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李葵模 曹東
作為湖南經濟最為發達的中樞——長沙、株洲、湘潭,是湖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商貿、物流中心,在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近幾年伴隨著湖南省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大,生產、生活資料的流通也取得了快速發展,該地區的物流發展水平將直接影響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可以說物流一體化的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協同性是決定整個湖南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關鍵。此外,湖南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作為全國第一個自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區域,為充分發揮長株潭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組合優勢,爭取長株潭成為全國建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提早準備”的需要,湖南省提出三市“五同”規劃,期望在未來實現三市“融城”,并帶動周邊城市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設施建設、財政金融、土地利用和區域物流中心建設等多個領域的政策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做出系統性研究。
如何從區域一體化長期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有戰略遠見、前瞻性地做好物流產業、傳統產業和互相影響的相關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實現湖南產業結構科學化,各經濟實體協同發展,是湖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研究課題。
物流一體化戰略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核心概念)是指根據物流一體化發展要素及制約因素對區域內其他產業的相互作用機理,從系統角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從系統的統一性和聯動性發揮整體組合效應。
協同發展的關鍵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長期效應協同是指物流產業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促進本地區整體經濟持續發展。因此,長期效應協同著眼的是物流一體化在當地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否發揮長期效應。這也是評價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好壞的核心標準。
短期效應協同是指物流一體化是否能在較短時間內為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匹配相應的人力、物力、資金等關鍵資源。
在人力資源協同方面,物流行業是我國十一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行業,它所帶來的人才、技術外溢,將發揮其旁側效應,帶動相關人才知識庫的建立,通過擴散效應對整個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在物力協同方面,物流產業發展是以大規模、高質量、多功能的基礎設施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隨著長株潭物流一體化戰略的實施,會在相當程度提高當地的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協同發展。
在資金協同效應方面,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物流業的發展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目光,加之,資金的聚集效應,投資越大,資金的聚集越明顯,這就使得投資規模大為特點物流業吸引了大量資本,從而提高了資本的利用效率。此外,資金雄厚的物流企業也是當地的利稅大戶,當地政府在提高財政收入的同時,又會扶持、發展其他經濟。
因此,區域物流一體化可以引起它周圍地區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一系列變化,政府在相關投資及政策引導將在更廣泛的基礎上推進工業化進程和產業結構升級,來實現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的快速增長。
隨著加入WTO后,湖南經濟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長株潭成為全國 “兩型”社會試點建設進程的加速,物流與其經濟發展的協同效應將得到更加明顯的體現。
長株潭已具有建設物流一體化的基礎。首先,長沙依托湖南省會城市的政治、經濟等地緣優勢,已初步形成了黃花航空、京廣鐵路、京珠高速、長江水運為中心的物流設施基礎。其次,建立了金霞物流園、一力物流園、湘潭萬博港、瀏陽醫藥物流園、步步高物流園等一大批產業物流孵化基地。
長株潭物流一體化的全面發展不僅能夠使湖南形成完整的物流產業鏈,還有利于湖南物流產業內部協同。一方面,物流企業通過物流一體化加強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從而增強了他們的競爭能力,為湖南物流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隨著長株潭物流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會帶動一大批與當地經濟相匹配的物流園開發和建設,促進與物流相關的運輸、工商、服務等產業的發展。
物流產業作為系統化、專業化很高的綜合性產業,在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通關、檢驗等不同部門擁有大量的專業高級人才,而這些人才可以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這就為湖南整體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人力資源的儲備。
此外,隨著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深入,湖南具有開拓大市場和發展大流通的優越地緣條件。湖南省政府也為促進物流業發展相續出臺長株潭物流產業群規劃、發展第三方物流、簡化通關手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都為湖南吸引大批物流及相關專業高素質人才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于當地人力資源質量的提高。
加之,湖南歷來是人杰地靈的地方,擁有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我們的物流產業可以與科研單位聯合,對促進物流科研、教育、生產和技術創新方面進行合作,為湖南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的人才進行造血。同時,鼓勵和支持開發以企業創新主體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物流項目,并加大對其在財政補貼、稅費減免、貼息貸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執行力度。同時注重按照社會需求培養物流人才,倡導校企之間采取多種有效方式聯合辦學,將不同層次的物流學歷人才教育制度與物流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和其他物流教育培訓方式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這樣將會大大加快湖南物流人才整體素質提高,高素質人才又反過來促進物流產業發展。
湖南經濟是典型的投資型經濟,資金的聚集效應十分明顯。長株潭物流一體化建設對大量資本的吸引,必將促進湖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金的協同效應還會帶來知名物流企業進入湖南物流產業鏈,不但成為湖南的利稅大戶,還將促使長株潭物流一體化建設與湖南經濟發展形成正協同效應。
能夠滿足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效應協同是我們物流一體化的最終目標。因此,長株潭區域物流一體化是突破經濟發展瓶頸,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手段。這就要求長株潭三地摒棄各自的本位主義,根據三個城市的整體定位,進行合理的物流分工,協調三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從系統角度出發,在物流基礎設施、規劃方面進行合作,合理布局,避免重復建設,將物流涉及的工商、海關、運輸等管理部門進行重新流程再造,建立一個及時、有效的管理協調機構,為物流能力整合和物流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從而發揮物流一體化所帶來兼容性和共享性,以產生最大的經濟效應。
綜上所述,區域長株潭物流一體化的發展必須與湖南經濟可持續發展相匹配,促進湖南產業結構提升,要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大膽創新,打造高效物流產業鏈,建立人才資源庫,建立高效、有序的現代物流市場,是三個城市共同發展的需要,也是長株潭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的重點之一。
[1]黃立君,陳立.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物流科技,2006(5):57~59.
[2]何燕子.湖南現代物流信息化建設初探[J].湖南社會科學,2003(1):85~86.
[3]黃福華.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的物流戰略與實現途徑[J].民族論壇,2002(2):14~17.
[4]成耀榮.淺談物流資源整合[J].物流技術,2004(1):14~15.
[5]李霞.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物流業的發展[J].現代管理科學,2001(3):24~25.