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花
(吉林省延邊大學幼兒園)
淺談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洪雪花
(吉林省延邊大學幼兒園)
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人生成長產生重要的作用。早期閱讀讓幼兒有接觸書的興趣,增加他們對圖書的親近感。了解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選擇合適的讀物,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與氛圍,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 早期閱讀 能力培養
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極有幫助的。在早期閱讀中,讓幼兒逐漸了解閱讀的基本程序,掌握閱讀的一般方式、方法,培養閱讀的興趣與習慣,鍛煉初步的獨立閱讀技能。那么,如何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呢?
閱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方面,要給幼兒提供一個光線明亮的房間或區域,里面有專門的書柜或書架,使幼兒有地方可以放書刊,以便隨時翻閱,這不僅有利于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有利于培養幼兒愛護書籍的良好習慣。精神環境主要是指閱讀的氛圍,這對于幼兒來說尤為重要,幼兒的言行大多來源于摸仿,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喜歡閱讀的家庭和集體,孩子也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周圍的影響愛上讀書。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對幼兒來說,書籍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在學前階段,科學地為幼兒選購圖書。圖書是幼兒閱讀的對象,因此圖書畫面色彩是否鮮艷?內容是否簡單具體、生動有趣?所配文字是否優美簡練、朗朗上口?都成了衡量圖書好壞的標準,我們在為幼兒選書時必須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同時我們還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不同的圖書。
早期閱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閱讀內容,為幼兒提供機會和場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根據幼兒的早期閱讀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閱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語言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閱讀經驗。同時,我們盡量為幼兒提供時間和機會,讓幼兒自由地選擇交流對象、交流內容、交流地點,進行交流活動。并還設置了“寶寶愛圖書”,“說說心里話”,“圖書為什么哭”等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安排自選時間、午餐后的時間、中午起床后的時間、離園之前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閱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閱讀經驗同化于自主閱讀中。
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能使幼兒順利閱讀,并從中體驗到閱讀的愉快,從而產生再閱讀的愿望。教師從小班幼兒開始適時地交給幼兒閱讀的方法和技能,對良好的閱讀行為進行強化,養成正確的閱讀方法。
正確的閱讀姿勢有助于幼兒的身體發育和良好習慣的養成,為此,教師應在閱讀過成中關注幼兒,通過示范和提醒來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姿勢。桌面閱讀時,要求幼兒身體要坐直,書本要與眼睛保持一定距離,書本盡量平放,還應該特別注意閱讀時的光線,不讓幼兒在過強的光線下看書。如果沒有桌子,則要提醒幼兒擺在身體,書放在腿上,稍微用手抬起來一些看。看書時要雙手持書、不卷、折、扔,等等。
幼兒剛開始閱讀時,往往是非常隨意的,翻到哪一頁就是哪一頁,這樣的翻書方法不僅不能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使幼兒無法有效地接受圖書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我們先教幼兒認識圖書的封面,學習按葉碼順序一頁一頁往下看,對每一頁的內容學習按從左到右、從上向下的順序看,讓幼兒親身感受圖書是由一頁一頁組成的,圖片故事要一幅一幅有序地接下來看,才能看懂故事內容。經過反復練習,幼兒在獨立閱讀時學會了正確的翻書方法。
3.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內容。幼兒看書的特點是速度快,往往只瀏覽一下畫面,一本書不到兩分鐘從頭翻到尾就說看完了,馬上又想去書架上換。讓他們講書里的故事內容,卻往往一句也講不出。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把書中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一遍,使幼兒對書中的內容、角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在組織幼兒看書。
1.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進行早期閱讀的有效保證。教師應在幼兒的閱讀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教師還要帶領幼兒經常檢查圖書,發現破損的,應及時指導幼兒修補圖書,逐漸培養起幼兒愛書、珍惜書的情感。
2.闡釋能力的培養。闡釋能力指把讀物中的詞語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能力。也就是將讀物中的符號語言轉化為腦子里思考問題時使用的內部語言,再把內部語言轉化為通過語音語調來表現的外部語言的過程。這種語言的轉化,在閱讀心理學上稱之為“解碼”。這種解碼往往要把閱讀內容轉化成讀者自己的語言,也往往只有從這種語言的轉化中才能夠看出讀者的理解是否正確以及理解的深淺。當然,這種閱讀中的語言轉換,同樣離不開幼兒自身的背景知識和經驗的參與,所以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及詞匯量,是閱讀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如引導幼兒在觀察了月亮一個月內的變化后,再引導幼兒閱讀“月亮姑娘載衣裳”的故事,他們就不難理解故事的內容了。
3.創造力的培養。閱讀中的創造,指讀者運用讀物所提供的信息產生超閱讀物原有內容的新潁獨特的見解或思路。為了讓幼兒的閱讀活動豐富、精彩,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鼓勵幼兒不拘泥于閱讀形式。不守舊,敢于創新的精神,并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培養這種精神。如開展聽音樂編故事活動,這是閱讀經驗與音樂感受相結合的活動。幼兒通過感受理解音樂,將它轉化成語言符號進行講述,并配上畫面組成音樂圖畫故事書,培養幼兒將音樂符號轉化為語言符號和圖畫符號的能力。另外,還可通過編故事,自繪圖書等方式,使閱讀活動成為一種積極的活動,給予幼兒充分發揮創造性的空間。
4.認知能力的培養。漢字形象化的特點為孩子識字提供了可能。在閱讀時,可通過劃指漢字等方法教孩子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由于是在閱讀中識字而不是孤立的識字,這也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閱讀中識字時,能將圖、文、字結合起來,有助于幼兒對一些漢字的理解,但應注意的是,不能為了識字而識字,識字是為了使孩子獲得一種閱讀的工具,最終要使孩子逐步達到獨立閱讀的狀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要處理好圖片閱讀與文字閱讀的關系,掌握好先圖片后文字的順序,否則文字往往會制約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總之,早期閱讀對人生成長產生重要作用。它是幼兒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和陶治情操的有效途徑,對幼兒進入書面語言階段的閱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要正確有效地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從而不斷培養和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1]金曉梅.引導孩子早期閱讀的藝術.幼兒教育,1998,(11).
[2]林劍萍.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探索.幼兒教育,1999,(1).
[3]張杏如.多元閱讀的世界.早期教育,2000,(7).
[4]王振宇.兒童心理發展理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華鵬,王建偉.幼教新視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