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 易露霞 黃蓉
問題與出路
—— 國際貿易壁壘的新形式及我國的對策
廣東工業大學 易露霞 黃蓉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推進,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泛濫,出現了各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壁壘。本文擇取其中幾種對我國影響較大的新型貿易壁壘進行剖析。
國際貿易壁壘 新型貿易壁壘 對策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推進,我國的國際貿易迅速發展,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國際貿易壁壘。近年來,國際貿易壁壘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各種新形式,本文選取其中幾種對我國影響較大的新型貿易壁壘進行剖析。
(1)反傾銷反補貼壁壘。在正常的國際貿易過程中,出口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增加出口量或傾銷多余產品,往往采取將產品出口價格壓低至正常價值以下,再拋向國際市場的手段,從而造成對進口國某一產業的威脅、阻礙或實質性損害。這種行為理應受到進口國反傾銷、反補貼“雙反”措施的懲罰。鑒于此,“雙反”壁壘的存在既合理又合法。但近年來,發達國家以維護公平競爭為由,頻繁采用“雙反”措施進行貿易保護。中國亦難以幸免于這種懲罰,所遭遇的反傾銷反補貼案件越來越多。
(2)綠色壁壘。“綠色壁壘”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簡稱,又稱“環境壁壘”。對“綠色壁壘”概念的界定,目前國內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所謂綠色壁壘,就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名,通過制定一系列復雜苛刻的環保制度和標準,對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及服務設置障礙,限制進口,以實現保護本國市場為目的的新型非關稅壁壘。綠色壁壘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綠色關稅(如2009年7月美國提出的所謂“碳關稅”條款)、綠色標準、環境標志、環保包裝、綠色反補貼、綠色衛生檢疫制度。當前,許多發達國家利用綠色壁壘,披上環境保護的合法外衣,實則是對本國進行貿易保護。
(3)動物福利壁壘?!皠游锔@币殉蔀楫斚聡H貿易中引人注目的議題。動物福利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中,一國為達到限制或拒絕別國產品進口,來保護本國市場和產業的目的,所制定的一系列維護動物福利或動物保護的措施。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普遍認可動物福利,相繼制定了一系列動物福利法律法規,作為國外產品進口的一項重要指標。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動物福利是繼綠色壁壘之后國際貿易的又一新壁壘,它的潛在壁壘作用不容忽視。
(4)特保措施?!疤乇!笔恰疤囟óa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它是指WTO成員在特定的過渡期內對特定成員的進口產品采取具有特定性和歧視性的保障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6條規定,在中國加入WTO之日起的12年內,如果原產于中國的產品在進口至任何WTO成員領土時,其增長的數量或所依據的條件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威脅或市場擾亂,該WTO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包括該成員是否應根據《保障措施協議》采取措施。也就是說,從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所有WTO成員均有權制定針對中國的特保措施法規,發起特保措施調查。因此,特保措施是我國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最大隱患。
(1)市場準入門檻提高。發達國家設置一系列新型的國際貿易壁壘,限制我國產品的進入,從而達到對本國貿易進行保護的目的。這表面上是維護公平競爭、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實則是提高了我國產品市場準入門檻,阻礙我國產品的進入,使我國產品被排斥在國際市場之外。
(2)國際市場競爭力被削弱。一直以來,我國產品都是依靠價格優勢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但發達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新型國際貿易壁壘會削弱我國一直以來的價格優勢,降低我國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因為當我國的出口商品達不到進口國的標準而受到準入限制時,為爭取市場,獲得利潤,會努力尋求跨越貿易壁壘的途徑。而這種途徑就是按進口國的標準,改進生產,提高產品質量,這需要人力、財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導致出口商品成本與價格上揚,曾經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大大降低。
(3)貿易爭端增加。由于發達國家對我國設置了一系列新型國際貿易壁壘,單方面對我國進行貿易限制,阻礙或拒絕我國產品的出口,由此引發了許多的貿易摩擦,爭端不斷,處理起來非常棘手,稍有不慎,即走入惡化雙邊關系的泥沼,這也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我國國際貿易的正常、健康、穩定發展。
