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清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傳統武術研究】
談太極拳中捋法的運用
林 清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捋,是太極拳中的八法之一,是四正勁,是太極拳常用的技擊方法。文章從捋的方法,捋的手法,捋的用法,闡述捋法在太極拳中的運用,同時還介紹了捋法在太極推手中如何應用以及注意的問題,與太極拳愛好者共勉。
太極拳 推手 運用 捋法
捋,是太極拳中的八法之一,是四正勁,是太極拳常用的技擊方法。
捋的方法,有定步捋、退步捋和轉身捋等。以六封四閉第二動作為例,定步左捋,當對方左腿在前,用左手從我右側進攻時,我立即身左轉,用左手接其左腕順纏引進,貼住腰向左旋轉。但應注意此時小腹轉的多,胸轉的小,胸口斜對著對方;同時用右手壓在對方的左肘關節外上側,用下塌外碾勁,撥轉對方的來力,使其落空。
捋是引進對方來手的一種方法,它與采、挒一樣,都是向我方順勢引進而使對方落空。捋和采、挒的區別,捋走中盤勁,采走上盤勁,而挒走下盤勁。從外形上觀察,捋是中等的圈子,在胸前環繞;采走大圈,手指高與眉齊;挒走小圈,前手與臍齊,后手與腰齊。
捋的手法,有單手捋、雙手捋。比如單手捋的動作掩手肱拳。它的用法是當對方向胸前打來時,我即將右手向右后上方捋,同時上右步,貼身打靠對方,是對方失去重心而摔倒。雙手捋的動作在套路中也很多,比如,青龍出水轉換雙推手,就是兩手向前捋。還有斜形動作,就是一手粘其腕,一手粘其肘臂部,順其勢,以捋勁使對方勁向側或前牽引,改變原勁力的方向,則捋化;但同時可順其方向用力,使對方繼續前伸落空,是以防為攻的技法運用。
捋的手部纏法為雙順纏。兩手距離為一小臂寬,后手纏引對方的腕部,貼在心口前,手心應向心口,大指向外上旋,中指向外下轉,無名指和小指則向里上轉,這是順纏的收法。其運用表現在前手搭在對方肘關節外上側,以腕部制敵,順纏時,沉肘下塌而以腕部向外碾轉下壓,對準對方的中心,這是順纏的用法。
捋勁,表現在兩手的勁路與對方進攻的力量,在引進時方向時要一致,就是合力;后手貼腰旋轉,同時前手沉肘貼肋,下塌外碾時,是分力。沒有合力,無法引進;而沒有分力,則不能使對方力量落空。捋勁是順對方的來勢,向側、向后的牽引力。凡對方向我掤或擠時,我則一手粘其腕,另一手粘其肘臂部向兩側順勢斜線牽引,如用之得法,可引使對方向前、向側傾倒。使用捋勁時離不開掤勁,離開了掤勁,就容易產生扁勁,如果勁扁了,不但腰勁發揮不出來,捋也發揮不出來,威力也不大,也難以達到捋的效果。
捋在太極推手時要特別注意捋的勁點在兩腕,轉折在腰,是順其來勢引進落空之法。太極拳講的“四兩撥千斤”實際上就是捋勁。捋時,周身協調、勁點準確、沉肩墜肘、氣貼于背,保持立身中正,頸項與尾閭聯成一條直線,脊椎伸直,以脊椎為軸,腰為輪,通過腰的旋轉,將對方的勁引向身體的左側或者右側。兩手和腰的旋轉協調的越好,捋的威力就越大。
在推手中捋時接手要輕、準、快,不破壞和截斷,對方打來向前沖的勁,使對方打來的勁,在中途中不斷、不停、不變,通過腰脊的旋轉加大了對方向前沖的速度,使對方來不及變化而摔倒。
推手時捋還要順和韌。順,即柔順,順勢借力;韌,即韌性,內含堅剛。捋法的外形象抱,在太極拳推手中,任何手法都是節節貫串,勢勢相連。即使發放后使雙方一時脫離接觸,但也要做到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達到外柔內剛。猶如“棉花里裹針”。
捋法是用摩擦力把對方的來勁引向我身軀外側使之落空,當捋勁借力得手時,可使對方向前傾側,甚至跌倒。在掤、擠、按等發勁時,一般都是使人向后傾倒,唯有捋勁能引人前仆,而也是最難以掌握的,全憑適度的摩擦力。捋得太重,被對方很快察覺而被對方走脫;捋得太輕又不起作用,而且很容易被對方侵襲。
