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新枝 呂忠華
謹防“憫農(nóng)”變“吃農(nóng)”
●倪新枝 呂忠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這兩首詩,成就了中唐詩人李紳“憫農(nóng)詩人”的美名,也使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詩中對農(nóng)民充滿人文關(guān)懷的人,做了官特別是位居宰相之后,也“漸次豪奢”起來,一餐耗錢多達幾百甚至上千貫,而且他特別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只,因此他家院后宰殺的雞堆積如山。這哪里是“憫農(nóng)”,簡直就是“吃農(nóng)”!
時至當代,像李紳這樣實現(xiàn)“華麗轉(zhuǎn)身”的也不乏其人。廣西玉林市委原書記李乘龍臨刑前在獄中寫道:出身布衣貧,自幼講誠信。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角度看,李乘龍說的應(yīng)該是真的。當然,李紳由“憫農(nóng)”變?yōu)椤俺赞r(nóng)”也好,李乘龍由“自幼誠信”變?yōu)椤柏澋脽o厭”也罷,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從他們的身前與后事中,得到警醒和啟示,集中到一個字上——就是“慎”。翻翻詞典,對這個字的解釋很簡單,就是“小心”;然而,要做到卻不簡單、不容易。有的人是用一生踐行和修煉,有的人是用一生追悔和補償。
慎微慎初才能自警自省——對小事要小心。慎微、慎獨,是古人的修養(yǎng)方式,指的是從微末小事、獨行獨居處自律。《明太祖寶訓·卷四》中云:“不慮于微,始貽大患;不防于小,終累大德。”貪腐者并非天性貪婪,往往是從小事、小節(jié)開始,在獨處、獨行時誘發(fā)。因此,慎微的防線要常筑,慎獨的警鐘要常敲,切不可在一次次貪圖小利中積少成多、越陷越深,更不能因缺少監(jiān)督就放縱自己、為所欲為。新中國第一大案中的劉青山、張子善就是從皮鞋、手表等小利開始,加上一定時間內(nèi)的監(jiān)督缺位,才失足落馬的。事實反復證明,腐敗總是在由小到大的過程中發(fā)展,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滋生。只有時刻警醒自己慎微慎獨,不取不義之財,不拿不法之物,不去不凈之地,不交不正之友,才能“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慎權(quán)慎位才能防腐防變——對權(quán)力要小心。我們有的人知道關(guān)心權(quán)力,但不大懂得小心權(quán)力;只知道爭個好位子,卻不知道如何坐穩(wěn)位子。其實,權(quán)力不能使人高尚,卻往往使一些人墮落。因此,無論官居何職、身在何處、處在何時,都要對權(quán)力有所警惕和敬畏。今天,我們能概括出“貪者”和“廉者”的無數(shù)差異,但從精神層面上講,他們之間的最大差異,就是“廉者”有所敬畏,而“貪者”卻“無畏”:不畏道德底線,不畏身后聲名,不畏天地良心,不畏黨紀軍規(guī)。這樣,從來沒有不付出代價的。遵紀者是紀律的“寵兒”,違紀者是紀律的“棄兒”。一位老領(lǐng)導說過:“作為我們這個級別的干部,‘說話’就是交辦,‘商量’就是干擾。”當領(lǐng)導的,坐機關(guān)的,不管手中有多少權(quán)力,都需要有十分的清醒和萬分的戒備,權(quán)力越大越需要慎用權(quán)、畏用權(quán),對上不越權(quán),對下不攬權(quán),同級不爭權(quán),處理問題不弄權(quán)。
慎欲慎好才能自潔自律——對欲望要小心。每個人都有欲望和愛好,但欲望和愛好的滿足,不能超出黨紀和法規(guī)的界限,否則欲望就會變成誘惑,愛好就會成為陷阱,正所謂“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不達”。廈門特大走私案主犯賴昌星有句口頭禪:“我不怕共產(chǎn)黨有黨紀法規(guī),就怕共產(chǎn)黨的干部沒有愛好。”結(jié)果,有的黨員干部在賴昌星等人投其所好、窮其所欲的拉攏腐蝕中,成了猖狂走私、違法亂紀的保護傘。面對日漸突出的“酒綠燈紅”考驗,領(lǐng)導機關(guān)干部一定要把慎欲慎好作為道德底線,把仰視黨性、仰視使命、仰視操守、仰視奉獻作為人生準則,學會贊美先進者的寂寞人生,敬重苦行者的跋涉人生,仿效修德者的嚴謹人生,追隨奉獻者的無私人生,參與奮斗者的激越人生,讓個人的興趣愛好與事業(yè)責任同行。
慎始慎終才能善始善終——對晚節(jié)要小心。古人講:“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一個人做到慎始并不難,難的是慎終如始,始終如一。我們講慎始慎終,就是在個人發(fā)展有步、提拔有望的時候要不驕不躁,無欲則剛;在發(fā)展無望、提拔沒戲的時候也要心平氣和,學會用清心養(yǎng)氣應(yīng)對利益得失,用平心靜氣調(diào)整心理落差,不能讓失落感、挫折感轉(zhuǎn)化為消極沉淪甚至違法亂紀。官位無論多高,總有退休的時候;權(quán)力無論多大,總有交出的時候。一日得失看黃昏,一生成敗重晚節(jié)。慎始不易,慎終更難,我們既要有慎始的雄心,更要有慎終的恒心,用自己堅強的黨性修養(yǎng)和良好的人品官德保證善始善終。
縱觀古今中外,貪腐者前腐后繼,層出不窮,但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收場有早晚,結(jié)局差不多。為官者只有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才能與百姓感同身受,才能挺起腰桿瀟灑走一生。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65521部隊政治部)
責任編輯:韋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