針對以上各種新型貿易壁壘,我國的有效策略是建立“三位一體”的應對機制。即將政府主導作用,行業協會和出口商會的協調作用,以及企業自身的不斷提高三者結合起來,共同應對。
在國際貿易市場上,政府的職能表現為為企業提供服務,履行多邊貿易體制義務,起到連接國際、國內的橋梁作用。因而,政府應積極加強國際合作,發揮在WTO中的作用,有效應對各種新式國際貿易壁壘,為企業發展創設優良的國際環境。
(1)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打破新型貿易壁壘的限制。作為WTO成員之一,我國政府應充分利用在WTO的話語權,將我國國情和具體問題納入討論和談判范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主動成為多邊貿易規則的制訂者,并有效利用多邊貿易規則來突破各種新型貿易壁壘,為企業發展創設優良的國際環境。此外,為力避我國進出口貿易過分集中在某個國家的情況,政府還應重視區域之間經濟合作,努力推進亞太經合組織等區域經濟組織的一體化進程。
(2)加強對企業行為的宏觀引導。政府應努力營造公平合理的國內競爭環境,從宏觀上有效引導企業行為,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健康的發展。首先,嚴禁企業以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方式來壓低成本進行競爭;其次,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及工藝,兼并和重組不符標準的小企業;最后,應加強出口產品的資質審查,合理設置企業出口門檻,以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從根本上突破新型貿易壁壘。
行會和商會是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在應對新型國際貿易壁壘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促進政府、企業之間的聯系,收集、分析與傳播國際市場信息。行會及商會應代表企業及時把困難與問題反映給政府部門,協助政府制定各項相關政策和標準,規范企業秩序,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行會及商會應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功能,維護企業權益:組織企業開發新市場,協調出口價格;聯合所有被訴企業應訴;企業受到進口產品沖擊時,主動承擔起代表本行業上訴的責任;此外,行會和商會應及時了解國外貿易壁壘的新動向,進行分析、預測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與政府、企業一起構筑一套行之有效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2)培養協調貿易糾紛的專業人才。成立行業基金會,招募或培養專業人才協調、解決貿易糾紛。如培養精通各國的反傾銷法及熟悉各種反傾銷案例的專業化人才,以幫助我國正確應對來自國外的反傾銷調查。
企業作為國際貿易中的利益集中點,作為國際貿易壁壘新形式的應對主體,應在行會和商會的引領下,借助政府的扶持和幫助,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首先,企業應對自身的出口行為進行規范和優化。規范指嚴于律己,力避授人以柄。優化則指企業應增加新技術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和技術的升級換代,從根本上突破新貿易壁壘;其次,積極調整市場及產品結構,開拓新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探索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對外直接投資等多種貿易方式,拓寬國際市場競爭領域,更深入地參與競爭。多元化的市場既能使企業避免因過于集中的單一市場帶來的壓力,又能通過多層次、多方式的市場貿易獲取更大的利潤;再次,企業應加強自身對國際貿易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運用法律來加強自我保護,實現自我發展;最后,企業還應與國外進口本企業產品的企業積極溝通,有效交流,贏得更多支持和理解。
總之,國際貿易壁壘新形式的存在是客觀必然的,我國無法回避,只有積極應對。對新貿易壁壘的應對,企業是主力軍,政府是主導,行業協會、出口商會是中介協調機構,三方高度合作,構成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全力以赴,最終使我國從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
[1]許蔚.特別保障措施下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特區經濟.2006,(5).
[2]陳立虎,趙艷秋.美國對中國產品并用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問題研究[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7,(6).
[3]顧昭明.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07,(9).
[4]徐行.淺析國際貿易中的動物福利壁壘[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6).
F740
A
1005-5800(2010)10(c)-208-02
易露霞(1957-),女,本科學歷,廣東工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經貿英語研究;黃蓉(1980-),女,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講師,中山大學在讀博士,主要從事會計學、統計學、財務與投資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