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櫻
(天津市政工程學校,天津 300000)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國民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現代科學技術與現代教育思想的有機結合,形成一種嶄新的教學手段即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進入中等職業教育領域的同時,對職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為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同時必將推動中職教學改革和發展,并打破傳統的封閉式職教模式,改革教學課程設置,豐富專業教學內容,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具有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是大勢所趨。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包括(1)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2)以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為核心(3)以一切學習資源,包括傳統教育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為研究對象(4)以追求和實現教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為宗旨(5)現代教育技術包括物化技術和智能技術。
我國傳統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是教師處于教學的中心地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學生被看成外部刺激反應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對象;教學內容是教師以教材為中心的授課內容。這就造成學生畢業后動手能力差,所學知識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會說,不會做,甚至是不會說,更不會做的現象比較普遍。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職業教育中使用的教學媒體越來越多,因此要依據專業和學科特點,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職業教育中,對傳統教學媒體與現代教學媒體進行優化組合,各展所長,組成多種媒體相互配合的媒體組合教學系統,優化專業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傳統學科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上,我們也作了諸多的嘗試。如我校主專業市政工程技術、橋梁工程技術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反應不好講,講橋梁結構、路基路面結構時只能講一些條條框框,沒有實物,學生看不到內部結構,又不能把橋、把路拆開看看。講如何修橋、建路時,困難更大。施工現場是很好的課堂,但不能總是把學生帶到施工現場,在校園里鋪路,架橋更是天方夜譚。這時,如果我們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通過CAI課件、現場施工過程視頻等多媒體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能使學生較容易理解施工的全過程,只有看到了,才可能真正學會并掌握。再比如測量專業,近年來測繪行業的發展對測量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要培養學生基本的測量測繪能力外,還需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制圖能力,利用CAD等課程,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測量專業教學結合起來。再比如在機電專業教學中,電動機工作原理的講解,一直都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應用電磁感應原理的電動機工作磁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想象切割磁場變化就相對困難,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的優勢,將其工作狀態用動畫的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教學生學知識,又能培養其思維能力。
通過上面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基于多媒體的教學活動過程完全遵循一種新型教學結構,成為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一大亮點,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結構與傳統教育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相比,不論是教學的質量還是效率都有顯著的提高,這充分體現了新型教學結構的優越性,也表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與各學科教學進程的有機結合對于教學的深化改革確實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現代教育技術對硬件建設的要求比較高,投資的力度相對比較大,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教學現代化水平。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各高校的普及與推廣,各校對硬件設備的投資力度逐漸加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各校在設備購置前必須經過充分的論證,以防盲目追求"現代化",導致設備購置后的閑置。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時,更應注重軟件建設,如各種課件的研制、開發、利用,網頁的制作,網上教學資源的維護與更新等。
切忌把計算機當作投影幻燈,只簡單地用其表現靜態的文字、圖像,甚至是課本內容的照搬,與其如此,還不如使用傳統的投影、幻燈,這樣更經濟實用。要十分重視師資的培訓,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要求教師自身具備現代化的素質,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不但要能熟練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而且要具備較高的現代化教學設計水平,具有編制高水平的CAI課件和網上課件的能力。把以多媒體為核心的教育技術在學校中進行普及和應用是當今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能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職業教育教學中仍會采取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形式。教育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它在職教領域教學中的意義是積極的,但是也不是說在教學中就可以不加分析地使用,好像教育技術是萬能的,這就走入了誤區。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其優勢,彌補教師自身的不足。可以尋求一種有效的方法將教師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使之成為一種高效的教學系統。
盡管運用教育技術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但它不是教學質量的決定因素。課堂教學的質量關鍵在于教師怎樣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從而達到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目的。教育技術只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輔助工具,利用它,可以把復雜的、難以口頭表達清楚的內容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如果不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忽略了教育技術的靈魂在于強化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一味盲目追求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那就本末倒置了。
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僅是一種提高職業教育科技含量的技術手段,而且是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職業教育因其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方法的特殊性,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職業技術的教育、教學活動將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實用性。在新世紀的職業教育實踐中,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決定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現代教育技術決定著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今天的職業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倚重現代教育技術的科技優勢,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必將為中國職業教育提供廣闊的舞臺。
[1]黎大志.現代教育技術[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陳琳.現代教育技術[M].天津,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
[3]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黃榮懷.信息技術與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張亞斌.遠程教學中的媒體選擇理論[J].開放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