臺比賽,把傳統武術的風采展現給廣大的電視觀眾,同時將各個門派傳統武術服飾展現在觀眾面前,通過各個門派服飾的款式、色彩、圖案等,給觀眾以視覺上的沖擊,觀眾可以體會到中國傳統武術服飾的魅力所在,在形成認同感的同時讓其產生身受之感,加強武術服飾展示的效力。河南“武林風”節目為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探就了一條成功之路,通過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和國外電視臺的合作交流,把武術文化很好地加以推廣。借助這個交流平臺,在武術套路與武術服裝的契合上下功夫,不僅讓全球觀眾欣賞到了武術的節奏美、造型美、勁力美、技擊美、結構美,而且習武者穿著特定的武術服飾進行演練,在攻守進退、閃展騰挪的運動中,一種靈動飄逸的審美效果就立刻凸顯出來,武術運動與武術服飾共同創造的這種意韻情調,是其他體育運動所不能刻意追求的。在武術表演期間注意武術服飾的展示,將傳統服飾與現代時尚很好的融合,讓更多的人喜歡武術服飾。同時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特點傳播有關武術及武術服飾發展的動態信息。還可利用報紙、刊物等大量的文字、圖片資料來展現武術服飾之美,利用“殊途”的多元媒體關照,達成武術服飾之美盡顯的同歸立意。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作為武術事業發展的主管部門,要加強武術服飾的設計與推廣工作,設立組織開發的專職職能部門。同時應加強體育從業人員和其他專業科研人員的交流、合作,綜合武術服飾設計多維度切入點的立意,力顯服飾的現代性格。同時,隨著武術文化世界融入性的日益明朗,武術競賽服飾的設計理應納入上級主管部門的視角之內,將中華民族的深邃底蘊與兼容并收的性格體現于武術服飾設計理念之內。在設計上既要兼顧傳統武術服飾的繼承,又要兼顧與現代時尚的結合,即要在保持民族性服飾的同時兼顧西方服飾的特點。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趨于多元化,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的不同,構成了他們消費心理的不同,因此,在武術服飾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年齡、職業、社會階層、生活方式等許多因素的差異,深入分析其內在需求,設計出適合不同習武人群的武術服裝。同時根據四時節氣的變化設計出休閑的服飾,讓更多的人在休閑時也能穿上武術的服裝,以產業化的形式推廣武術服飾,讓更多的人喜歡武術服飾、喜歡穿武術服飾,讓武術服飾成為生活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品牌名稱是品牌的核心要素,但是由于標識與圖標是非語言的,它可以更容易地跨地區跨文化傳遞品牌的含義,所以給人留下來的印象更直觀,更容易記憶,在品牌聯想上具有更多的優點。但是有些國內品牌的標識并不含有什么特殊意義,或者基本上對此未加考慮,無形中為服裝的推廣設置了潛在的障礙。因此,一個好的品牌標識圖標,對品牌含義的傳遞至關重要。標識與圖標的設計,首先要考慮到它的設計要符合眼睛的視覺感受,也就是設計好字體、顏色等。其次,要設計出賦有運動含義的標識圖標來。大多數知名品牌的標識都附有一定的含意,國內武術服裝品牌的創立還有待在這一問題上進行深入的研究。
“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這兩個戰略已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科學技術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沒有科技含量的產品不受人們的青睞,武術服裝產品也是一樣。我國武術產品企業應該努力培養和引進人才,加大科研力度,注重科技開發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打造企業產品品牌。國外的一些知名品牌企業,如1991年美津濃公司利用航天技術,為卡爾·劉易斯制作了僅重115克的專用跑鞋,幫助其打破世界記錄,從而美津濃品牌也在世界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成了知名品牌。中國武術服裝可以吸取、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塑造武術服裝自身品牌。
現在企業主要從兩個方面切入體育,一是許多企業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往往將目光投向體育;二是企業的產品,要通過一個載體來推廣、揚名,體育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因此。武術用品如果要創造品牌,那么就必須提高武術產品的知名度。對于體育用品企業來說,贊助各種體育賽事是見效最快、最能在消費者中樹立良好形象的方式,有許多企業就是一“贊”成名的。贊助體育賽事是體育用品生產企業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體育贊助是一種雙贏行為,作為體育用品生產企業,贊助體育賽事是真正的“取之于體育,用之于體育”,它更有助于企業的品牌宣傳和推廣。如:武術服裝生產企業可以贊助武術的錦標賽、傳統武術節等各種武術賽事,提高武術服裝的知名度,從而創造品牌。
幾乎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形象代言人,為品牌選擇名人代言,目的就是希望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其所宣傳的品牌上來,通過名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讓消費者聯想到品牌的內涵。因此,在選擇做廣告的名人時,一定要注重名人與品牌之間存在著豐富的、有價值的聯想。
當今是一個廣告信息時代,只要有收音機、電視機、電腦、報紙、雜志的地方,就有廣告,而廣告當中肯定少不了明星的推銷。體育產品大部分時間是面向廣大青少年,而當代青少年又深受“明星效應”的影響,因此,利用“明星效應”來創造體育品牌,無疑也是一種有效途徑。例如,喬丹是20世紀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耐克請喬丹作廣告,利用他的高超的技藝和偉大的人格魅力,在無數人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耐克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明星代言服裝品牌的人很多,都拓展和鞏固了體育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武術服裝用品可請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國際知名度較好的武打明星來做廣告代言,利用他們在功夫世界的影響力,不斷進取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打造武術服裝品牌,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唐韶軍.武術服飾的美學特征及其傳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6):50-52.
[2]武 展.曹海.論武術服飾的繼承和發展[J].搏擊·武術科學,2007(4):22-23.
[3]馬 劍,邱丕相. 從科學和人文精神看武術的生存與發展[J].體育學刊,2004(9):5-6.
[4]郭慶平.武術產業開發及發展趨勢探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2(9):49.
[5]陸 絹.現代企業品牌發展戰略[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6]陳 放.品牌學[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