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君
深化創新理論學習。著眼部隊的特殊使命、特殊地位和特殊要求,教育引導飛行人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等一系列黨的創新理論,始終做到政治上堅定、思想上先進、理論上清醒,并以精湛技術水平駕馭新裝備跟黨走,踐行“黨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勝利到哪里”的錚錚誓言。
強化拒腐防變教育。針對部隊新裝備具有航程遠、機動性能和作戰性能強等特點,是敵特竊密、策反、拉攏的重要對象的實際情況,加強“重溫歷史教訓,增強防線觀念”安全教育,以我軍歷史上有名的“馬銘賢中隊”面對萬兩黃金收買不動搖的感人事跡為學習榜樣,幫助飛行人員樹立防線安全的主人翁意識。堅持開展敵社情、拒腐防變、防間保密和條令法規學習教育,嚴格落實《空中防線工作規定》、《飛行人員管理規定》等制度措施,想方設法培養飛行人員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興趣愛好、自覺的守法意識,確保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
注重先進典型熏陶。經常組織飛行人員重溫歷史上一等功臣王鴻喜“是黨把我培養成飛行員,為黨和人民事業,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心甘情愿”的錚錚誓言,大力宣揚新時期“試飛英雄”李中華、全軍“優秀指揮軍官”海軍航空兵某師副師長張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海空雄鷹團團長張少兵等先進典型事跡,以“理想信念堅定、駕駛技術精湛、飛行作風過硬、工作實績突出”的先進性標準,培樹飛行人員堅持“地面苦練、空中精飛”的拼搏意識,著力營造“時刻聽黨召喚、服從組織決定、確保完成任務”的戰備訓練氛圍和環境。
在開展比武競賽中激發戰斗熱情。把比武競賽作為激發練兵熱情、檢驗戰斗力的有效途徑,廣泛開展“爭當優秀飛行員、爭當訓練標兵”活動,激勵飛行員崗位練兵精業務、比武競賽當尖兵。在要求基礎性課目“人人必飛、課課必精、個個過關”的前提下,組織開展“高難課目比誰飛得好,接受任務比誰完成快,實彈訓練比誰打得準,險重任務比誰沖在前”的“四比”活動。設立以最佳起落、最佳指教長為主要內容的流動紅旗,年終給“明星”戴紅花、頒獎狀、發獎金,激發官兵謀打贏、練精兵的光榮感和自豪感。
在開展滾動訓練中錘煉戰斗意志。針對部隊大規模轉場駐訓多,跨區聯訓、參加演習演練任務重的實際,把練思想、礪作風與練技能、強本領融合起來。以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為指導,抓住每一個可飛條件,采取“積極協調,分批多層,進出銜接”的辦法,連續組織大強度千里跨區長途奔襲、晝夜間滾動式飛行等訓練,錘煉飛行人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戰斗意志。
在開展極限挑戰中強化戰斗作風。扎實開展以“鑄軍魂、練精兵、謀打贏”為主題的精武練兵活動,積極抓住參加上級組織的跨區對抗、艦機協同、聯合演習,實施大強度、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練,以及組織去備降場、應急拉動和戰時處突演練等任務機會,深化對“敵情、我情、戰場環境”的研究,抓緊籌劃、制定和完善各類預案措施,提高部隊隨時能夠拉得出、走得動、打得贏的思想作風基礎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力培養飛行人員“忠于使命、獻身使命、不辱使命”的戰斗作風。
認清“決戰決勝”的使命任務。積極組織飛行人員通過對國際、國內和臺海形勢的關注和研究,清醒認識各種反動勢力和霸權主義的嚴重危害,深刻領悟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正確判斷和戰略部署,自覺克服“會不會打”、“敢不敢打”、“輪不輪上打”的僥幸心理和模糊認識,深刻理解把握手中裝備所擔負的使命任務,牢固樹立當兵就為打仗、必須打勝仗的思想,隨時經受住榮辱、得失和生死的考驗,苦練精飛、默默奉獻,確保戰爭來臨時主動請纓,決戰決勝。
濃厚“勇當先鋒”的軍營氛圍。通過在營區制作宣傳櫥窗、橫幅、標語、燈箱,以及宣傳冊、報紙等媒介叫響“飛行就要當雄鷹”、“新裝備就要當王牌”、“處前沿就要當先鋒”的戰斗口號,積極組織飛行人員觀看《雄鷹擊海空》歷史專題教育錄像片;大力表彰及時發現和成功處置空中特情、順利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優秀飛行員典型,激發起堅決服從命令、主動克服困難、誓死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提升“英勇無畏”的心理品質。通過編寫心理戰訓練教材、制作多媒體心理教學課件,邀請軍地心理專家教授講解敵我實力、民族凝聚力、支援戰爭潛力等,加強對飛行人員的心理教育疏導。日常訓練中,設法模擬震耳欲聾的轟鳴、導彈爆炸真實氛圍和雷電狂風暴雨等惡劣自然環境,有效加強飛行人員戰場環境適應性教育訓練的力度,培養飛行人員在復雜電磁環境下面對危險一往無前不低頭、誓死戰斗不投降的心理品質,堅定飛行員“正義在我、優勢在我、勝利在我”的必勝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