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美玲
(江蘇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3)
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另類解讀
洪美玲
(江蘇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3)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的研究方法,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全球化發展提出了三個批判性問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西方化是最大的不公正;奧林匹克運動的競技性帶給人終身的痛;奧林匹克運動的商業化運作給奧運會的公平、公正、合理等思想體系蒙上了陰影。
奧林匹克 另類 解讀
今天的奧林匹克運動憑借著龐大的媒介傳播著西方體育的價值觀念,呈現出一種歐美中心主義傾向,對世界各地的體育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國際奧委會委員的遴選制度、舉辦城市的選擇、在內容和項目上的設置、比賽的規則等都存在著嚴重的排他利己性,這種帝國式的侵略已經深深地影響著奧林匹克運動自身的發展。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到2008年29屆北京奧運會為止,有3屆因戰爭未舉行,其中有15屆在歐洲舉行,6屆在美洲舉行,2屆在澳洲舉行,在亞洲才舉行3屆,這意味著有23屆是在西方國家舉行,占92%;在悉尼奧運會上所設28個大項300個小項中,東方特色項目可謂鳳毛麟角,僅有柔道、跆拳道等極個別的項目外,其余均為西方運動項目;參與奧運會的10651名運動員中,其中近一半的運動員來自歐洲(49.6%),發展中國家實際參與狀況遠不能令人滿意;奧林匹克決策層由西方人士主導,在國際奧委會當前的123名委員中,52.6%的委員來自歐美國家;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的成員中,只有極少數人來自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這些數據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體育全球化只是單純意義上的西方體育全球化,東方體育項目如果要進入奧運會,必須經過西方主義改良,經過西方認同,能否進入奧運會還不能最終確定,我們中國武術沒有進入奧運會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現階段奧委會的西方化現狀是奧林匹克運動最大的不公正,這種不公正已引起國際奧委會的高度重視。為了消除這種不公正,認同和團結世界各民族文化,奧林匹克發展的主要目標便是融合和吸納多元文化。在2000年的論壇上討論這一問題時,論壇呼吁國際奧委會防止文化的單一化。隨后,旨在推動改革的“國際奧委會2000委員會”更是強調指出:“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對普遍性的推崇絕不意味著標準化和現代化,或文化的單一化,更非歐洲化和西方化。”在考慮文化的多樣性時,吸納和融合東方文化應成為歷史的必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使以西方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奧林匹克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強化,那就必然要使奧林匹克文化多元化,東、西方文化大融合。然而,這一思想得到多年的論證后,最終驗證:這只是某些學者一廂情愿的想法而已,就連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并經過西方化的競技武術的入奧之路也布滿荊棘,充滿坎坷,入奧問題遙遙無期。
在當今,競技體育的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競賽水平日益精彩,我們不斷地取得進步,不斷地打破世界記錄,人們不斷地喝彩,我們被眼前的繁榮景象所迷惑,我們被奧林匹克運動所吸引。然而,在這種表象之下,你是否知道人們為此所付出的沉重代價,這種代價正在蠶食著競技體育發展的生命線。隨著近代自然科學取得巨大成功,對理性的推崇又具體演化為對科學的迷信并進而演化為對技術理性、工具理性的迷信。表現出理性化、職業化、量化、記錄化、參與機會平等、自由、科學化等現代性特征的奧林匹克運動,也以勢不可擋的潮流成為世界體育的主體。在體育比賽中,運動員跑得越來越快,跳得越來越高,動作越來越難,最直接的導致便是退賽的越來越多,傷痛越來越多,不幸猝死的和終身癱瘓的也越來越多。
奧林匹克運動帶給了運動員因競技致傷致殘永遠的痛。飛人劉翔因不堪“阿喀琉斯之踵”的重負而傷別紅色冠軍跑道;桑蘭等因競技體操而落下終身輪椅;特殊項目對運動員的特殊要求致使許多運動員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的現象普遍存在,而在他們退役之后將伴隨他們終身;又或某某球員又因綠茵場經搶救無效而猝死等等。一個又一個不幸的報道總是時不時的出現,給競技體育的發展蒙上了陰影。試問在遠離投擲狩獵、茹毛飲血古代的今天,全球究竟有幾人在為金牌而天天擲鏈球、練舉重或投標槍等等而把自己的身體養的肥肥壯壯的,又有多少人為了競技體育而保持瘦小體型因此挨餓呢?這些項目都是對身體的極度摧殘,它違背了人體自然的生長發育規律,為了某一特定的競技項目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為代價,從而獲得與競技項目而相適應的身體條件。奧林匹克運動能否讓運動員們自然生息,能否回歸“公平競爭”、“人人平等”、“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在于參與”的最為核心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呢?這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理想中最為樸素的思想之一,更是實現人的本質和尊嚴權利的途徑之一。
當人類在競技賽場上不斷實現著光榮與夢想的同時,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和事件卻總是糾纏著奧林匹克運動,如戰爭、宗教的毀滅與破壞、政治的阻擾、權力的斗爭以及特權和腐敗等都侵蝕著奧林匹克運動。同時,運動員在巨額的經濟利益面前,興奮劑和假球、黑哨,是體育運動競技本質的異化,它給奧運會的公平、公正、合理等思想體系蒙上了陰影。
