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子學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李炯華
中華女子學院 楊麗
湖北房縣旅游業SWOT分析與發展對策①
中華女子學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李炯華
中華女子學院 楊麗
房縣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旅游業蓬勃發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房縣旅游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了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房縣旅游發展對策。
旅游業 SWOT分析 發展對策 湖北房縣
房縣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介于大巴山和武當山之間。房縣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境內神農峽以其水碧、峽幽、峰險、石怪、洞奇、瀑絕令人嘆為觀止。房縣有悠久而精深的文化內涵,神農文化根植深厚,忠孝文化源遠流長,流放文化博大精深,野人探謎懸念叢生。有“堯子丹朱居住地、炎帝神農嘗草地、周朝太師食邑地、帝王將相謫居地、神秘野人出沒地、戰爭年代根據地”之稱。為了將現有的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近年來,房縣縣委、縣政府開始把旅游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圍繞建設“旅游熱縣”的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旅游開發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沒有進行資源整合和高品位的深度開發。
(1)從旅游資源稟賦上看,房縣的旅游資源數量多、類型相對齊全,擁有《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中的全部八種主要類型。其中“神秘野人”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炒作空間,流放文化和溫泉資源也有一定特色和開發潛力。豐富的旅游資源為房縣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2)從區位條件看,房縣北連武當山,南接神農架,區位條件較好。房縣是神農架保護區通往武當山的必經之地,具有依托高品位的成熟景區的區位優勢,對旅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客源。
(3)從政府管理方面看,房縣旅游業發展得到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高起點開發經營、做強做大旅游業、使旅游業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的“拉動工程”,已得到全縣上下的普遍認同。政府部門對旅游業提供了有力支持并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協調和籌措資金,并面向社會招商引資,為房縣旅游發展和經濟騰飛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1)旅游開發程度較低,尚未形成旅游品牌。房縣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深厚,但是各景區、景點之間空間分布零散、彼此孤立,特色還沒有充分體現。旅游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至今未能在景點建設上形成有代表性的突破點,尚未形成房縣“大旅游”的概念,也沒有深度挖掘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缺乏個性鮮明、統一的旅游主題形象和宣傳口號。
(2)生態保護力度不夠。房縣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已經開始吸引部分游客慕名而至。但是,由于缺乏前期統一規劃,部分景區內出現了與自然景觀不和諧的建筑,必須重新規劃設計,景區內不宜大興土木,而應還景于景,注重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協調,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
(3)旅游業缺乏雄厚的地方經濟支撐。房縣地處山區,經濟還比較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旅游業“六要素”各環節還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還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需要。房縣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整體經濟實力較弱,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基礎不牢固,地方經濟對旅游業的支撐作用有限,自我發展能力薄弱。
(1)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房縣地處中西部結合部,旅游業是“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中的熱點產業之一,房縣可借此機遇有所作為。房縣作為連接武當山和神農架的結點,隨著“一江兩山”的全面開發,房縣作為過境旅游的最佳停留點,其地位將得到有效提升。
(2)國內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正從單純觀光游覽向觀光與度假并重發展,近年更從遠程觀光旅游向短程周末度假過渡,房縣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有地區著名的溫泉,有較佳的市場契入點。
(3)各級政府對旅游業的重視,將有利于房縣旅游的發展,以政府為主導的旅游開發體制已經形成。
(1)能否策劃對游客產生強大吸引力、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旅游產品。房縣距離武當山、神農架等主要旅游目的地較近,相鄰地區同質旅游資源較多,且知名度高。除“野人”傳奇外房縣旅游資源特色不夠突出,難以構建為主要旅游目的地。
(2)能否將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旅游開發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堅持以最小的環境影響度為開發準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保持景區原貌。
(3)能否成功塑造充滿個性和魅力的旅游主題形象,提升房縣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能否與周邊區域分工合作、協調發展,并探索出最科學的政府運作和經營管理模式。
從房縣自身的資源、區位、市場等基礎條件出發,樹立大旅游和大區域觀念,與相鄰神農架、武當山地區聯動,將房縣定位為大區域中的游客“休閑中心” 和“集散中心”,同時重點打“野人”傳奇牌,制定發展戰略和安排配套項目。野人的概念源于房縣,因此它是房縣獨占的旅游資源,具有壟斷性。房縣野人全國矚目,可以做出最有影響力的品牌來。野人洞、野人谷為野人主題的展現提供了精彩的天然舞臺。所以,房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題定位應該以“神秘野人”為主打品牌,綜合展現房縣的流放文化、山水文化、溫泉文化和革命歷史文化。
房縣擁有比較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良好的區位條件,由于房縣政府對旅游事業的關注和積極投入,使房縣旅游業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房縣旅游資源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產品特色不突出、景點開發配套低、綜合帶動功能弱、旅游經濟總量小,不能形成核心吸引力,無法以旅游強縣的地位融入到黃金旅游線中。房縣旅游發展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有效的整合手段。如何有效開發優勢資源、發揮品牌效應、整合多而散的資源、做大做強旅游業、促進房縣旅游業的全面提升,是目前房縣旅游發展的重要課題。
旅游業是一個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綜合性產業,其他要素建設的滯后也會阻礙旅游業的發展。房縣旅游業與相關產業或行業(如農業、工業、商業、交通、城建、文化、教育等)的關聯度大、聯系緊密。旅游業對相關產業有巨大的拉動作用,相關產業對旅游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二者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由此形成了大旅游視野下的產業互動與融合。在大旅游的行業領域內,與旅游業相關聯的不同行業和機構為了使以旅游業為中心形成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所進行的產業互動與融合。
根據房縣和周邊地區的特點和優勢,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建立合理的分工體系,克服傳統行政體制束縛和近距離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等問題,進一步增強區域整體優勢,促進區域旅游業的全面提升和旅游經濟的互動發展。根據旅游資源的互補性設計具有豐富內涵的旅游項目,避免近距離項目內容重復;根據各自的區位關系,開發各自的客源市場,并在旅游區內通過旅游線路的整合,實現客源共享;根據各個旅游地的特色,按照分工、協同原則進行形象設計,通過大區域的旅游形象設計,避免小區域旅游形象雷同。
結合地方特色大力宣傳促銷,提高房縣旅游知名度。根據房縣旅游市場的需求特點,在旅游線路整合的基礎上,突破行政區劃對交通建設的限制,進行跨區域大交通建設,從而實現客源在各個區域中自由流動,形成區域旅游大市場。房縣旅游的市場定位,應該抓住“一江兩山”游線上的客源市場;擴大來自十堰的休閑度假市場;培育省內的房縣旅游熱線市場。房縣的旅游市場營銷由政府與主體投資商共同推動。房縣旅游營銷要由房縣政府和旅游局設立專門的協調和推廣促銷機構,加強對營銷環境的改善,各種活動視具體情況由政府直接負責或交由其他機構進行。房縣政府要運用市場機制,實施有關公共工程、招商引資和營銷促銷等具體的運作,保證實現房縣旅游的發展目標。
[1] 張小紅.青海省生態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13).
[2] 喬美華,杜宇.太原市旅游業發展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08,(6).
[3] 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湖北房縣旅游業政府運營總體策劃[R].2006.
F590
A
1005-5800(2010)10(c)-135-02
中華女子學院科研規劃項目(KG09-03005)。
李炯華(1970-),男,湖南邵陽人,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職博士,主要從事旅游開發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