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 孫文濤 魏雅莉
對于天津市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的思考①
天津理工大學 孫文濤 魏雅莉
創意人才資源是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創意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對于提升天津市創意產業總體結構水平、優化產業經濟發展的格局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思考創意人才的培養,需要突破傳統教育與實踐模式的限制,立足于天津市創意產業的經濟發展,開發沿海經濟和歷史文化資源,把高校的創意人才教育和實踐陣地建設成為天津經濟發展的科研陣地和高素質創意人才的培養陣地。
創意產業 創意人才 創新意識 創新實踐
現今中國已經進入全球大競爭的新時代,作為沿海經濟開發城市,天津將以新經濟發展形式迎接挑戰。近些年,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經濟和創意人力資源的發展,已是新經濟結構中的生力軍,也是經濟競爭的重要籌碼,而且態勢發展越發強烈。隨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創意人才實踐培養和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的融合,更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因此,創意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將對天津創意產業總體結構水平的提升,產業經濟發展格局的優化起到重大推動作用,增強天津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
創意人才的培養是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創意產業是指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天津市經濟發展已逐步進入后工業時代,傳統產業結構演變的規律已無法適應新經濟發展。面對新老經濟交替的時刻,需要選擇具有強烈文化色彩的新經濟模式,并大力扶持和發展,使之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一個新支柱產業,引發天津市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資源概念的新改變。
創意人才在創意產業經濟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兩方面。一方面,創意人才是此產業發展的主推力量,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以工業設計為例,有業內人士測算,產品外觀設計每投入1美元可以帶來1500美元的收益。因此,工業設計又被稱為“制造業的終極競爭力”。對于老工業城市天津來說,創意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源動力。另一方面,創意人才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多元化血液,具備產業模式發展整合與分配的能力。目前天津市創意產業涉及工業設計、展覽展會、廣告傳媒、動漫網游等多個領域,是一個多層次、多門類的創意產業體系。這個體系需要一個具有靈活性、兼容性的鏈接體,這就是創意人力資源的鏈接。它們會在相關產業鏈中將資源進行整合,再將其準確地分配到每個獨立的工作機構,實現生產利潤的最大化,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利潤。在利潤生產中,它們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創意人才鏈。
創意人才作為新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起到產業執行的作用。這個群體具有自身特點:他們具有很強的洞察力,對新鮮的事物很敏感;有激情,追求個性自由與自我價值體現;同時渴望團隊,尋找競爭中的合作;強烈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熱衷于從事挑戰性的工作;追求最終完美,對創意的態度很認真,對設計的要求很嚴格,渴望通過工作來展現個人才智。工作中的激勵和所獲得的成功,以及社會的認可是他們最看重、最在乎的東西。
創意人才的工作特點:一是工作時間無法估算。他們的工作時間跨度不固定,要比普通工作者所付出的時間多,所以要求他們敬業度高,工作耐力強。二是工作的業績難以衡量。創意工作是從事腦力勞動,工作強度和難度大,每項設計任務皆需付出許多辛苦,一旦創意失敗,一切努力將隨之東流,因此風險大。就算設計獲得認可,創意價值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得以體現,所以要求他們有很強的承受力和良好的心態。三是工作的獨立性強,但實施還需團隊合作完成。創意工作是一項智力含量較高、獨立完成的任務。創意的想法需要個人完成,而創意的整體實施需要團隊的默契合作才能實現。所以,要求創意人才既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要有團隊協作與組織的能力。
就天津市創意產業經濟發展來說,創意人才應該具備在這個領域中的審美藝術、設計技能、經營理念、管理能力等多項職業素養,來應付以自主知識為核心,以“頭腦”服務為特征的新經濟模式。然而,傳統的教學理念與實踐模式已經很難達到培養創意人才的最終目標。所以,業內專家呼吁高校應盡快推出新教學模式解決問題。就此,高校的藝術設計教育陣地應以“改革教學,創新實踐”為主題,深入構建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和改革實踐教學。采用創新意識作為教學理念的核心,再用創新實踐作為實踐教學的主導,使高校成為創意產業人才的“孵化器”。
創新意識作為教學理念的核心,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和設想。既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也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高校的藝術設計教學體系需要增強創新意識,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打通學科的壁壘,培養適應競爭的復合型人才。明確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方向,緊密結合教學實踐和創意產業優勢。結合高端、高質、高新的創意產業需求,加強與創意產業園區的合作,構建實踐與教學的發展平臺。先以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動漫設計專業與創意產業園的成功合作作為良好開端,拉動天津高校與天津創意產業發展的整體合作。鼓勵師資隊伍和產業園企業的設計師相互兼職、互派人員交流,讓教師了解企業的需求,在實踐中獲得的設計經驗;讓企業的設計人員在理論學習上得到提高,了解最新設計動態,從而達到聯合培養創意人才。這樣,高校教師可以及時地把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的需要反饋到課堂上,使教學課堂與創意產業緊密結合,提高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高校與產業園區攜手共建專業設計工作室,加強產學研的合作,發展學生的第二課堂,拓寬選修教學的內容。這樣改革,可以找準自己為天津新經濟發展服務的位置,建立新的設計教學體系與實踐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通過高校設計教育與創意產業經濟合作的領域,來拉動天津市新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創新實踐作為實踐教學的主導,進行科學合理的實踐改革。創新實踐就是在傳統思維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技法進行創新,可以形成創新方法,在生活中去實踐。高校的創新實踐在于產業園與高校之間開設“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實踐,經濟建設與文化發展是教學實踐改革的客觀需要,創意產業園設計工程融入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實戰教育訓練,學生通過與產業園企業的接觸,參與設計生產,加上教師對實踐設計課題的分析講解,對設計實踐教育,由課堂的理性認識向實踐項目過渡,增強感性認識。設計實踐中,學生們鞏固課堂教學知識,獲取實踐經驗和本領。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實踐項目實戰,多看、多想、多問,擴大了知識面,使理論與實踐深化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任務完成的同時,承接企業課題的研發,實行市場化運作,教師在實踐課題中獲得設計研發;還可以帶領高年級學生進行課題研究與商業設計項目的操作,加強學生對實際流程的學習。產業園課題的教學運用,使未來的創意人才具備設計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也為他們的就業與今后創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在創意產業經濟的發展中,我們要認真思考,現代的創意人才培養要突破傳統教育與實踐模式的限制,搭建學科與創意產業園的合作平臺,立足于天津市創意產業的經濟發展,開發本市的沿海經濟和歷史文化的資源,把高校的創意人才教育和實踐的陣地,建設成為天津經濟發展的科研陣地和高素質創意人才的培養陣地。不斷創新、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與天津市新經濟發展的合作,既有利于天津創意產業的快速成長,也證實了高校的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創新工作所帶來的巨大成效。
[1] 黎志偉.創意設計[M].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
[2] 江杉.高校數字藝術創意產業人才教學模式研究[J].裝飾,2007,(7).
[3] 姚爭,段曉明.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意人才[J].光明日報,2007-08-01.
[4] 及軼嶸.創意人才怎么管[J].當代經理人,2007,(10).
[5] 吳存東.文化創意產業概論[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01).
F276
A
1005-5800(2010)10(c)-231-02
天津理工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天津市創意產業發展趨勢,探索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創新研究”(YB09-18)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