捋法要與采、掤、擠相互聯系應用。因在捋法的應用中,還包含著采拿、擠靠、掤等手法,運用時無論哪一環做不好,都會功虧一簣。如在應用捋法時,我首先以前手采拿對方進攻之手,使我前手采拿之纏絲勁達到其肩,乃至足部。同時,前手變后手,后手變前手,以擠捌之勢搭在其肘部,以腰襠旋轉帶動兩手完成捋的動作。而這些動作的完成就在一瞬間,收放要在瞬間中完成;在太極拳推手中,首先是先掤后捋,這兩式相接而合用,因為捋是手向里而掤是相外,兩者的方向相反。所以先掤后捋就形成了一個“折疊”,有利于引出對方的反作用力;其次,凡對方的來力越大,運動慣性也越大,我捋之就越能得力。但如果在捋前不用掤法,就易被對方直搗內門。因此,用捋法前即先用掤法再用捋法結合應用。這樣才運用自然,真真假假,使對方陷入虛實不分狀態。這樣捋法在推手中就能發揮較大作用,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用捋法不能得手,遇到對方在中途向后抽身時或對方順我捋勢用擠、靠向我襲來時,我都可乘其進退之勢,化開后兩手相合,補以擠手“以擠還擠”或“以擠破靠,這樣往往比較得力順手,所以說“捋擠相通”。但如果對方主動攻我時,我不可逆勁反攻,只須與來勁略成直角錯開,補以擠手,或“以擠還擠”,或“以擠破靠”。由于這種方法比較得力順手,則捋擠相通,擠可破捋。
總的來說,捋勁是引化勁的一種形式,須順其勢而取之,要以柔順為宜。只要掤勁不丟,切勿使己臂貼身,要隨腰腿圓轉而捋,用捋法足必須坐腰落胯,側身閃展柔化。其身法要和順,步法要穩固。如果是比手練習,則以多取順式捋為好,尤其是撤步順式捋,那是十分得力的招式。在熟練后自能得心應手,從容地隨感隨化,隨化隨發。如果捋勁不求柔順,逆勁用捋,一味追求頂抗、硬拔,那就沒達到目的,反而沒有捋勁可說了。
所以說,要掌握好一個捋法,必須明白和了解其著法的組成及其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能練好和用好捋法。按此相互聯系的原則,其他像太極拳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前發后塌等法則也就容易理解了。
[1]李大虎.太極拳八法研究綜述[J].隴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0).
[2]孫緒生.簡化太極拳運動中的位移和重心變化[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4).
[3]孫緒生.太極拳運動中肩肘關節角度的變化[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0(1).
[4]鄒玉春.太極拳技巧[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Rubbing Palms Along In Taijiquan
Lin Qing
(Shenzhen Polytechnic Institute,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Luo (rubbing)is one of the eight ways in Taijiquan,is one of the four kind of strength ways,is the common skill in Taijiquan.This thesis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Luo (rubbing plams)in Taijiquan from a few aspects and its application,at the same time studies the key points of its application and the problems,tries to study Taijiquan together with other Taijiquan fans.
Taijiquan Tuishou application rubbing plams
G85
A
1004—5643(2010)02—0025—02
林 清(1 9 7 1~),男,講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