奧林匹克憲章中規定:“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發展的一種生活哲學。”其思想內核是體現美、公平、公正、拚搏、團結、和諧與尊嚴的道德理念。“奧林匹克主義謀求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在努力中求歡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最前沿最尖端的科學技術被應用于賽場的奧林匹克競技場,它能輔助運動員一次次突破人體的極限,最終站到最高的領獎臺。因此,運動員在道德、健康和金錢、名譽的天平上不假思索地選擇了興奮劑,興奮劑是商業化刺激的副產品,是攀附在奧運會上的一大毒瘤,是體育運動競技本質的異化。興奮劑的濫用,我們且不說它長期服藥使得許多運動員在退役后飽受后遺癥的折磨,其中大多數都患有肝臟和腎臟感染、生育障礙以及慢性疼痛;更重要的是它破壞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公平性,蠶食了奧林匹克運動安身立命的基石。
充斥著興奮劑的奧林匹克比賽,只有運動成績的提高,而無體育運動的發展,必將使體育陷入無發展的虛假繁榮的泥坑,使奧林匹克運動運面臨著毀滅。雖然各國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加大了對興奮劑的監測力度,但是,人類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在科技進步的掩護下,興奮劑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傷害著人們的心靈,沖擊著公平、公正、拚搏的道德倫理,追求一種虛偽、人性淪落、急功近利的人生價值,越來越多運動員在這種功利主義色彩十分濃厚的價值取向影響下,迷失自我,道德失范,奧林匹克運動正面臨著靈與肉的博弈。興奮劑問題使奧林匹克運動已經出現被異化的危險,如果人類無法控制興奮劑這個惡魔,奧林匹克精神將被拋棄,奧林匹克運動將重蹈覆轍,走向衰敗。這正如王崗教授所說的:興奮劑不僅異化了服用者的肉體,更加麻木了他們的精神,它是一株妍麗的、有毒的花草,我們被它吸引了視線,我們迷失了自己,也最終辜負了體育。
但隨著奧林匹克商業化的過度發展,奧林匹克更像是個誘人的大蛋糕,成為一個謀取利益的工具。雖然,仍有許多人癡心不改地致力于奧林匹克理想的追求和世界良好秩序的建構,但更多的人轉向了對奧林匹克所帶來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利益的探求。奧林匹克運動上至國際奧委會,下至運動員,腐敗問題都在侵蝕著奧林匹克事業。在著名的鹽湖城丑聞中,涉嫌受賄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有24名之多。而詹寧斯在他的《五環貴族》一書中記載了國際奧委會委員們的活動,他指責一些委員“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收禮和乘飛機周游世界,他們夏季想去哪里度假,就把選票投到哪里”。他還指責某些委員在投票表決奧運會舉辦城市時,“明目張膽地受賄和搞欺詐”。此外,裁判員受賄的惡劣行徑也在流行,導致一些素質不高、道德低下的裁判員“打黑分”的現象愈演愈烈,奧運賽場上假球、黑哨、賭球早已老生常談。體育賽場上屢屢出現的違反體育道德的事情,無一不與過度的商業化和經濟利益有關,它影響的不僅僅是幾場比賽和幾個人,而是對奧林匹克精神和理想的玷污、褻瀆和背叛,是對奧林匹克事業的致命打擊。這些腐敗行為不僅玷污了崇高的奧林匹克精神,而且嚴重損害了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和形象,限制了運動自身的發展。
奧林匹克運動作為復歸人類本真狀態的一種方式曾如此地為人們所推崇,以至于人們將它作為高于社會現實的一種理想而孜孜以求。它純潔、神圣、崇高的目標曾給人以期許———奧林匹克要使人在存在論意義上成為其本身,并進而推動社會與人類的共同發展。但是,奧林匹克在其發展過程中,它運用一種商業或者就是商業化的方式來處理它的奧林匹克“財產”,他們把奧林匹克主義“出賣”給了媒介和商業利益。奧林匹克的過度商業化使奧運會這個人類的理想之舟有可能失去控制,從而成為了奧林匹克發展的隱性阻力,同時也因背離它的理想而失去它的純潔性。如果這樣,它存在的價值將引起人們的懷疑。
誕生于西方文化襁褓中的競技體育已經成為了一種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文化體系,它表達了人們通過競技運動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世界和平和各民族間的互相理解的渴望,對團結的向往,對體育道德的推崇。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不公正和它的負面影響因素認識的同時,也被越來越多的被穿上了商業化的外衣,在科技理性的牽引下離人性漸行漸遠。我們今天需要重新評估它的價值,重新闡釋它對體育的影響,從而使體育更加貼近人性,更能表現出人類最原始、最本質的力量,人類自身的價值與尊嚴。通過對體育奧林匹克運動的另類闡釋為人類大眾提供一種嶄新的生活信念,回歸體育本來的價值與精神。
[1]王 崗.奧林匹克運動的追求與武術進入奧運會[J].體育文化導刊,2004(12).
[2]蘇新榮.奧運會過度商業化的弊端[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6).
[3]康戈武.中國武術實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65-66.
[4]王 芳. 藥物的異化: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面臨的嚴峻挑戰[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6).
[5]王 崗,張大志.競技體育悲劇意識的現代闡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2).
[6]孟鳳芹.奧林匹克運動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國傳統文化[J].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9).
[7]梁同福,孫晉海.西方文化視閾下的奧林匹克“人文危機”[J].體育文化導刊,2006(11).
Another Interpretation on Olympic Games
Hong Meiling
(P.E.Department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finds three critical issues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Olympic games development:the most unjustice is the wersternization of odern Olympic games;the competitive nature of Olympic games bring the pain of life;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Olympic games puts shadows on the fair,just and reasonable thoughtssystem.
Olympic games another interpretation
G85
A
1004—5643(2010)05—0087—02
洪美玲(1974~),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